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藝術培養(yǎng) > 正文

滕矢初:美育是一種直指人心的教育

來源:當代家庭教育報 2009-02-04 14:26:36

說兩句

  滕矢初,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音協(xié)理事、中國廣播藝術團一級指揮、中國廣播合唱團常任指揮、中國電影交響樂團常任客席指揮、天津交響樂團首席客席指揮及藝術顧問。他曾多次擔任全國音樂賽事特聘評委、歌手綜合素質考核評委。作為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的素質評委,滕矢初用淵博的學識和詼諧幽默的表達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用善意和真誠的鼓勵給選手們以信心和支持。他忠實的“粉絲”在互聯網上發(fā)帖子:“滕先生讓知識煥發(fā)了它原有的魅力,那是一種冬日里漫進人們冰冷心靈的陽光般的美麗,它真正印證了知識就是力量。”

  穿越藝術:建起心靈溫暖的港灣

  “指揮、作曲、彈琴、講學……在滿滿當當的日程安排中,您還是捧出了自己心血的結晶——《穿越藝術》一書?”

  “把自己對于音樂、藝術、歷史、教育、哲學和人生等問題的思考,集結成文字與大家一起探討,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這本書涉及音樂、藝術等方面的內容,是我所熟悉的,也是樂于與大家探討的。而有關教育、孩子們的成長和做人等方面的內容,盡管有些是老生常談,也許并不是什么時髦的話題,但我仍希望能寫寫它們。因為在每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有些話題是繞不過去、終歸要面對的;有些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很好地保護自己,少走彎路;還有些是希望強化一些曾經被扭曲或在人們心中已經淡化的價值觀念……自從擔任青年歌手大獎賽評委后,我接到了很多人的電話和信件,大部分都是圍繞青少年的教育問題,甚至曾開導過因為想不開而要尋短見的青少年。所以覺得做這樣一件事情還是很有意義的。古希臘的哲學家早就說過:對于身體用體育,對于心靈用音樂。”

  “讓一個人的心靈豁然開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您是怎么做到的?”

  “我能夠做的只是實實在在地和他們談話。舉個例子吧,有一次我在講學時,有個研究生直言不諱地問我,‘您在遇到極度苦悶的時候,會不會也像某某那樣飄然而逝’?我笑著告訴他,飄然而逝雖然很‘瀟灑’,但不是每一個人都瀟灑得起來的。不要說像我這樣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瀟灑不起來,就是像貝多芬那樣無牽掛的人也無法灑脫。他在寫了《海林根施塔特遺囑》,渴求‘飛向死神’把自己‘從無窮的痛苦中解放出來’之后,卻并沒有真正隨風而逝,而是繼續(xù)活了下來并且創(chuàng)作了《第三交響樂》、《第五交響樂》、《第六交響樂》等感人肺腑的作品。為什么?因為他還有話要傾訴,因為心里有責任感。歸根結底一句話:你不僅僅是為你自己活著。貝多芬說:音樂是苦惱的傾訴處,同時也是苦惱的避難所。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參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法忍受的苦難。確實如此,據我了解一般把鋼琴真正彈明白了、具備音樂修養(yǎng)的人,其自殺率是很低的。80多歲的指揮家依然可以上臺酣暢淋漓地指揮一場音樂會,靠的就是精氣神的和諧統(tǒng)一。這就是音樂的魅力!

  快樂教育: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

  滕矢初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我們教育的根本是教會人們如何做人,做一個好人,一個會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有情趣的好人。從小加強審美教育,可以鑄造一個人的靈魂。沒有審美取向的學生是有缺陷的學生,容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但是,如今很多學校減負的結果卻是加負,砍掉的都是具有審美愉悅、陶冶情操功能的美育課程。我們應該減掉一些重復的課業(yè),增加一些中西音樂、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等方面的教學內容,使其成為一種制度化的東西,成為必修課。從幼兒園到大學,構建一個系統(tǒng)的審美教育工程。使每個人都有機會受到熏陶。”

  作為音樂家、鋼琴家,在音樂教學上滕矢初是以“賞識教育”、“快樂教育”聞名的,被學生們視為“好友”。“跟我學習的孩子們幾乎個個是樂呵呵的,到初中畢業(yè)時往往就能彈奏大學生、研究生課程的曲子了。我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我教得輕松,孩子們學得愉快。我從沒有把帶學生作為一種謀生手段,它是我獲得人生快樂的一種途徑,使我體驗到藝術帶給我的享受。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孩子們的成長以及所取得的成績帶給我的歡樂與驚喜,遠比我的付出要多得多!我一直認為:只有教師、家長本身具備一種品質——能夠領會和體驗生活中和藝術中的美,才能在孩子身上培養(yǎng)出這種品質。”

  “怎么看待琴童?”

