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兒童心理 > 正文

隔代教育的慘痛教訓

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04-21 10:11:56

說兩句

  去年有兩部與“隔代教養(yǎng)”有關的影片,在臺灣引起眾人的關注。

  一部是由臺灣女導演王小隸執(zhí)導的《擁抱大白熊》。

  這部片子講述一個小男孩,在父母離異后被送至外婆家托養(yǎng),和同樣缺乏父母關愛就讀中學的表姐相依為伴。強烈渴求親情之愛的男孩,為了喚回爸媽的關愛,結交損友,甚至自導自演綁架案玩失蹤……

  另一部則是吳念真拍攝的紀錄片《阿祖的兒子》。

  同樣是以“隔代教養(yǎng)”為主題的影片,卻引起不同的反響。

  小成本拍攝的《擁抱大白熊》,由于導演是以愛與寬容為主述點,所以讓觀眾在看得心酸之余,也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野來思考“隔代教養(yǎng)”。

  《阿祖的兒子》則引來一片批評。因為這部紀錄片所采訪紀錄的對象,都集中在臺灣低收入、低學歷群的家庭;且是一些背景特殊——如單親、外籍通婚、未婚生子的個案,卻避而不談一些中上階層的父母,平日把小孩放在爸媽或保姆家,放假才帶小孩回自己家來“玩一玩”;或經濟條件較好和“有辦法”,可以請來外籍勞工照管小孩,另一種形式的“隔代教養(yǎng)”。

  我在養(yǎng)育兒女的過程中,也曾經歷過“隔代教養(yǎng)”所帶來的一些困擾。

  兒子八個月大時,我在“討厭妻子做家庭主婦”的丈夫的驅趕下,重回電視臺工作。在“經濟恐慌”心理因素促使下,丈夫讓我將兒子交托給“價錢好商量”的婆婆照顧。

  卻未料避著公公出外兼職存私房錢的婆婆,并不樂意我們一廂情愿的安排,于是便看自己的姊妹、女友們哪個有空,就將孩子塞到哪家去,然后在我們下班來接孩子前,再把孩子接回她家。

  八個月大的孩子恰是開始認人的時期,可憐的兒子每天都由不同臉孔的阿姨們照管,據(jù)說整天都哭個不停。這個情形直到三個月后某一天,丈夫提早下班去公婆家接孩子,才被我們獲知。

  那三個月“居無定所”的日子,在兒子心中應該留下了極大的陰影,讓原本溫和、愛笑的他,變成一個焦慮、愛哭、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這個在托養(yǎng)上所犯下的錯誤,我花費了二十余年的時間,努力用各種方法去彌補挽救,但直至今天,雖然兒子給外人的印象是一個陽光少年,但為娘的我,卻仍忐忑不安于他還懷有那“病根”。

  女兒一歲時,我又在丈夫的驅趕下,再度回到電視臺任職,將女兒交托給娘家媽媽來照顧。當時母親已六十多歲,身子骨雖然尚稱硬朗,但一方面實在是“帶怕了孩子”,另一方面也很想能享受些自由自在走走玩玩的“老福”,所以實在沒有替我?guī)Ш⒆拥囊庠福珔s因我的住地距娘家不遠,她又曾替我姐姐帶過孩子,若不接受幫我照管女兒,怕受到親友鄰居的批評。

  而我在將女兒“賴”給母親后,因為很“放心”,因此隔三差五地讓女兒晚上都住在母親家,以便在下班后可以專心照管已經入幼兒園的兒子。

  我娘家父母把我女兒照顧管教得很好,那些發(fā)生在旁人家“隔代教養(yǎng)”中,因嬌寵過度而造成不好好吃飯、任性、驕橫、霸道等的壞毛病,我女兒身上一丁點都見不著。

  但這“放心”的假象,卻在某一天我送女兒去娘家的半路上,被女兒的一句問話給戳破。

  “媽媽,我今天從幼兒園放學后,是回外婆家還是回‘你家’?”女兒抬著小臉問我。

  “說什么‘你家’啊,媽媽的家不也就是你的家嗎?”

  “對喔!”女兒應了這句話后,露出沉思的表情,然后說了句讓我至今想起來還覺心痛的話,“媽媽,將來我長大有小孩后,我要買一個大大的房子,讓你一起住,這樣我的小孩就可以一直住在‘自己’的家了。”

  跟一位女友談及此事時,女友眼眶紅了起來,說她能體會女兒話里渴望“情感安定歸屬”的辛酸心情。

  原來自小女友就被她父母送至另一城市的外祖父母家寄養(yǎng),直至高中父母設法調職到與外祖父母同一城市,她才得以和父母同住。

  雖然她在外祖父母家備受寵愛,但卻沒有辦法給她“真正”家的感覺,她仍覺得自己是被父母拋棄不要,“寄人籬下”的孩子。

  這在她心里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感情空洞,使她長期受困于既想擁有被愛的權利又怕被排斥,陷在表里不一矛盾掙扎的情緒中。

  有一位也是自小在爺爺奶奶家長大的朋友,他因為另有一個由父母陪伴長大的弟弟,因此兄弟倆經常為爭風吃醋而爭吵打架。

  還有幾位也是由長輩或保姆長期照管的朋友,多半個性都十分的敏感、善妒,并伴隨有刻意去討好迎合他人,或是用自暴自棄、放縱本我來獲得注意的極端行為。

  因為即便照管孩子的人再疼愛孩子,他們的愛,更多是放在滿足孩子的生活與安全需要,對于更高一層次的“情感歸屬”,只有父母才能滿足孩子。

  過來人支招

  千萬不要為貪圖“省錢”,和一時的“省力”、“省心”,而不去考慮長輩或保姆是否“有心”和“有能力”去照管好孩子;不要因為“放心”,就偷懶疏忽了對孩子的關愛。

  另外在安排孩子托管之前,一定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話語,向孩子說明父母這樣安排的原因,及父母難舍的心情,以減低孩子“被父母拋棄”之感。

  公說婆說

  隔代教養(yǎng)之好處:

  1.老人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恰好彌補了年輕父母的不足。

  2.老人吃苦耐勞,有耐心,有時間,有精力,動手能力較強;將他們的特長(琴棋書畫、文化課知識、務農經驗、各種技術工種及研究方向)與孫子的學習結合起來,也可以節(jié)約一大筆教育支出,和節(jié)省雇保姆的一大筆開銷。

  3.子孫可在三世同堂的家庭中鍛煉協(xié)調人際關系能力,親身學習體驗尊老愛幼。

  4.可以從老人那里學習樸樸實實的生活點滴。

  5.兒女有自己父母做可靠的后盾,可以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

  需先注意的是:

  1.要事先溝通好,讓長輩做好帶孩子的準備工作(如買上幾本科學育兒方面的書送給長輩,跟他們一起觀看一些育兒節(jié)目)。

  2.幫帶孩子的長輩必須與兒女們生活在一起或住在鄰近,讓孩子可以天天與父母相處,以滿足孩子的“情感歸屬”。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