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綜合性論文 > 正文

第3章新幼兒教育目標

來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2009-07-17 11:50:32

說兩句

  在一個嫌貧愛富的社會里,價值的唯一取向是金錢,難免父母對兒女的期待也會錯誤地以為“將來你要能賺很多很多錢喲!”就是唯一的教育目標了。有了錢真的會幸福嗎?試問那些自殺、坐監(jiān)、酗酒乃至“剪斷三千煩惱絲”看破紅塵而出家棄世的人,有幾個是為了窮”字?因此,我們在談到孩子教育目標之前,大人們也該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了。

  如果你對他們教養(yǎng)的方向仍只是朝“錢”看,恐怕他忙忙了一輩子,縱然有了億萬家財,也不過是較大的錢奴,未必是你和他的幸福!嬰幼兒教養(yǎng)的目標

  在蒙氏科學的新教育下的兒童,他們未來的幸福人生該是如何的一個遠景,我們可以用簡單通俗的話語來表示:“有出息”、“更聰明”、“?鞓”,經(jīng)我們四年來在臺北“蒙特梭利實驗兒童之家”的調(diào)查,這也正是大部分家長對孩子一生的希望。

  如果你的孩子夠聰明,他會自動去適應(yīng)環(huán)境;先求生存,次求發(fā)展;能夠立足社會,自然就能開拓前途,有出息了(至少不會讓父母時時操心,終生掛慮)!更進一步說,如果先讓你的孩子“愛學習”、“肯研究”,就能“更聰明”,自然他會喜愛工作,欣賞異己,胸容萬物,造福人群,只要心無煩惱,也就會“?鞓”了。

  前面我們曾說明孩子的智力和習性,隨著大腦的成長,在六歲以前,幾乎已經(jīng)定型了。因此,在六歲以前我們就應(yīng)朝著這些能讓他幸福的“遠景”去培養(yǎng)。

  更聰明

  所謂“聰明”,就是耳聰目明。通常是指視聽敏銳,見解正確,博覽多聞,言語清楚,而且能舉一反三,否則就是平庸之材,等而下之,便成愚劣了。

  所以說,蒙特梭利的科學教育理論,就從感官練習開始,把握孩子各項官能的敏感期,適時地、多次地、多樣地來誘發(fā)孩子感官的潛力,使之更“精確敏銳”。此外,孩子在學校和家庭“預備過的環(huán)境”當中可以由各種事物的形狀、顏色、質(zhì)料、性質(zhì)……而得到:

  (1)明明白白的認知,

  (2)清清楚楚的辨識,

  (3)發(fā)現(xiàn)其間的差異,

  (4)歸納它們的類序,

  (5)分析其中的關(guān)系,

  (6)舉一反三的推理。

  也就是由耳聰目明,提升到心智慧敏的階段。當然這要靠老師的啟發(fā)和父母的誘導,尤其是家庭與學校密切“配合設(shè)計”和“聯(lián)合行動”的計劃教育,才能使你的孩子得到充分的智力啟發(fā)。除開直接的智力開發(fā)之外,同時要培養(yǎng)孩子打開智慧之門的習慣和性格。也就是“敢嘗試、喜探索、愛學習”的習慣,和常常發(fā)現(xiàn)問題,喜歡追根究底的性格,遇到這樣的“可造之材”,老師固然要不厭其煩地解答,父母也要不怕孩子打破沙鍋問到底的麻煩,應(yīng)該耐心地去滿足孩子這些智性活動的需要。這樣經(jīng)過學校和家庭由淺入深訓練,你的孩子會隨著他的年齡增加,一天比一天更聰明。在感官練習的同時,孩子的“語言”和體能活動,也需要更多的刺激和引誘,因此我們也要不失時機地誘導他們這兩方面的發(fā)展。

  就頭腦的成長來說,這三種練習,都是刺激大腦成長的來源,而且在三歲以前,最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因為“語言”能幫助小孩和大人溝通,引起大人更多的注意和反應(yīng)。“運動”由爬到站、走增加了他的活動領(lǐng)域,也逐次建立了“獨立”和“自信”;同時,這對于孩子的大腦和腦下垂體,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有出息

