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05-05 16:28:10
媽媽問:我和冬兒的爸爸在冬兒2歲的時候就離婚了。事實上,從孩子出生開始,他爸爸就沒有關心過他。我花了2年的時間想明白了一切,毅然選擇了做單親母親。
看著周圍幸福的三口之家,看著我聰明可愛的冬兒,我常常感到很內疚很難受。我要把自己全部的愛給他,可有時候又怕自己的溺愛反而害了他;現(xiàn)在冬兒3歲了,上幼兒園了,有時候他也會問我,爸爸在哪里,我也不知道怎樣回答他;我也擔心等他再大點,會不會有其他小朋友嘲笑他,看不他……請教,象我家這樣的孩子,應該給他怎樣的愛?
幼教專家回答:冬兒媽媽,你好。同樣作為一位母親,我非常同情你的遭遇,能夠理解你矛盾的心情。不過在考慮怎樣給兒子更多更好的愛之前,你不妨先審視一下自己的心情和心態(tài)。單親的孩子,父親或母親是他們生活中唯一的依賴。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要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和情緒,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種愉快的家庭氛圍。家長自身要明確一個觀點,就是單親家庭,是一種正常而普通的家庭模式,家長不要主觀地給孩子灌輸“不幸”“可憐”等意識。當孩子問到爸爸去哪里的時候,也不妨坦然告訴孩子,爸爸因為一些原因沒有跟我們住在一起,但爸爸和媽媽一樣,從心里愛著你。
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有內疚感、帶著“贖罪”的心理教育孩子。這種心理很容易無條件地遷就孩子,有可能會培養(yǎng)出一個自私驕橫、不會體諒別人的孩子;另一個可能是,有些孩子特別懂事,你的“贖罪”心理反過來會造成孩子很重的“還債”的心理負擔,讓孩子生活得沉重壓抑。
隨著孩子的張大,學校會成為孩子第二個重要的生活環(huán)境。要和孩子的老師多溝通,幫助孩子處理好孩子與學校同學之間的關系。也許生活中的確會遇到別的孩子異樣的目光,此時不妨和老師協(xié)調溝通下,請老師以適當?shù)姆绞皆诎嗌现v清道理,正確對待這種情況,形成一種良好的輿論氛圍。
有可能的話,多給孩子制造一些和爸爸在一起的機會。千萬不要將夫妻之間的恩怨,轉移到孩子身上。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對方的壞話,損害對方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在孩子的心里,一個美好的爸爸的形象有助于他建立自信心,甚至對他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大的幫助。
現(xiàn)在的社會上,只有30%的家庭是雙親家庭,其他的,都是單親家庭、空巢家庭、孤兒家庭、同堂家庭、雜居家庭、畸形家庭、寄宿家庭、繼父繼母家庭、和雖然雙親健在但終日爭吵的不和睦家庭,單親家庭只是模式之一,而不是個殘缺的家庭。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給孩子一片明媚的天空,一切都沒什么大不了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