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親子關系 > 正文

愛老尊幼——家庭幸福的思路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 2008-02-03 13:42:09

說兩句

 觀點提出人:張曉平,《生活在家庭、婚姻、愛情的三維空間里》一書作者,企業(yè)“心靈管理”咨詢師。

  尊老愛幼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每個家庭在生活中信守的最重要的準則之一,然而我們在堅持固有的“尊老愛幼”觀念對待父母和子女時,卻似乎忽略了家庭中人與人平等的基本原則,“尊老愛幼”究竟是維護了秩序還是帶來了幸福感?張曉平新的專著中提
 
出了“愛老尊幼”的觀點,也許他的觀點未必盡善盡美,也不一定是解決所有家庭問題的良方,但至少是給家庭成員的相處方式提供了另外的思路。

  我們這樣尊老

  “我從來不和父母爭論”

  聽話,是許多“孝子”對自己的描述,聽父母的話,當然是孝的標志,但你有沒有想過,聽話,父母就一定會開心嗎?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我們的聽話,其實是對父母的敷衍,在我們家庭聚會的飯桌上,會不會因為我們的聽話,而一片沉默,我們會不會因為標榜聽話,從而放棄了和父母的交流?

  換一種方式,和父母爭論,有時候也許會有更好的效果。有時候老年人會抱怨空巢家庭的寂寞,這其實是長期形成的,“別頂嘴”,以前父母經常這樣教育我們,其實是阻塞了我們和父母溝通的渠道。長大了,聽話仍舊是家庭生活的主旋律,我們的無聲的“聽話”,讓家庭變得一片沉寂。

  原來爸爸喜歡爭論的孩子——講述人:李光

  爸爸退休前是我們家鄉(xiāng)一所中學的校長,小時候對我們相當嚴厲,我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也一直是受到爸爸的同事們稱贊聽話的女兒。每年夏天,父母都會到我家里住上一個月,他們不喜歡出去玩,我每天晚上都會早早下班,和他們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爸爸會對在報紙或者電視上看到的當天時事發(fā)表評論,我們一般也不會和他爭。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先生四個人一起打打牌,父母都很開心。

  有一次,有一個心直口快的女同事到我們家吃飯,爸爸又說起廣州空氣污染的問題,那個女同事不同意爸爸關于空氣污染是經濟發(fā)展的代價的觀點,兩個人爭論起來,開始我擔心爸爸生氣,因為他一向不許我們頂嘴,還瞪了那個同事幾眼,結果她不管不顧,兩個人爭得熱火朝天。

  同事走后,爸爸一個勁地夸獎她,說她為人爽快,后來又約她吃了幾次飯,最喜歡和她聊天,沒想到這個“好斗”的女孩子這么受老年人歡迎。這個女同事自己也說,在家里,她是最不聽話的一個,卻也是最受疼愛的孩子。

  新觀點:沒有“尊老”,只有尊重權力

  “尊老愛幼”的提法是針對封建大家庭的,用來維護家庭獨特的權力體系和家庭秩序的,不是尊老,只是尊重權力,所謂父子、君臣,這種尊重,不是平等的人與人的尊重,如果從這個角度說,中國并沒有一個真正的尊老的傳統(tǒng),二十四孝之類都是些極端的例子,沒有人情味。比如俗語常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年輕人尊重老年人,這個尊重是基于權力的分配產生的。所以聽話才成為尊老的方式之一。

  也許并不是每一個老年人都能夠嚴格區(qū)分愛與尊敬,但這兩者之間確實有許多的不同。

  結論:尊老愛幼沒有帶來幸福感

  在張曉平看來,傳統(tǒng)的“尊老愛幼”的生活方式,人與人之間缺少起碼的理解和溝通,其實并不會給家庭成員帶來幸福感。我們的尊重與愛護其實都不是在平等的前提下做出的,舊的家庭模式正在解體,但舊的家庭秩序還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家庭幾代人之間真正的平等應該是“愛老尊幼”,或是更具體一點,就是“幫老輔幼”。老人需要幫助,兒童需要輔助,每個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隨年齡變化而變化!皫汀笔欠浅>唧w的行為,隨著年齡的增大,人的身體機能也會逐漸衰退。行為不便的老人需要的是體力幫助,小輩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去幫助老人。社會也同樣應該有各種機構組織隨時為老人提供各種形式的幫助。

  相對于老人的“幫”,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是成年人的輔助。很多夫妻將喜歡,或是控制當成愛強加給子女,最終會對子女的身心發(fā)展帶來極為負面的影響。與其奢談“愛”,還不如談如何尊重兒童,輔助而不是管制他們的成長。

  我們這樣愛幼

  “孩子為什么要聽我們的話?”

  我們在愛孩子的過程中,有沒有行使我們愛的權力?

  孩子是不是也是家庭權力系統(tǒng)中的一部分,愛讓我們有成就感和滿足感,甚至有安全感。我們在要求孩子聽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么要事事聽我們的話,我們聽過他們的話嗎,我們就一個問題討論過嗎?

  尊重孩子很難做到——講述人:張女士,五歲孩子的媽媽

  尊重孩子的說法幾乎每個做父母的都會贊同,這并不是一個特別新鮮的觀點,事實上我感覺,中國的父母也正在努力,但是尊重孩子確實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情。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兒子和幾個孩子一起,在小區(qū)的一位老師家里學鋼琴,這幾個孩子都不想彈鋼琴,我們幾個父母也統(tǒng)一意見,只是想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絕對不是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鋼琴家,但是我們還是沒有勇氣像專家說的那樣,完全尊重孩子的選擇,不學就算了。

  還有,老師也說過,父母要改掉這樣的毛病,比如喜歡對孩子說,“叫叔叔好”之類的,但是有時候遇到長輩,孩子不打招呼,心里確實感到別扭,自己這樣告訴孩子一聲,其實也未必就是想讓孩子和大人打招呼,只是希望表現(xiàn)“家教”而已。

  新觀點:沒有“愛幼”,只有滿足自我

  張曉平舉了這樣的例子,在國外大家習慣稱呼名字,有中國孩子叫他叔叔,外國朋友聽了還有點奇怪,以為和孩子之間有什么血緣關系。

  他說,如果父母感覺尊重孩子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情,不知道應該如何尊重,其實很簡單,有這樣幾個方法,一是對孩子笑。不要用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孩子,不能利用孩子的錯誤通過指責孩子來發(fā)泄自己的情緒,要按孩子的思維做事,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長,而不是濫用自己的人生經驗,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

  現(xiàn)在不聽話的孩子越來越多,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以孩子為主角的惡性事件,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刻不容緩,如果用聽話去要求孩子,這種情形只能越來越嚴重!皭塾住笨赡軙o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但尊重,才能給他健康的心靈。
 

 [!--empirenews.page--]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