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 2009-06-17 20:34:16
人類的自我意識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的?心理學家做了這樣的實驗:嬰兒熟睡時,往嬰兒的鼻子上抹上胭脂,嬰兒醒來后,讓他照鏡子,結果發(fā)現(xiàn):有些15個月大的嬰兒會看著鏡子,摸自己抹了胭脂的鼻子;但大部分嬰兒要在21個月以后才出現(xiàn)這種行為。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guī)炖趯嶒灥幕A上提出了“鏡像自我”理論。他認為每個人對自己的意識是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根據(jù)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而發(fā)展起來的,這個過程在人的一生中一直進行著。庫利將之形象地比喻為:將他人看做一面鏡子,從這面鏡子中可以照出我們自己的樣子,而我們從鏡子中看到的那個樣子就構成了我們的自我。
從3歲開始,孩子的自我意識發(fā)展從生理層面進入社會層面,他們開始從外貌、性格、人際交往等方面認識和評價自己。這個過程中,怎樣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呢?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面鏡子——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和行為要一致
情景一:晚飯后,爸爸興致勃勃地教小天下圍棋,小天老是聽不懂爸爸的講解,爸爸急了,訓斥他:“你怎么這么笨呀!”小天抬起頭來,一臉困惑:“爸爸,昨天你還夸我聰明,今天又罵我笨,我到底是聰明還是笨。”
學齡前的孩子處于自我意識萌芽階段,最容易受到他人評價的影響,家長很自然地成為“第一面鏡子”,映照出孩子的很多個第一次。作為重要的“第一面鏡子”,家長不僅要注意積極正面評價孩子,還要注意評價的一致性。如果家長的評價前后差異很大、或者家長之間對孩子的評價分歧很大,孩子便很難形成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在眾多自相矛盾的“鏡像”面前,孩子會茫然,不知道真實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樣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