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 2009-04-10 09:52:15
2008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大中城市學生擇,F(xiàn)象依然突出。以北京市為例,有的學校收取擇校費高達3萬元甚至更多。目前,擇校現(xiàn)象已經從高中、小學蔓延到幼兒園。高額的擇校費嚴重危害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擇校費雖然不符合政策和法律規(guī)定,但卻成了人所共知的“潛規(guī)則”。
下面來看看各地網友的的探討,相信您對擇,F(xiàn)象會有正確的認識。
欲哭無淚的家長
我有個朋友,房子買在西環(huán)外。孩子該上學了,就近分配的話,孩子只能到偏僻的郊區(qū)小學就讀。而那里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基礎設施相當落后。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他想為孩子選擇名牌小學。這些學校優(yōu)質教育資源豐富,學生綜合素質高,升入重點中學希望大。望子成龍的他,想盡辦法,最終把孩子送進了某名牌小學。
送孩子上學時,他驚呆了,發(fā)現(xiàn)教室里竟然坐了70多名學生,甚至有的孩子被擠到了門外。教室里有兩名老師,都戴著麥克,一名講課,一名在教室來回走動,維持紀律。
我這個朋友很納悶,找到學校領導。領導解釋說,學校新教學樓正在施工,竣工后會大大改善這種局面。另外家長爭相把學生送到名牌學校,雖然教室擁擠,但是起碼還有享受優(yōu)質資源的機會,很多學生連坐在這個學校聽課的機會都沒有。有的家長和孩子甚至哭著離開。
但是學生的作業(yè)如何批改?老師能批改過來嗎?課堂效率如何?課堂活動如何有序開展?70多名活蹦亂跳的小朋友,紀律僅憑一個老師能維持住嗎?課余安全如何保證?這些都是對老師和學校的挑戰(zhàn)。朋友整天擔心不已。
70多人的班級,每名學生近2節(jié)課才能得到一次提問機會。長久下去,孩子鍛煉和展示才華的機會就很少,很多才能可能就被淹沒了。假如學校名氣不是很大,學生少些,老師關注、輔導程度就相應高些,孩子成績也不會差。所以,家長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個問題,不能盲目跟風。(河南省鄭州市友愛路第16中學呂貽曉)
擇校費,教育公平的絆腳石
我來自河南一座普通的小縣城。2003年,我和我們縣4800多名考生一起參加了中考,但縣里惟一的一所重點高中僅招收前350名的學生,也就是說其他學生若想進去學習就必須交納所謂的擇校費,底線2000元,差一分加400元,我當時在我們初中學習還算優(yōu)秀,但仍需交納4000元的擇校費才能被錄取,這對我的家庭已是個不小的負擔,但為了能讓我得到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學習環(huán)境,父母還是東拼西湊湊齊了4000元。如今我已考上一所全國重點大學,但我時常想,如果當時不是全家省吃儉用湊足這幾千元的擇校費,我今天能考上這所重點大學嗎?學校的目的是育人,卻又為何總是打著這樣或那樣的幌子收取高額的擇校費呢?又有多少人被這高昂的擇校費擋住了未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曹帥)
慎重為孩子擇校
我的孩子是盲目擇校的犧牲品,至今我還很內疚。
小學六年,孩子在本村就近上學,歷次大考均在全鄉(xiāng)1000余名學生中穩(wěn)居前五名。
上初中時,看到有的家長讓孩子到市里上學,我一意孤行把他送到了市重點中學初中部。一到學校,孩子就因自理能力較差,影響了學習,第一次月考成績落到了全班中游。對此,我們很擔憂,妻子便停下了家里的生意,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子。為了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半年后妻子回了家。
然而,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孩子經常打電話傾訴自己的苦惱,說面對那些城里人自己老是沒有自信。于是,我就給他一些錢,讓他在課余生活中與同學多相處。上初二的時候,班主任老師來家訪,我了解到孩子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事已至此,我也沒了轍。
這樣一直到了初中畢業(yè)。孩子以全班(共42人)37名的成績考入了高中普通班。3年一晃而過,去年高考,孩子考了個三本?粗敃r不如我孩子的同村人家孩子上了一本,我心里真不是個滋味。因此奉勸與我有同樣想法的家長們,雖然擇校是個潮流,但做決定前一定要慎重,“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考慮全面了再下決定,因為“不正之愛,反成其害”呀!(山東省沾化縣黃升鄉(xiāng)第四小學王守軍)
擇校應慎重
鄰居在鎮(zhèn)上做五金、建材、油漆生意,每年都有20余萬元的收入。腰包鼓了,但教育孩子的時間卻沒了。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小學三年級時,他就把孩子從鎮(zhèn)中心小學轉到了市區(qū)的一所私立學校,每學年需交6000元的擇校費。他聽人說這家私立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教學質量一流,師資力量棒,硬件建設標準高。
轉眼,他兒子在這家私立學校上了一學期,期末考試完回家后,他看到了兒子的成績單:科科都在90分以上。兒子上學以來破天荒考了門門優(yōu)秀。要知道,他兒子在鎮(zhèn)中心小學上學時,語、數(shù)兩門主科都是剛及格。他大喜過望,后悔把兒子送晚了幾年,如果從小學一年級時就把兒子送到這家學校去,效果一定會更好。
誰料,孩子在這所私立學校上了一年半,非要轉學,問原因,也不說。他說:“你不說,就不給你轉學!”他兒子說:“我學習跟不上。”他說:“那你考試怎么門門優(yōu)秀?”他兒子說:“考前老師都把考題講了講,考試時,老師監(jiān)考也不嚴。”他只好把兒子又送回了鎮(zhèn)中心小學……
走如此彎路的家長并非鄰居一個,即使你有條件、有關系、有能力為孩子擇校,但有時未必會達到目的。擇校不是家長一廂情愿的事,除了考慮經濟因素外,更應考慮孩子的學習基礎、學習效果等智力因素以及學習習慣、興趣愛好等非智力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并非每個孩子都適合擇校。為孩子擇校,家長應三思而后行。(河南省嵩縣田湖鎮(zhèn)第一初中高順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