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教世界-嬰兒&母親》 2009-06-04 13:57:50
說到“羊水栓塞”,大多數的人都是一知半解或莫名其妙,但是這個名詞卻令所有婦產科醫(yī)師聞之色變,甚至不愿意去談論它!因為“羊水栓塞”是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總是出其不意的發(fā)生、幾乎無法預防。這到底是什么狀況?又該如何盡量避免與搶救呢?
過去,針對胎兒組織或羊水進入母體的研究很少,而發(fā)生疑似“羊水栓塞”的臨床案例也很罕見,因此要做一個大規(guī)模的前瞻性研究是幾乎不可能的。由于缺乏有效可信的研究數據,以往我們可能認為“羊水栓塞”主要的導因是由于胎兒的羊水跑到媽媽的血管或體內,進一步使得血管或者是肺部換氣的功能受阻,而引發(fā)窒息及休克的現象。
但是,近幾年來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發(fā)現,與其說是羊水堵住了媽媽的血管或肺臟,不如說是羊水或是胎兒身上的組織進到媽媽體內之后引發(fā)的一系列免疫反應,而導致的嚴重過敏休克現象。所以,臨床上“羊水栓塞”的癥狀與過敏性休克幾乎無異,例如低血壓、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癥、心肺衰竭、發(fā)紺、凝血異常、抽筋及支氣管收縮等等(依照發(fā)生的比例由高而低排列,其中低血壓是100%會發(fā)生的)。在媽媽發(fā)生上述的癥狀同時,幾乎100%會發(fā)生胎兒窘迫現象。因此,“羊水栓塞”發(fā)生時,不只是影響母親的生命,同時也會大大地危及胎兒的預后。
根據1995年美國《婦產科醫(yī)學雜志》的論文指出,發(fā)生“羊水栓塞”之后,母親的死亡率是61%,且死亡的時間大多介于發(fā)生栓塞后30分鐘至之后的2個月內,而存活下來的患者也大多受到永久性的神經損害。至于在發(fā)生“羊水栓塞”之后胎兒的死亡率則是21%,主要是因為搶救的時間提早且較快速地將胎兒娩出(大多在15~40分鐘之間),然而不幸的是,存活下來的寶寶卻只有一半在未來的日子里沒有任何的神經功能損傷。由以上的數據可知,當發(fā)生“羊水栓塞”時,大部分的母親與胎兒將不可避免地承受極大的生命損失。
“羊水栓塞”如何避免
既然“羊水栓塞”是一個無情的殺手,那么,有沒有預防的方法?或是可以避免的危險因子呢?
依據婦產科醫(yī)師的觀察及臨床醫(yī)學研究都指出,以目前的科技及對“羊水栓塞”的認識,并沒有有效的預測方式或預防之道。然而,有一些相關因子卻是可以及早提高警覺的,例如:
懷多胞胎;
產婦年紀較大;
剖腹生產方式;
以器械介入之協(xié)助性生產(真空吸引或產鉗);
子癇癥(妊娠毒血癥);
羊水過多;
前置胎盤;
胎盤剝離;
生產時子宮頸裂傷;
子宮破裂;
胎兒窘迫癥等危險因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