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27 10:57:52
莊重、典雅的北京音樂廳內,一位清癯的中年男子疾步走上舞臺。伴著歡快的鋼琴聲,他以低沉、略帶沙啞的男低音從容不迫地唱了起來,動聽的歌聲在音樂廳里回蕩。演唱完畢,臺下1000多名觀眾掌聲雷動。
這是北京聲樂研究所舉辦的“金嗓子科技音樂會”上的一個場面。這位演唱者竟是一個沒有喉嚨和聲帶的人!他名叫趙米杰,今年55歲,北京門頭溝煤礦的調度員。1984年,他因患喉癌做了喉器全切除手術,從此不能說話了。當時,趙米杰感到十分自卑,怕見人,性格也變得孤僻。
1986年,經人介紹,趙米杰來到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所屬的無喉者康復研究會,參加一個專為無喉者舉辦的食道發(fā)聲訓練班。經兩個月的練習,他就能斷斷續(xù)續(xù)地發(fā)聲了。“金嗓子科技音樂會”的一位組織者--北京聲樂研究所嗓音治療室主任吳錕說,我國目前因患喉癌做喉器全切除手術的有4萬多人。為了幫助無喉者重新發(fā)出聲音,從1987年開始,他所在的研究所嘗試用中國著名嗓音科學家林俊卿博士創(chuàng)立的“咽音練聲體系”,訓練無喉者用食道發(fā)聲,取得成功。1987年,他用“咽音練聲法”對趙米杰進行了兩個月的訓練,趙的發(fā)音質量不但有了明顯改善,而且還學會了用食管發(fā)聲唱歌。趙米杰現(xiàn)在已學會了用“咽音訓練法”輔導別的無喉者用食管發(fā)聲說話,辦了7期訓練班,培訓了50多位無喉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