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孕育指南 > 準備懷孕 > 孕前準備 > 正文

排卵時間怎么算

來源:網絡 2009-06-18 14:57:32

說兩句

  掌握排卵時間,可在排卵期與丈夫同房,會增加懷孕的機會。分居兩地又想生育孩子的夫婦,可參照排卵期安排探親假,知道排卵期,對于避孕節(jié)育也有一定的意義。

  要想知道自己的排卵時間,必須要先了解一下卵子在這個微觀世界里的排出情形。卵子在成熟卵泡里逐漸成熟時,這個成熟卵泡會漸漸地向卵巢的表面移動。緊貼著卵巢壁,并向外面突出,快排卵時,成熟卵泡壁變得十分薄,有一處顯著向外突出,最后就在這處破裂,卵子就從這兒跑出來,進入腹腔,很快被輸卵管傘捕捉進輸卵管里。一般情況下,一個卵子的整個成長時間大約需要一個月,而卵子的排出過程只需要86秒鐘。醫(yī)學家把排卵前30秒鐘左右卵泡顯著向外突出和開始破裂的精彩情形稱為“火山爆發(fā)”,而將卵子從卵泡里出來的一瞬間稱為“日出”。

  排出的卵子可存活12~24小時,有時也可達24~48小時,如在此時夫妻同房,就有可能懷孕。那么,怎樣知道卵巢有沒有排卵,什么時候排卵呢?

  確定排卵時間的兩種簡便方法

  測量基礎體溫法:基礎體溫也叫靜息體溫,是人在靜息狀態(tài)下測量的體溫,它反映人體在靜息狀態(tài)下的新陳代謝水平。而且,這種基礎體溫和婦女的排卵也密切相關。

  在卵巢即將排卵前,身體內的雌激素含量達到高峰。這些雌激素會使血液中一種叫乙酰膽堿的物質含量增加,促使血管擴張,增加散熱,所以基礎體溫較低。當卵子排出卵巢時,體內的孕激素數(shù)量會頓時增加,這些孕激素不但會對子宮內膜發(fā)生作用,而且也會影響人體的體溫中樞,以及促進血管收縮,減少散熱,使體溫略微升高。所以,在排卵前后基礎體溫會出現(xiàn)一個由低向高的溫度變化現(xiàn)象。具體說,排卵前的基礎體溫大約在36.4~36.6左右,排卵的瞬間可能更低些,排卵后平均上升0.5左右,一直維持到月經來潮前才開始下降。這樣就形成了一條著名的婦女排卵前后的雙相基礎體溫曲線。如果沒有出現(xiàn)這種雙相曲線,意味著這個婦女可能沒有排卵。

  基礎體溫的測量要求比較嚴格,要在較長時間睡眠后,至少睡足5小時以上才測量。一般安排在清晨未起床前,清醒后立即將事先準備好的體溫表插入口中,測量5分鐘,要求保持安靜,不能講話和排大小便等。每天測量一次,起床后把測得的體溫數(shù)值記下來,填好日期,這樣就可以畫出基礎體溫曲線。通常要求連續(xù)測量3個月,才可摸索出排卵規(guī)律。

  月經周期推算法: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月經周期規(guī)律的人。從月經來潮至月經干凈為止,叫月經期。一個月經周期至排卵,這段時期叫卵泡期;從排卵起至下次月經來潮,叫黃體期;對于正常婦女來說,這幾個期的時間比較穩(wěn)定,黃體期約為14天左右,月經期為4~5天,而影響月經周期長短的主要是卵泡期。因此,可按這個規(guī)律推算:凡是月經周期28~30天左右的婦女,排卵時間在兩次月經中間,也就是上次月經干凈后與下次月經來潮前的各14天左右。

  月經周期較長的婦女,月經周期中的卵泡期與黃體期并不平均分配,推算方法是:月經周期的天數(shù)減去黃體期天數(shù),就是大致的排卵時間。例如,一個婦女的月經周期為47天,排卵期為47天-14天=33天,說明這位婦女的排卵日子大約在距上次月經干凈后的第33天左右。

  上邊介紹兩種測定自己排卵時間的方法,都是估計排卵的日期,比較粗糙,不能精細。為此,國外不少醫(yī)學家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嘗試用小型電腦測試,將電腦制成手表來精確探測每日的基礎體溫,并發(fā)出排卵信號。也有戴在手指上的微型電子光電探測器,不僅可以測量體溫,而且也會發(fā)出排卵信號。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相信今后先進的判斷排卵方法還將不斷涌現(xiàn)。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