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7 22:34:34
“蝴蝶效應”的含義
一只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卷風。
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并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tǒng)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映,最終導致其他系統(tǒng)的極大變化。
此效應說明,事物發(fā)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非線性,俗稱“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為了預報天氣,他用計算機求解仿真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意圖是利用計算機的高速運算來提高長期天氣預報的準確性。
1963年的一次試驗中,為了更細致地考察結果,他把一個中間解0.506取出,提高精度到0.506127再送回。而當他到咖啡館喝了杯咖啡以后回來再看時竟大吃一驚:本來很小的差異,結果卻偏離了十萬八千里!再次驗算發(fā)現(xiàn)計算機并沒有毛病,洛倫茲發(fā)現(xiàn),由于誤差會以指數形式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微小的誤差隨著不斷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他于是認定這為:“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wěn)定性”,即:“混沌”,又稱“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舉例
1998年亞洲發(fā)生的金融危機和美國曾經發(fā)生的股市風暴實際上就是經濟運作中的“蝴蝶效應”;1998年太平洋上出現(xiàn)的“厄爾尼諾”現(xiàn)象就是大氣運動引起的“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混沌運動的表現(xiàn)形式。當我們進而考察生命現(xiàn)象時,既非完全周期,又非純粹隨機,它們既有“鎖頻”到自然界周期過程(季節(jié)、晝夜等)的一面,又保持著內在的“自治”性質。
“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jié),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卷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蝴蝶效應也是混沌學理論中的一個概念。它是指對初始條件敏感性的一種依賴現(xiàn)象:輸入端微小的差別會迅速放大到輸出端壓倒一切的差別,好象一只蝴蝶今天在北京扇扇翅膀,可能在大氣中引發(fā)一系列事件,從而導致某個月紐約一場暴風雨的發(fā)生。
蝴蝶效應與人生
究竟是什么因素左右了我們的未來?是不是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蝴蝶效應”?
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或許會改變人的一生,這絕不是夸大其辭,可以作為佐證的事例隨手便能拈來。美國福特公司名揚天下,不僅使美國汽車產業(yè)在世界占居熬頭,而且改變了整個美國的國民經濟狀況,誰又能想到該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福特當初進入公司的“敲門磚”竟是“撿廢紙”這個簡單的動作?
那時候福特剛從大學畢業(yè),他到一家汽車公司應聘,一同應聘的幾個人學歷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試時,福特感到沒有希望了。當他敲門走進董事長辦公室時,發(fā)現(xiàn)門口地上有一張紙,很自然地彎腰把他撿了起來,看了看,原來是一張廢紙,就順手把它扔進了垃圾簍。董事長對這一切都看在眼里。福特剛說了一句話:“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就發(fā)出了邀請:“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經被我們錄用了。”這個讓福特感到驚異的決定,實際上源于他那個不經意的動作。從此以后,福特開始了他的輝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改名,讓福特汽車聞名全世界。
福特的收獲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他們下意識的動作出自一種習慣,而習慣的養(yǎng)成來源于他們的積極態(tài)度,這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所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
事實上,被科學家用來形象說明混沌理論的“蝴蝶效應”,也存在于我們的人生歷程中:一次大膽的嘗試,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習慣性的動作,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和真誠的服務,都可以出發(fā)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點,它能帶來的遠遠不止于一點點喜悅和表面上的報酬。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