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11 15:54:51
據武清中醫(yī)院博士生導師、全國名老中醫(yī)陳寶貴教授介紹,目前在國內流行的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小兒傳染病,西醫(yī)尚沒有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這種病屬于中醫(yī)理論里“溫病”的范疇,被稱為濕熱疫毒,而中醫(yī)對溫病治療素有成效。國內有關討論的方案初稿將手足口病分為“常證”和“變證”兩大類六個證型,主張分別對癥施治。目前因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導致死亡病例出現的EV71感染,大致可被歸入“變證”一類。
陳寶貴教授指出,考慮到初夏的天氣因素,我們主張對手足口病采用清熱、解毒、化濕為主的防治辦法。同時從預防的角度來看,最近多雨,天氣潮濕、氣溫稍高,除了強調清熱,更要注意化濕,因此,不主張一味地讓孩子喝板藍根沖劑清熱。
陳寶貴教授推薦,可將金銀花、茵陳、生薏仁、大青葉(即板藍根的葉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開后20分鐘倒出,當茶飲用。喝三五天就可以,但體虛、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
對于口里長皰疹、有潰瘍、口氣臭的孩子,除了上述方子之外,還可用燈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風、淡竹葉煎水飲用,可清心火。對于食欲不振的孩子還可在燈心花方子里增加麥芽,以開胃。
如果孩子手足出現皰疹,則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膚子、苦參等煮沸,冷卻至適中溫度時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熱、化濕、涼血的作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