  “在我看來,一個孩子對任何一件事能夠產生興趣都是很寶貴的,只要它不是不健康的,都應該給予鼓勵,更何況彈琴是種需要動手動腦,帶有一定難度的學習。我常說,越是難學的東西越有價值。而且音樂及學習樂器確實對人的一生大有好處,是使人身心受益、享用終身的財富。”

  “那么,針對那些本來對學琴感興趣,但是又不愿意被迫練習的孩子,您能給出一些建議嗎?”

  “學琴對于孩子們來說,確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是,當大家一起邊學邊玩,則就是一樁樂事了,關鍵是要有一個良好的音樂氛圍。

  比如可以定期舉辦音樂沙龍等家庭聚會,讓學琴的孩子們相互交流,互相促進。”

  家庭教育:耳濡目染水到渠成

  “您會教兒子彈琴嗎?”

  “當然。我特別希望兒子能夠精通音樂,彈琴、作曲、指揮都是專業(yè)水平,具備很好的音樂修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但是又不以音樂為生。就像我的好朋友劉歡,是流行音樂的當紅人物,又有很好的古典音樂的修養(yǎng),而主業(yè)卻是在學院里教授音樂史。因為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是從歷史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要理解一部作品,就要追根溯源,要追溯到作品產生的時代、地理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宗教信仰以及相關的戲曲、詩歌等等。當你有了這些知識背景時,你就能夠觸類旁通,更好地理解這部作品,就能切實感受到作品的美。”

  “小家伙兒自己感興趣嗎?”

  “他很感興趣。學琴是要有一個氛圍的,就像我小時候跟外公一起住在哈爾濱,一座文藝氣息很濃的城市。我記憶中的童年生活特別豐富多彩:晚霞給江水、江邊的樹木、洋房披上金黃色的外衣,太陽島上傳來悅耳的手風琴聲、口琴聲以及陣陣悠揚的歌聲。篝火燃起的時候,我和伙伴們披著毛毯放魚鉤,釣嘎魚,熬魚湯?谇、手風琴、前蘇聯人留下的二手鋼琴就是我童年的玩具,而唱歌、演奏則是我最好的游戲。

  那時候,舅舅時常把同學帶回家里來,大家一邊彈奏、一邊唱歌、一邊跳舞,是一件特別快樂的事情。在那種情境下,耳濡目染地愛上音樂是特別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那么,父母對您從小學琴持何種態(tài)度呢?”

  “小時候,鄰居阿姨也曾為我的將來擔憂而勸我的母親,‘一個男孩子學點什么不好,整天叮叮咚咚的,將來長大了干什么’?母親倒是很想得開,她從心里覺得:如果將來我能像我們學校教音樂的大趙老師那樣,在一個普通小學里教音樂就挺好的。而我父親的理念就是:盡可能地為孩子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機會和條件,家長的職責盡到了也就心安了。家長的心態(tài)要平和一些,至于孩子今后做什么,做得怎么樣,還要看他們自己的努力和各種機緣巧合。”

  “大家都說您是一個幽默的人。如果說幽默來源于智慧,那么智慧何來?”

  “還是美育的功能,美育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升華成智慧。知識不等于智慧,智慧是自己博采眾長融會貫通后的所得。僅有知識,仍然可能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因為只有心靈的改善才能真正擁有智慧。其實知識越學越簡單,因為知識都是融會貫通的,當你學了作曲,你就會對鋼琴演奏多一份理解和自信;學了指揮,你就會對作曲多一份理性的思考;而自修了美學、哲學、文學、歷史等,你就會對音樂多一份獨特的感悟。”

  難怪滕矢初學識如此淵博,創(chuàng)作的影視音樂、器樂曲、歌曲如此豐富,他是把知識化成了智慧,用音樂的美來塑造靈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