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3 06:33:14
孕期營養(yǎng),既要滿足胎兒的需求,更要隨著母親的生理變化酌情增量。但是,孕婦常常會不經意地走進一些誤區(qū),導致了不必要的麻煩。
誤區(qū)一:孕期需要的熱量,越多越好!
懷孕前1-3月體重約增1-2公斤,4-6個月時約增4-5公斤,7-10個月時約增5-6公斤,整個孕期約增10-12公斤是比較理想的。除了孕前體重不足的婦女,一般體重正常的孕婦,吃了過多的熱量食物,不但對自己和胎兒無益,而且可能導致子癇前癥、難產的危險!孕期每日熱量攝取建議為2300-2700卡。懷孕早期要比未懷孕前每日增加150卡,而后期約350卡,但是原本較肥胖的婦女則應減少攝取,較瘦者則反之。
誤區(qū)二:多補充葉酸對胎兒有益
50天左右的嬰兒胚芽約為花生般大小,在懷孕早期應像準備期一樣,通過補充葉酸來預防神經管畸形。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在懷孕早期,葉酸缺乏會引起神經管畸形及其他的先天性畸形和早產。葉酸在血紅蛋白合成中也起著重要作用,缺乏會引起母親巨紅細胞性貧血。然而葉酸并非補得越多越好。專家發(fā)現,過量攝入葉酸導致某些進行性的、未知的神經損害的危險增加。大量的臨床數據顯示,孕婦對葉酸的日攝入量可耐受上限為1000微克,每天攝入800微克的葉酸對預防神經管畸形和其他出生缺陷非常有效。
誤區(qū)三:不需要吃太多的蔬菜水果,只要多吃維生素丸就可以了
細胞成長的要素之一就是維生素!這種物質人體無法自行制造,完全依賴食物供給,多存在于蔬菜水果之中,倘若母親攝取不足或缺乏某一種維生素,即會立刻影響到胎兒細胞的構造和生長發(fā)育。但專家提醒,補充維生素是因人而異的。大部分維生素可從每天的膳食中得到滿足,如果膳食單調不合理則應補充維生素。如果盲目地認為自己維生素攝入不夠,每天吃不同的維生素補充,反而有可能損壞健康。水溶性維生素多吃后可以從尿中排出,毒性較小,但大量服用仍可損傷人體器官。
例如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出血。而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等攝入過多時,不能隨尿直接排出體外,容易在體內大量蓄積引起中毒,并可能引發(fā)骨骼脫鈣、關節(jié)疼痛、皮膚干燥、食欲減退、肝脾腫大等中毒癥狀,還可導致高血鈣癥、厭食、惡心、嘔吐、彌散性肌肉乏力、肌肉疼痛等。食物特別是蔬菜中的維生素是按一定比例存在的天然成分,是多種維生素的集合體;而維生素制劑多數是人工合成的,兩者在性質上會有所差別。蔬菜中還含有雖然不是維生素,但對人體的作用與維生素類似的天然物質如葉綠素等,所以蔬菜對健康的作用更全面,是維生素制劑不可替代的。
誤區(qū)四:每天吃很多的水果
水果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豐富的無機鹽類和維生素。“準媽媽”多吃水果,可以減輕妊娠反應,促進食欲,對胎兒的健康成長有好處。但對有些孕婦信奉“多吃水果,孩子將來皮膚好”,因而孕期大量進食水果的做法,婦幼保健的專家明確提出了不同意見。“準媽媽”多吃一些水果是有好處的,但一般來說,孕婦每天攝取500克水果已經足夠。水果除了提供維生素、膳食纖維外,其他營養(yǎng)成分并不多,反而含糖量不少,多吃極易造成熱量積聚,導致肥胖等疾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