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5 21:45:51
桐鄉(xiāng)市實驗幼兒園 張茹娟
幼兒園里常常能目睹這樣的情景:兩個孩子為了同一件玩具發(fā)生爭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寧愿自己拿著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讓與別人玩。幼兒的這些行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現。目前,幼兒園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是家庭中眾多成人關懷、照顧的唯一對象,從而養(yǎng)成了它們樂意接受別人的東西,卻不愿將自己的東西讓與別人的行為。作為幼兒教師,應積極利用幼兒園的集體環(huán)境和教育情景來幫助他們學會“與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態(tài),促進孩子社會性發(fā)展。筆者想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抓住契機,激發(fā)分享意愿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玩玩具,發(fā)現少了幾樣;看看書,發(fā)現少了幾本;遇到這種時候,孩子們是如何解決的呢?相信在沒有教育前提下大多數幼兒會為了能占有玩具或圖書而沾沾自喜;更多的幼兒只會用目光或語言求助于教師的協(xié)調。少有幼兒會與同伴協(xié)商:“我們一起玩(看)吧!”。由于教師是幼兒模仿的重要對象,在幼兒心目中有著很高的威信,因此教師通過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是為最好的教育方法。這時老師不妨以一個玩伴的身份向幼兒協(xié)商:“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或者說:“你先看,等會兒給我看,好嗎?”對于稍大一些的幼兒則可以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我們也可利用移情的手段,讓幼兒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感受他人的愿望、情感,從而逐步形成自身積極的、正確的內心體驗。如:有一次,曹問宇小朋友帶來了一件非常好玩的玩具蹦蹦高,小朋友見了十分羨慕,都想玩玩,而曹問宇卻害怕被別的小朋友弄壞,不愿借給他們,孩子們都挺失望,我一看,見正是對孩子們進行分享教育的有利時機。于是,我當著孩子們的面拿過蹦蹦高,對曹問宇說:“這個蹦蹦高現在是我的了,如果你想玩,該怎么辦?”“問你借唄!”他毫不猶豫的回答。“可是,我不借你玩,你現在心里怎么樣。”我擺出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曹問宇想了想說:“好象有點酸。”“那你們大家呢?”“我也有點酸;老師,我的心里有點難受”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曹問宇,你看,小朋友現在心里都和你一樣酸酸的,你知道為什么嗎?”曹問宇不說話了,他拿過蹦蹦高塞到小朋友的手中,大伙兒高興地和他一起玩了起來,孩子們在短時間內接觸到了兩種角色,體驗到了羨慕時的迫不及待、被人拒絕時的失望、與人分享時的滿足感等多種內在的情感,從而擺脫了自我這一中心,提高了自我意識的水平,正如霍夫曼所指出的那樣,移情是親社會行為的推動力。因此,我們成人應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狀態(tài),從而來培養(yǎng)幼兒合作、互助、分享等一系列親社會行為。
二、參與情境,體驗分享樂趣
在集體活動中可充分利用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幫幼兒理解、體驗分享的快樂。如在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為了讓幼兒能充分理解小姑娘的內心變化,對小姑娘自私后的孤獨感及與人分享時的滿足、快樂感能產生共鳴,我在講述完故事后,讓幼兒觀察三副圖中小姑娘的表情變化,并且讓幼兒來表演表情。在表演過程中幼兒充分體驗到了自我意識的膨脹(拒絕小動物)自我意識的克服(失去朋友后的孤獨)與人分享時的快樂(邀請小動物)這一心理變化的過程,同時也明白了分享是快樂的,但必須先得約束自己自私的行為。其次,通過討論來遷移情感,逐步形成幼兒自身的認知。例如組織幼兒討論:小姑娘拒絕小動物時,你的心里怎么想的?(小姑娘真小氣,我有點不喜歡她)如果你是小姑娘,你會怎么做呢?(幼兒都表示邀請小動物們去家里做客;有的還表示分給小動物吃餅干等等)看來孩子們已從小姑娘這一形象中知道了任何好吃、好玩的東西都不應該一個人獨享,懂得了與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當孩子獲得了分享認知,產生了分享情感后,是否就能擺脫自我中心,有了分享行為呢?由于幼兒在感知方面常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擾,所以表現出來的分享行為較不穩(wěn)定;有的孩子則當著老師的面愿意與人互換玩具,而老師一走,他就搶回了自己的玩具,可以說時一種假分享行為,他在與同伴交往中仍難克服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皮亞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體的同伴沖突是兒童發(fā)展視角轉換能力的必要條件,是兒童擺脫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作為老師,我們還是應盡量多給幼兒創(chuàng)造自由交往的機會,鼓勵個別幼兒參與集體活動,啟發(fā)他們互相交流、磋商、協(xié)調,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書和玩具拿出來與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過程中,教師適當培養(yǎng)孩子進行合作。