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胎教 > 營養(yǎng)胎教 > 正文

走出孕期營養(yǎng)誤區(qū)

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3 06:33:14

說兩句

  孕期營養(yǎng),既要滿足胎兒的需求,更要隨著母親的生理變化酌情增量。但是,孕婦常常會不經意地走進一些誤區(qū),導致了不必要的麻煩。

  誤區(qū)一:孕期需要的熱量,越多越好!

  懷孕前1-3月體重約增1-2公斤,4-6個月時約增4-5公斤,7-10個月時約增5-6公斤,整個孕期約增10-12公斤是比較理想的。除了孕前體重不足的婦女,一般體重正常的孕婦,吃了過多的熱量食物,不但對自己和胎兒無益,而且可能導致子癇前癥、難產的危險!孕期每日熱量攝取建議為2300-2700卡。懷孕早期要比未懷孕前每日增加150卡,而后期約350卡,但是原本較肥胖的婦女則應減少攝取,較瘦者則反之。

  誤區(qū)二:多補充葉酸對胎兒有益

  50天左右的嬰兒胚芽約為花生般大小,在懷孕早期應像準備期一樣,通過補充葉酸來預防神經管畸形。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在懷孕早期,葉酸缺乏會引起神經管畸形及其他的先天性畸形和早產。葉酸在血紅蛋白合成中也起著重要作用,缺乏會引起母親巨紅細胞性貧血。然而葉酸并非補得越多越好。專家發(fā)現,過量攝入葉酸導致某些進行性的、未知的神經損害的危險增加。大量的臨床數據顯示,孕婦對葉酸的日攝入量可耐受上限為1000微克,每天攝入800微克的葉酸對預防神經管畸形和其他出生缺陷非常有效。

  誤區(qū)三:不需要吃太多的蔬菜水果,只要多吃維生素丸就可以了

  細胞成長的要素之一就是維生素!這種物質人體無法自行制造,完全依賴食物供給,多存在于蔬菜水果之中,倘若母親攝取不足或缺乏某一種維生素,即會立刻影響到胎兒細胞的構造和生長發(fā)育。但專家提醒,補充維生素是因人而異的。大部分維生素可從每天的膳食中得到滿足,如果膳食單調不合理則應補充維生素。如果盲目地認為自己維生素攝入不夠,每天吃不同的維生素補充,反而有可能損壞健康。水溶性維生素多吃后可以從尿中排出,毒性較小,但大量服用仍可損傷人體器官。

  例如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出血。而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等攝入過多時,不能隨尿直接排出體外,容易在體內大量蓄積引起中毒,并可能引發(fā)骨骼脫鈣、關節(jié)疼痛、皮膚干燥、食欲減退、肝脾腫大等中毒癥狀,還可導致高血鈣癥、厭食、惡心、嘔吐、彌散性肌肉乏力、肌肉疼痛等。食物特別是蔬菜中的維生素是按一定比例存在的天然成分,是多種維生素的集合體;而維生素制劑多數是人工合成的,兩者在性質上會有所差別。蔬菜中還含有雖然不是維生素,但對人體的作用與維生素類似的天然物質如葉綠素等,所以蔬菜對健康的作用更全面,是維生素制劑不可替代的。

  誤區(qū)四:每天吃很多的水果

  水果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豐富的無機鹽類和維生素。“準媽媽”多吃水果,可以減輕妊娠反應,促進食欲,對胎兒的健康成長有好處。但對有些孕婦信奉“多吃水果,孩子將來皮膚好”,因而孕期大量進食水果的做法,婦幼保健的專家明確提出了不同意見。“準媽媽”多吃一些水果是有好處的,但一般來說,孕婦每天攝取500克水果已經足夠。水果除了提供維生素、膳食纖維外,其他營養(yǎng)成分并不多,反而含糖量不少,多吃極易造成熱量積聚,導致肥胖等疾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