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06-22 18:11:44
據(jù)幼教網(wǎng)專家李老師說,寶寶學用筷子既可練習手指的各種動作,又可促進大腦發(fā)育,從而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操作技巧,是訓練手腦并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情況下,2至4歲是學用筷子的好時機,因為這個階段正是兒童智力發(fā)育的關鍵時期!
寶寶獨自吃飯,可能是混亂,一頓飯下來,身上、桌子上、地上都是飯菜。所以,當梁女士不到兩歲的寶寶居然獨自用筷子順利地夾菜吃飯,每個看到的家長都覺得不可思議。對此,梁女士笑著傳授她的秘訣,抓住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將學用筷子當作游戲。
梁女士說,當寶寶1歲半的時候,每次家里吃飯就喜歡拿她的筷子玩,連平時玩耍都喜歡模擬他們夾菜的樣子,那時候她就想是否能教孩子用筷子呢,她決定試一試。于是她到嬰幼兒超市買了一雙小筷子給寶寶。剛開始的時候,她只是教孩子模擬夾菜的動作,接著給一些棉花、紙團之類的物品讓孩子嘗試夾。梁女士提醒家長們,在這個時候孩子是很容易因為受到挫折而放棄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想盡方法為這個過程增加趣味性。例如,當孩子一直夾不到的時候要幫他作弊,成功后要給予極大的鼓勵等。平時吃飯的時候,梁小姐會特意在寶寶面前將夾菜的動作以慢動作顯示,或是夸張化。三個月后,寶寶終于能用筷子進食。
對初學用筷子的幼兒,李老師建議選用竹筷,因為方形竹筷易夾住食物,而且無毒、輕便,易握緊;食物可以選用爆米花等,輕而且物質(zhì)上有溝槽和裂縫的,容易夾起來,又會刺激孩子去練習;允許“作弊”,可在筷子尖上纏一根皮筋,增加摩擦力。如一時夾不好,家長也不要責怪,對由此產(chǎn)生的吃飯時間延長、食物撒落等情況,應給予寬容,強迫要不得。學習新技能之前,寶寶都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渴望,比如搶你手里的筷子,盯著別人吃飯的動作,喜歡拿著筷子玩等等。所以家長的任務就是抓住他的興趣細節(jié),而不是因為到了應該學的年齡,而強迫他去學習,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順其自然最好。
[延伸閱讀]“圖畫書”,兒童讀物的最好選擇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