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17 00:04:49
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要風有風,要雨有雨。和自己的童年相比,常令我羨慕得咂舌。尤其我們幼兒園的孩子,大都家庭物質條件相當優(yōu)越,豪宅、名車不足為奇。然而,羨慕之余,我卻又有種淡淡的憂慮,也許是杞人憂天,但作為孩子們的老師,我不由自主地就考慮著他們的未來。
——沒吃完的肉蛋魚蝦悲哀地躺在垃圾桶里……自己怎么糊里糊涂成為“剩菜”了呢?要是在偏遠的農村,自己該是多么身價百倍,該有多少雙眼睛盯著自己,而口水悄悄咽下肚子?
因為我們這些孩子從沒嘗過吃苦和饑餓的滋味呀!
我給班上的孩子們定了一個規(guī)矩:盤中的飯菜不允許剩下;第一盤吃干凈了,根據自己情況再盛。這樣不僅利于節(jié)約,也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防止孩子偏食、挑食。有的孩子邊嚼著不愛吃的菜,眼淚邊在眼眶里打轉,我的心軟了!可是,孩子,老師不能讓步。為了你的將來,吃點苦吧——如果這也算“苦”。
興趣課報名的時候,出于新鮮,孩子們熱情很高?蓭追聛,有的孩子退縮了。練琴,手指疼;練畫,還得洗筆、刷盤;練舞蹈,腿疼。我專門和孩子們談話,讓他們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吃苦,“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把刻苦練習,進步明顯的幼兒樹為榜樣,讓孩子們知道,多付出一分努力,就多一分進步。于是,孩子們都堅持了下來,并且嘗到了成功的甜蜜。
可是,光老師的努力并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在元旦那天舉行的“齊林杯”兒童繪畫大賽中的經歷,讓我意識到這一點。
大概組織者沒想到會有一千多名幼兒報名參賽,準備顯得倉促。那天天氣又特別寒冷,開幕式在室外舉行。我的腳凍得生疼,只好不停地跳著。大人們在自己冷的時候自然要想到孩子。其實孩子們大棉襖、小棉襖、棉褲、棉鞋的穿著,都搖頭說不冷。比賽要開始了,主持人要求家長退后,由老師帶孩子入賽場,但很多家長仍舊跟著。有的孩子因為父母不跟著,再加看到這么擁擠的場面,竟哭起來。我們的孩子因為平時寄宿,離開家長慣了,表現得很好。
我?guī)Ш⒆觽兩先龢琴悎。沒想到,里面連張桌子也沒有,未經處理的水泥地面粗糙不堪,孩子們就趴在地上畫,身上、紙上全沾滿了土。唯一說得過去的是有暖氣,不覺得冷。孩子們不知道挑剔什么,專注地畫著。過了一會兒,有家長陸續(xù)進來了,幾乎每人看到這幅情景的第一句話就是:“怎么在地上畫?”我勸慰家長:“既然來了,畫完再說。就讓孩子吃點苦吧!”家長們盡管心疼,但表示理解,耐心地在一旁等孩子畫完。
不知是哪個學校、哪位孩子的媽媽,大概在外面聽說了賽場的情況,怒氣沖沖地上來了,邊聲音很大地說:“這成了干啥了?孩子哪吃過這種苦?……”她走到自己孩子面前,一把拉起孩子,“走!跟你老師說,退錢!”孩子很尷尬,老師也很尷尬,誰會料到呢?
孩子們畫完后,我?guī)退麄兣拇蛑砩系膲m土,結果搞得自己也滿身、滿手都是。我的心情是復雜的,一方面,責怪組織者考慮不周,準備倉促,降低了活動質量,辜負了一千多名兒童及其家長的期望;另一方面,那位家長的表現也令我想到很多。家長用終止孩子的比賽來對組織者表示抗議,是對自己孩子權益的一種維護。但從教育孩子的角度講卻又欠妥。條件雖粗陋,但還未到難以忍受的地步,也算不得多“艱苦”,讓孩子鍛煉鍛煉又何妨呢?
記得有家長要求我們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不知道家長如何理解“吃苦”二字。真要讓孩子“吃苦”了,首先心疼的恐怕又是家長了。
我們要把下一代培養(yǎng)成創(chuàng)業(yè)者、接班人,而非敗家子、寄生蟲。創(chuàng)業(yè)都是艱辛的,吃點苦恐怕利多弊少吧?人生無坦途,誰又能保證生活永遠如此富足呢?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的孩子們又將如何面臨逆境、應對不測呢?為了孩子的將來,讓他們吃點苦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