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5 22:58:44
現象一:下午離園時,某些家長一接到孩子,就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白開水或各種飲料讓孩子喝。
現象二:早上入園時,個別家長來到我們面前說:“老師,麻煩你讓我的孩子多喝點水。”
出現以上現象,無疑就是家長覺得孩子在園飲水量不足。其實,我們平時經常提醒孩子們喝水,但這個提醒的作用有多大呢?我悄悄地觀察了幾天孩子們喝水的情況:如果老師不提醒,孩子們很少喝水。如果老師提醒,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潤潤嗓子;有的孩子喝兩三口水;有的孩子能喝半杯水;有的孩子能喝一杯水;還有的孩子接了滿滿一杯水,卻只喝了一兩口。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質。俗話說“小寶寶是水做的娃娃”,年齡越小身體含水量越高,幼兒身體中的水分約占其體重的70%~80%,如失水量達體重的10%以上就會危及生命。5~6歲的幼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80~100毫升的飲水量。當然,這并不是說每天要孩子喝十幾杯水,孩子平時吃的牛奶、蔬菜、水果和米飯等食物中均含有水分,補充了幼兒需水量的60%~70%,還須靠飲水來補充剩余的30%~40%。為了讓幼兒認識到水對人體的重要性,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水習慣,本人對中班幼兒的飲水習慣作了一學期的研究,認為要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飲水習慣,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重視、共同配合。
一、提供飲水的便利條件與良好環(huán)境
在幼兒園內,每個班級要配備一個保溫桶,內盛溫度適宜的溫開水,每個幼兒配備一個專用的、定期消毒的杯子,保溫桶和杯子放置的高度以方便幼兒取拿為宜;在飲水區(qū),布置一些與飲水相適應的環(huán)境,來提高幼兒對飲水的興趣。
例如:把飲水區(qū)布置成酒吧或休閑茶館,讓幼兒可以與好朋友一起坐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一邊聊天一邊喝水,讓喝水融入到幼兒的游戲中去,使幼兒喜歡喝水。
二、定時喝水,保證喝水量
幼兒的特點是興奮過程強于抑制過程,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喜歡做自己的事情。一玩起來,吃飯、喝水、大小便,什么都顧不得了。所以,每天要安排幼兒定時喝水的時間。早晨起床后,要定時讓孩子喝水,因為,夜間幼兒體內在不斷地新陳代謝,起床后需要補充水;而且起床后喝水還能促進胃蠕動增強食欲,對幼兒吃好早餐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早餐與午餐之間有三個半小時,是幼兒活動量最大、消耗體能最多的時間,這段時間要讓中班年齡段的幼兒定時喝水一次,午睡起床后要定時給幼兒喝一次水,到吃晚餐前還要給幼兒喝一次水,晚餐到睡覺之前幼兒四個小時的時間,這段時間應讓幼兒喝兩次水。每次喝水不少于150毫升,每天保證喝水1600毫升至1800毫升。但是有的幼兒在定時喝水時只喝少量的水,為了保證幼兒的喝水量,教師可以在幼兒的茶杯上刻上刻度(150毫升),規(guī)定幼兒每次喝水量必須在刻度以上。(剛開始老師應親自監(jiān)督,幼兒適應后,可以讓幼兒互相監(jiān)督,慢慢地幫助幼兒養(yǎng)成自覺的行為。)
三、結合實際,隨渴隨喝
在培養(yǎng)幼兒定時喝水習慣的同時,還不能忽視培養(yǎng)幼兒隨渴隨喝的習慣。由于氣溫不同,幼兒活動量大小不一樣,飲食結構、身體狀況也不一樣,定時喝水未必能滿足所有幼兒對水的需要,他們隨時有渴的可能。所以,在幼兒活動中、游戲中要提醒幼兒結合實際,隨渴隨喝。為了讓幼兒自己判斷是否缺水,我還特別教幼兒學會觀察小便的顏色,如看到自己的尿液呈茶色或深黃色,就會知道自己飲水量不夠,“上火了”,便會主動去喝水;如尿液呈淡青色,證明飲水量過大,就知道適當控制飲水量。為了讓老師了解每位幼兒每天的飲水量
是否適當,我采用了“喝水插卡”的方法,首先選取了各種材料為幼兒設計出不同形式的插卡記錄方式,有的用煙盒粘成三列火車,每位幼兒一節(jié)車廂來放卡;有的用布縫制成記錄袋……幼兒每喝一杯水,就插一張記錄卡。記錄卡用兩種顏色來區(qū)分上下午。這樣,每個孩子一天喝了幾杯水,老師、家長一目了然。
此外,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喝水習慣,還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幼兒喝水時,要教育他不要玩水,以免水灑落在桌面上、地面上,要一口一口地喝,不要太急,不要說笑。
2、.飯前、飯后1小時之內不喝水。小兒消化液中各種消化酶的功能和數量一般比成年人要差。飯前、飯后飲水會稀釋消化液,進一步減弱消化液的功能,長期如此可以導致消化不良。此外,飯前飲大量的水會使小兒產生飽脹感,減低食欲,影響正常的飲食,長期如此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
3、不能邊吃飯邊飲水或吃水泡飯。吃飯時飲水也會稀釋消化液,更糟糕的是,邊吃飯邊飲水或吃水泡飯常常會使食物得不到充分的咀嚼。我們知道,食物消化的第一個過程就是咀嚼。只有得到充分咀嚼,粉碎的很細的食物才容易消化吸收,但吃飯時飲水或吃水泡飯時,較大塊的食物還沒有被嚼碎就滑進了消化道,這實際是加重了消化道的工作負擔,并影響了消化吸收。
4、睡覺前不喝水。小兒腎臟功能較成人差,一般夜間還會有排尿出現,這是腎臟在完成白天沒有完成的工作。如果睡前飲大量的水,只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并影響小兒的睡眠。
5、幼兒劇烈運動后不要馬上喝水。劇烈運動后幼兒心臟跳動加快,喝水會給心臟造成壓力,容易產生供血不足,所以,大量活動后一定不要馬上喝水。
6、不能用飲料代替喝水。當今,各種飲料數不勝數,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喝到水,就大量購買各種飲料。這種做法對孩子的健康是沒有好處的,會使孩子更不想喝水,何況有些飲料中還含有對孩子生長發(fā)育有害的糖精、防腐劑等。白開水是最適合孩子飲用的。水果、蔬菜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維生素,但是它們不能代替水,所以在給孩子豐富的水果、蔬菜的同時,一定要保證孩子的飲水量。
要使幼兒養(yǎng)成喝水的好習慣,最好要形成合理的生活制度,促進幼兒在大腦中建立相應的條件反射。為了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家長、教師不必端著杯子追著孩子去喂水,而應讓他自己喝水。所以,在幼兒園,水杯要放在孩子取放方便的位置,保溫桶安放的高度要適合好的身高,水龍頭要好關好開,水溫要適合;在家里,最好也準備一個孩子能自己接水的安全容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