  所謂“有出息”,通常我們是指一個人,至少他對“事”有見解,遇“責”能擔當,具備這兩項品性就不會人云亦云,不知好歹,毫無作為。這類人在小的時候,他會依其所好,選擇玩具或玩伴。稍大之后,他會是學校的隊員,團體的中堅。也許可能他做得多也錯得多。但他肯認錯,肯改進,見到旁人有困難,他會自動伸援手,同學、親友也信任他和他通財。這樣的人長大之后,縱非國家棟梁之才,也是世上獨立之士,他可以成家立業(yè),而且會過一輩子小康的日子。遇有機會,他可以“時來運轉(zhuǎn)”,依附潮流,發(fā)達一番,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是指這類人說的。

  但如果自小就被爺爺奶奶背大抱大,呵護得像溫室的小花,母親看到幼稚園的老師抱他在鋪有高級地毯的地方,替他換尿片,就慌著要幼稚園為他小孩買個護理臺,說地毯上有細菌。下雨天當然留在室內(nèi),有太陽也怕孩子曬,快要兩歲了,兩只小腿還是彎彎的,走起路來總趕不上一般年齡的小朋友,一天到晚總是哭兮兮地要老師抱;更有的媽媽不放心,常打電話來吩咐教師別忘了在奶粉中多加點速健之類的,這樣過度受呵護的孩子,連體能都沒有得到正常的成長,如何期望他將來“有出息”?要知道對于依賴、庸懦成性的人,財神和福星是不會把你燒的香、積的德,轉(zhuǎn)到他的名下的。假若,你能自小從生活訓練上,要小孩自己拿奶瓶(六個月就可開始),自己洗手,自己用湯匙吃飯(十二、三個月就可以訓練了),甚至于幫你做些家事(三歲就可以開始),只要他能力所及和不讓他受到傷害,就盡量要他幫點小忙,替你做點小事,縱然弄糟了、做錯了,也不要責怪他。經(jīng)常讓他獨立完成一樁事,并適當?shù)赜枰再澝篮透兄x,慢慢地孩子會從生活的獨立中,培養(yǎng)出自信和負責的德性。這樣的孩子,長大后自然會有出息,不用父母操心。所以培養(yǎng)孩子能獨立,能擔當,“讓孩子比你更強”,遠比買“速健”給他們吃要有保證得多。

  常快樂

  快樂是幸福的感受。而快樂的性格,也不是光靠遺傳因素,就可以讓你的下一代無憂無慮,坦蕩幸福地過一輩子。

  所謂“?鞓”,是指一個人,遇事不悲觀,不但有安貧樂道的品格,而且也有不叫苦,不怕難的精神。這樣的人,也常會有“富貴不能淫”的操守。如果再像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中所說的“具有一點幽默感”,讓別人也能分享他的快樂,那就更完美了。?鞓返男愿,也是需要自小就開始培養(yǎng)的。而培養(yǎng)你的孩子一生快樂的性格,是要幫助他。

  (1)喜愛工作──蒙特梭利說,“工作是人的特性”,

  絕大多數(shù)的動物,沒有這種“特性”。大人們因為“工作”帶來成就感,活得有希望;小孩每天不停地忙碌,是在做他成長的“工作”。能夠喜好工作,生活就絕沒有“無所事事”的苦惱,反而會有“享受成就”的感受,神經(jīng)病理學家也認為,一個喜愛工作的人,必然是一個正常的人,也是一個快樂的人。讓孩子養(yǎng)成喜歡工作的習性,就是從小鼓勵他去工作,尤其是幫助你做點家事,完成以后示以適當?shù)募卧S,他不但會有成就感,而且非?煳。當然在最初開始,你得要斟酌他的能力,防止他的失挫。譬如要他幫你拿碗,最好拿打不破的碗給他拿。如果想培養(yǎng)他從失敗中重新再來的性格,得要經(jīng)過精心設(shè)計,以免弄不好,使他的小心靈受到挫折或產(chǎn)生罪孽感。

  (2)培養(yǎng)他們樂于助人的習性──“助人為快樂之本”。曾經(jīng)有一個靠領(lǐng)政府社會救濟金生活的老人,將他多年積蓄的一萬塊錢,接濟了更需要的人。如果你的孩子也肯“施舍”,能夠像這樣一位“濟人之急”的老人一樣,那更可以“其樂似神仙”了。

  (3)培養(yǎng)孩子“守分際、無奢欲”的操守,讓他一生胸懷坦蕩,無憂無慮,自然防止了不愉快事的發(fā)生。

  (4)培養(yǎng)他美化生活的才能,使他的生活不刻板,不枯燥,而且能欣賞或創(chuàng)造美的境界,那豈不更快樂。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shù)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