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與人交往的樂趣。當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時,首先要求他們應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們學會考慮別人的需要,形成換位意識,從而克服以我為中心,養(yǎng)成與人合作,共享的品質。在平時,我們處處做有心人,常常有意識地把自己看到的或聽到的一些較有意義的事講給幼兒聽,讓他們一起快樂、一起憂傷,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幼兒也會把家中所發(fā)生的一些高興的事、傷心的事、有時甚至會把晚上做的夢講給大家,讓大家一起感受體驗她當時的情緒。
三、訓練提高,建立分享規(guī)則
為使幼兒的分享行為能夠持續(xù)不斷地進行下去,建立一定的分享規(guī)則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們所建立的分享規(guī)則主要有以下:幾條:
1、平等分享,要做到這一點不大容易。因為這一時期的幼兒交友更多的由利益決定。所以在分享時常會出現一些不平等的分享行為。如:“某某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玩具給他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給你玩。”之類的話。出現這樣的問題,老師可和幼兒一起討論:是不是帶來的分享物只給自己的好朋友?別人想要怎么辦?當別人把自己的玩具給你玩時,你是不是很高興?如果別人不給你玩,你是不是很難過?讓幼兒通過情感的換位,從而理解平等分享的意義。
2、共同分享。當幼兒提出“生日會”或“節(jié)日會餐”的要求時,我們要求幼兒帶來的玩具讓大家一起玩,帶來好吃的東西因應有足夠多的數量,這樣才能達到你快樂、我快樂,大家都快樂的目的。在剛開始實施此規(guī)則的時候,我們先教給幼兒協(xié)商的技巧。:如在與別人一起分享玩具前,要先同別人商量:“我也想玩這個玩具,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我參加這個游戲可以嗎?”在分享過程中,老師要協(xié)調關系,幫助幼兒認同、使用規(guī)則。
3、輪流分享。剛開始使用此規(guī)則時,由于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回發(fā)生一些爭執(zhí)。這是,我們可叫給幼兒先拿到玩具先玩,后來想玩的人可以說:“我也想玩這個玩具,你玩一會兒可以輪給我玩嗎?漸漸地,幼兒學會了協(xié)商,也了解到尊重別人及等待輪換的重要性。輪流分享制度的建立可以幫幼兒解決一些分享中出現的問題,使幼兒在玩具數量少的情況下也能順利實現分享。
4、先賓后主的分享。是指幼兒將自己帶來的玩具先讓別人玩。當然,一開始幼兒覺得很委屈,為什么自己家里的玩具要先給別人玩呢?這是老師可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引導幼兒去思考,“你是否也希望別人先把玩具給你玩呢?這樣幼兒就容易調整自己的行為,與其他人分享他的玩具了。而老師則要對幼兒表現出的先人后己的行為給予肯定,以強化幼兒在今后再發(fā)出類似的行為。先賓后主的分享制度可培養(yǎng)幼兒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學會忍耐的美德。蒙臺梭利增指出:我們無法將“忍耐”的美德教給三歲的幼兒,但是靠幼兒本身在現實環(huán)境中體會卻是可能的。
四、激勵引導,強化分享行為
孩子總喜歡老師的表揚。因此,不管是物質享受還是情感享受,當他一旦有了分享行為時,我們就及時用鼓勵、贊許、獎勵等外部激勵的方法來強化孩子的分享行為,幼兒就會愉快、自尊、滿足,從而加強和維持自己的行為,逐步內化為幼兒自身的意識。所以,幼兒分享行為的形成確實離不開外部激勵。當幼兒能較好地與同伴一同分享玩具或用具時,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如,“你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真大方!”“你們倆配合得真好!”教師贊許的目光、肯定的語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輕撫孩子的肩膀、對孩子親切地點頭、翹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兒受到極大的鼓勵,情緒情感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進一步強化分享合作的動機,愿意更多地、自覺地做出分享行為。而對不太會分享或缺乏分享意識的幼兒,教師要給予適時的引導與指導,針對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建議,如:“你們要按次序輪流玩。”“沒人陪你玩,多沒勁,快去找個朋友吧!”“你給他玩,他也給你玩,不就大家能玩了嗎?”“你跟他說,你搭好了再給我搭好嗎,試試。”“你可以先幫他做事,再向他借書。”或者讓他們體驗一下獨占帶來的直接后果。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幼兒學會關注同伴出現的良好行為,從觀察比較中學會自我調整與辨別,教會幼兒進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表揚。在教師積極的鼓勵和適宜的引導下,幼兒的分享行為與分享技能會逐步而有效地得到提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