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05-25 23:26:53
總會聽到一些家長在抱怨,寶貝和自己的溝通越來越少了。完全不了解寶貝在想什么,有時更會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感到吃驚,追究其原因,寶貝又往往不愿意說出他們真實的感受。溝通產(chǎn)生障礙,親子關(guān)系亮起紅燈。
總會看到一些寶貝在苦惱,不知道該如何與同伴交往,彼此之間出現(xiàn)了問題,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交往陷入僵局。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些問題出現(xiàn)是由于寶貝們不懂溝通造成的。溝通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習慣,應(yīng)該從小開始養(yǎng)成。寶貝從小就養(yǎng)成與人溝通的好習慣,長大了才能更好地與人交往。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親子間互贈的禮物。父母在寶貝犯錯誤的時候適當?shù)亟o寶貝諒解、寬容,往往比對他一味的批評處罰,要能讓寶貝心悅誠服,并且建立對父母的信任,播下與父母真誠溝通的種子。
印度民族英雄甘地在回憶自己成長經(jīng)歷時說過:“是父親那崇高的寬容挽救了我。”原來,甘地少年時期,由于好奇,他染上了煙癮,后來發(fā)展到偷兄長和家臣的錢買煙抽,而且越陷越深。漸漸地,他覺察到自己偷別人的錢,背著父母抽煙的行為太可恥了,他便把自己的整個墮落過程寫在了筆記本上,鼓足了勇氣,交給了父親,渴望得到父親的嚴厲批評、懲罰,以減輕內(nèi)心的痛苦。
父親看后,非常生氣,心情十分沉痛。但并沒有責備他,只是流下了傷心的淚水,久久的望著兒子。甘地看到父親痛心的樣子,受到極大的刺激,從此,他痛下決心,徹底改正了錯誤,走上了正路。
甘地的故事說明了爸爸媽媽寬容的力量。在寶貝有了過失而誠心主動認識錯誤,向父母溝通時,應(yīng)當以寬容的態(tài)度給寶貝心靈上的撫慰,進而強化寶貝敢于承認錯誤,積極與父母溝通的習慣。
讓寶貝學會寬容的3個要點:
一、設(shè)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二、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三、讓寶貝多參加集體活動語言可以表達思想,是與人交流和溝通的工具。
要想讓寶貝養(yǎng)成與人溝通的好習慣,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必不可少。兒童期是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期,也是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寶貝學會利用語言進行溝通、交流,更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情感,更便于在與人交往中正確有效地傳遞信息。
促進寶貝語言溝通能力的5種方法:
學會傾聽并鼓勵寶貝多說
寶貝的想象力最豐富,喜歡表達個人的見解。當寶貝喋喋不休時,父母要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傾聽,不要總是不耐煩地打斷寶貝的說話。
用身邊的物品教寶貝練習說話
家庭中有數(shù)不盡的語言訓練材料,電器、家具、水果茶點等,都可以作為你和寶貝談?wù)摰膶ο蟆?/p>
讓寶貝置身于玩具和童話的世界
玩具和色彩斑斕的兒童讀物是孩子鐘愛的兩大寶貝,放手讓他們?nèi)ネ,在玩樂中形成良好的思維并發(fā)展語言。
有意識地引導寶貝說話
經(jīng)常選擇不同的話題引導寶貝說話,一個小小的提示,一張彩色的圖畫,一段精美的詩文,一個故事結(jié)局的聯(lián)想,都能引起寶貝一大段對話。
多和寶貝交流
學習語言在于應(yīng)用。寶貝如果不能把自己的語言優(yōu)勢運用在與人溝通上,那么溝通還是會處于劣勢。
讓寶貝懂得與人溝通,進行合作,可以讓寶貝和家人一起完成某項任務(wù)。在寶貝心中建立其家庭是一個生活團體的概念,每個人都要各司其職,互相溝通,互相合作才能生活幸福。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