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網(wǎng) 2009-07-19 18:14:47
上大學的時候讀的是教育專業(yè),十七八歲的女孩子,面對教育理論、兒童心理,總覺得十分枯燥;想想那些千奇百怪的孩子,心里早沒了耐性。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覺得終于有了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也才終于體會到什么是做母親的耐心與細致。就拿讓寶貝“分床而睡”的問題,就經(jīng)歷了迂回曲折的漫長過程,但其中的煩惱快樂大約也只有做了母親的才能體會。我兒子豆豆今年5歲了。早在他尚未出世之前,我就下決心要從小培養(yǎng)他獨自睡覺的習慣,并煞費苦心地、樂此不疲地、挺著大肚子艱難而滿懷希望地布置著寶寶的私人天
地,還興奮地向人訴說我的計劃,朋友們都說我好像是在播種實驗田,憧憬著豐收的喜悅。但還是事與愿違,由于剖腹產(chǎn)、產(chǎn)后奶水不足,更由于自己的懶惰,種種原因使得豆豆一直跟我同床共枕。為此老公直呼上當:“怎么生了個第三者?”
其實,隨著豆豆一天天長大,我時時萌發(fā)讓他分床睡的念頭,但通過觀察和旁敲側擊的詢問,總感到時機不夠成熟。豆豆屬于比較敏感的孩子,而且天生覺少,能讓他多睡一會兒是我最大的心愿。我擔心獨睡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質量,所以一直對他采取了寬容、安撫的策略。這樣一直持續(xù)到豆豆快4歲時,終于機會來了。因為搬家,我們又要布置新居了。當我告訴豆豆不久他可以有一個自己的房間時,他興奮極了,迫不及待地拉著我去看新房。這一次,我干脆讓豆豆參與布置自己的房間,從墻壁顏色、地板花色、家具樣式(尤其是床),到床頭燈具、圖片照片種類與貼放位置,乃至床上用品的選擇,都讓他有絕對的發(fā)言權。看著他興致勃勃的樣子,我心中也在籌劃著、期盼著,就好像垂釣者在魚鉤上放好魚餌,就等魚兒上鉤了。那段時間里,豆豆最愛說的話題是“我的屋子”、“我的小床”……“自我意識”極度膨脹,加之這個年齡段孩子本身發(fā)展過程中對“自我”認識的增強、“獨立”意識和能力都在不斷提高,豆豆已經(jīng)在從內心到行動上接受并掌控了他的小屋。這其間還有一件事。一個十分巧合的機會,我們購物時,豆豆發(fā)現(xiàn)了一個玩具熊,恰巧是他喜愛的綠顏色,而且小熊的白白的肚子用手一按就可以發(fā)出柔和的亮光。豆豆不斷反復地把它按亮、按滅,享受著發(fā)現(xiàn)的樂趣。他一反常態(tài)地要求我給他買下這個布玩具(平時他只要汽車、恐龍、奧特曼等帶有十足男孩子特征的玩具),并且說:他就是我的抱抱熊,有了他,我就再也不怕黑了。好了,萬事俱備,但此時我仍沒有對他明確地提出“獨自睡”的要求,我害怕這會成為他的心理負擔。搬進新家的第一個晚上,豆豆早早就準備上床了,他把床頭閱讀燈打開,并把要看的書放在枕頭上,他的小熊坐在床頭柜上。“媽媽,快來,這是咱們的新床,快上來講書吧!”好了,一切就要開始了,我們講完書,關上燈,又說了會兒話,我試著說了一句:“要是我夜里不在你旁邊,你怎么辦呢?”豆豆一下子靠緊我,“你干什么去呀?”我摟著他:“我可能有點事。”“那你是不是就在大房間?”“對!”我肯定地告訴他。大概是困了,不久他就睡著了,我輕輕地下了床,替他把被子蓋好,又在床邊擋好椅子,躡手躡腳地出了房門,我沒有把房門關上,也沒有給他開夜燈,因為他沒有開燈睡覺的習慣。等到我躺在大床上時,夜已經(jīng)很深了。在此之前,我去了豆豆的房間無數(shù)次。老公怪怪地說:“是你不習慣了吧,神經(jīng)兮兮的!”還真是,這一夜,一邊是連綿不斷的鼾聲,一邊我要豎起耳朵聽著那屋的動靜,我徹底失眠了。往常擁著兒子睡覺的時候,經(jīng)常是說著說著話,他沒睡著我先睡著,那叫一個踏實。現(xiàn)在呢?真有點自找苦吃!輾轉反側、又床上床下的折騰,大概到了天快亮,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朦朧中覺得腳下有什么東西在動,坐起一看,豆豆不知何時蜷縮在我們腳下,像小貓一般睡得正熟。我輕輕抱起他,放在我們中間,終于,我踏實地睡完了剩下的覺。第二天清晨,我問豆豆:“你怎么跑這兒睡來了?”豆豆說:“不是你先跑來的嗎?”好嘛,原來他以為我一直跟他睡在一張床上呢!這層窗戶紙就還讓它粘著吧。以后的日子里,豆豆睡前必然說:“今天你可別跑了。”我只是說:“我試試看吧!”他不置可否也就睡著了。到了天快亮時,必然還會像第一天一樣,光著腳跑過來,把自己團做一團,倒在我們腳下。我觀察著他,同時也詢問了幼兒園老師,豆豆的表現(xiàn)沒什么異樣。我放心了。心里開始盤算怎么去捅那層窗戶紙。同時,為了解決他中間醒來的問題,我試著稍稍推遲了他睡覺的時間,另外,晚上的室外活動加大運動量,這樣一來還真奏效,他果然一周中有2、3天一覺睡到了天亮。“哎呀,你可真棒!居然能一個人在自己房子里睡整個晚上!”我不失時機地贊揚他。他得意地看著我:“有什么呀!你小時候能嗎?”“好像比你差點兒。”“對了,可能因為你是女孩。”他還挺能替我找借口。有了幾次成功的經(jīng)驗,我問他:“你自己睡,害怕嗎?”“有什么可怕的呀?不都睡過了嘛!再說,你不就在大房間嗎?”
從此,歷時兩個月的“和平演變”結束了,當然這以后也出現(xiàn)過反復,諸如身體不適、睡前看了刺激性的碟片、打雷下雨等時候,他會有些賴賴的,我會答應他的請求,給他些例外。另外,睡前講故事,并陪伴他一直到睡著;夜里臥室門開著,仍然沒有變,安全感對任何人都是需要的。但大的格局已經(jīng)形成,這個結果和過程我們大家都很滿意。豆豆分床睡的過程有些復雜、歷經(jīng)的時間較長,但他卻使他們班其他小朋友的家長受益匪淺。豆豆參加了一次題目為“獨自在家”電視節(jié)目的拍攝(這也是一種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活動形式)其中有個鏡頭是早上起床,收拾房間。節(jié)目播出后,有小朋友的家長說:“我們家孩子看到豆豆在自己的房間睡,也要求擁有自己的床、或搬到自己的房間。”這真應了那句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磥恚袝r候看似困難的事,其實并不復雜,難得的是了解你的孩子,平和心態(tài),在不違背大原則的情況下,順其自然,并抓住時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