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17 00:05:44
說謊往往被人們視為一種惡劣的品質問題。但對于幼兒來說,“說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質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心理發(fā)展特點來分析,幼兒無意說謊大致可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滿足愿望的心理
幼兒有時會把幻想、愿望與現(xiàn)實混合在一起。他們?yōu)榱藵M足某種理需要,常常無意識地和不自覺地“說謊”,這與品德行為無關。如一幼兒在電視上看到海邊的孩子玩得非常開心,就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繪形繪色地說自己在大海邊玩得多么開心。面對這種“美麗的謊言”,教師不能簡單責備,而應給予正確引導?蓪χv“大海”的孩子說:“老師知道你很想到大海邊去玩,可現(xiàn)還沒有去過,對嗎?”在孩子意識到并點頭承認后,再作鼓勵:“你講大海講得很好,今后你一定會有機會去大海邊玩的。”
二、理解性心理錯覺
幼兒常因認識不足和理解錯誤產生心理錯覺,用想像的情節(jié)代替記憶不確切的情節(jié)。于是便出現(xiàn)了“說謊”現(xiàn)象。例如,有的幼兒在園里做了錯事,老師教育說:“你做錯事是不對的,以后注意改了,就同樣是好孩子。”幼兒聽到“好孩子”這樣詞語,往往會把它當成“表揚”,回家就高興地報告給爸爸媽媽,說:“老師今天表揚我了,說我是好孩子!”這種情況就是由于幼兒缺乏經驗而產生的理解性心理錯覺。
有的幼兒不理解某些概念的真正內涵,往往不自覺地“說謊”。例如,有的幼兒在家看過爸爸媽媽和朋友打撲克、下象棋,就對老師說:“我會打撲克,也會下象棋。”其實,他只不過是會模仿大人的樣子,并不理解這類活動的真正含義。對于這類認識不足和因理解性心理錯覺而產生的“說謊”現(xiàn)象,教師應采用適當方法讓幼兒明白事理,幫助他們理解有關概念的真正含義。
三、自信眩的萌動
幼兒由于理解問題的簡單化和不善于分辨想像與現(xiàn)實,往往不切實際地說“大話”,夸“海口”。例如,在運動會前挑選小運動員時,教師問:“咱班誰跑得最快?”結果全班幼兒都爭著舉手說:“我跑得最快!”這是幼兒自信心的萌動。教師切不可將此視為“說謊”“吹牛”,對孩子的積極性應當加以保護。當然,不能讓幼兒的這種自信心只停留一種幼稚可笑、盲目幻想的低水平上,而應在注意保護、鼓勵的同時,給予積極的引導,讓幼兒逐步學會客觀地看待自己所想所說與現(xiàn)實的差距,懂得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必須從小好好學習的道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