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28 17:58:07
背景分析:
活動中,孩子們時常會隨興所致,張口就問,冒出許多充滿童稚的提問。他們提的問題有時很簡單,有時很有趣,有時又會令人難堪、無言以對。作為老師,面對孩子的疑問,如采取隨便敷衍幾句,或吹胡子瞪眼,顯然不是明智之舉。殊不知,對于不懂的問題,疑問是一種明智;對于未知的事物,探求是一種才智。兒時的好奇好問,若得到順利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就會化作強烈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明智的教師不僅應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耐心、認真地回答孩子的提問,而且還應鼓勵孩子提問、啟發(fā)孩子提問,抓住許多契機,隨時隨地地引導孩子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從而燃起孩子心中求知的欲望,獲得成功的體驗。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畫、折、剪等多種方法制作紙蝴蝶,進一步感知蝴蝶色彩鮮艷、圖案左右對稱的形式美。
2、積極、主動地進行操作,逐步養(yǎng)成細致、獨立的操作習慣。
3、感受參與藝術活動帶來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課前認識蝴蝶色彩鮮艷、圖案左右對稱的形象。
2、材料準備:紙、剪刀、油畫棒、漿糊。
過程與評析:
老師剛示范折完紙蝴蝶,小朋友們正欣賞著老師的成功之作時,冷不防有人冒出這樣一句話:“老師,這只蝴蝶怎么沒有兩根觸須呀?”發(fā)問的不是別人,正是班上的小淘氣辰辰。
辰辰這一棒可把老師給打悶了,令老師措手不及。孩子們毫不顧及老師的窘態(tài),在底下嘰喳議論:“哎呀,沒有觸須可有點不像蝴蝶呀!”“對的,要是有兩根觸須,這只蝴蝶就更像了”。……孩子們個個都睜大眼睛等待著老師去解決他們提出的疑問。
。ǔ匠降馁|疑,使孩子們所熟悉的蝴蝶形象再一次清晰。于是他們小聲議論著表示贊同辰辰的意見,期待老師的解釋)。
老師停頓了一下,思考著如何應付孩子們拋給她的難題,終于老師笑著開口了:“老師在做的時候沒有想到,你們能想到很好,但更重要的是想辦法做出蝴蝶的觸須,你們可以自己動腦筋,不過先要把老師教你們的蝴蝶折出來。”
。ɡ蠋煱押⒆觽儝伣o他的難題巧妙地拋還給了孩子)。
辰辰對老師的回答似乎不太滿意,嘴里不停地嘟噥著:“沒有觸須不像蝴蝶,我要做一只有觸須的蝴蝶”。
。ǔ匠降暮脛傩膹倪@句話中我們完全可以領略到,他堅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出有觸須的蝴蝶)。
老師摸摸辰辰的腦袋說:“好呀,你可以試試,老師和你一起動腦筋好嗎?”
(老師對辰辰的想法及時給予了鼓勵)。
五分鐘、十分鐘……好多小朋友按老師的范例折出了紙蝴蝶,紛紛把玩著自己的作品。
。ê⒆觽兠鎸ψ约旱慕茏,玩還來不及,看模樣早把蝴蝶有觸須的事給忘了,也可能覺得制作紙蝴蝶觸須太難了,選擇了放棄)。
而辰辰呢,卻跑到了老師跟前問:“老師,你想出來了嗎?”真沒料到他竟還惦念著那兩根觸須!老師反將一軍:“沒想出來,那你呢?”
(老師將探索的空間留給了辰辰,讓辰辰自己去思考、動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再過一會兒,我會想出辦法的”。
。ǔ匠降幕卮鹗肿孕,像在宣言他馬上就會成功的)。
辰辰繼續(xù)研究著自己手中的作品,那份專心實在讓人難以相信會是平時最想偷懶的辰辰。不一會兒,辰辰找來了漿糊,準備用這一材料來粘貼觸須,可由于觸須太細,一粘上去馬上就掉了下來,粘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辰辰放棄了這一方法,又冥思苦想起來。
。ūM管制作紙蝴蝶觸須的過程充滿障礙,可辰辰的潛意識里卻產(chǎn)生了一種不屈服的情感,他沒有放棄,也沒有請求別人幫助,而是耐心的嘗試著、思考著去尋求制作紙蝴蝶觸須的方法。說明辰辰具有較強的堅持性)。
突然,辰辰象開了竅似的轉過頭對我說:“老師,請你給我一根穿著線的針好嗎?”老師滿足了他的這一要求,并關注著他使用這一工具的安全,期待著他的成功。只見辰辰小心翼翼的將觸須和蝴蝶用針縫到了一起,并將線頭繞來繞去,小臉漲得通紅,弄得手忙腳亂。
(辰辰通過自己的思考,較快地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經(jīng)驗——使用材料(針、線)來解決難題,說明他對完成這項任務傾注了太多的努力,極力取得最好的成果。)
老師忙上前問:“是不是想打個結?”辰辰點點頭,老師拿過他的紙蝴蝶,把掛在外面的兩根線頭打個了結結實實的結。
(在孩子真正無法解決的困難面前,教師以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xiàn),及時給予辰辰幫助)。
“看呀,蝴蝶的觸須出來了!”辰辰抑制不住內心激動興奮之情,高舉手臂歡叫起來。他手里有一只與眾不同的蝴蝶,隨著他手的揮舞,桔黃色的蝴蝶上下飛舞,那兩根細細的觸須也隨之飄動,竟如活的一般。
。ǔ匠襟w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辰辰,你成功了!”望著他手中栩栩如生的漂亮的紙蝴蝶,老師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辰辰,你這只蝴蝶最漂亮了,能教我嗎?”孩子們紛紛圍攏過來。于是老師將全班孩子集中起來,請辰辰介紹。辰辰樂滋滋地瞧瞧老師,瞧瞧手中的蝶蝶,又瞧瞧全體小朋友,開始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新成果。
。▽τ诔匠降某晒Γ處熃o予了肯定和鼓勵,并及時引導辰辰向全班小朋友介紹自己的經(jīng)驗,這樣既滿足了幼兒交流觀點、想法的欲望,又為幼兒提供了同伴間相互交流經(jīng)驗、分享快樂的機會,同時也提高了辰辰的語言表達能力)。
反思: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對待幼兒的疑問,不應該采取消極反對的“一棍子打死”的方法,而應承認、尊重孩子的觀點,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探索獲得成功的經(jīng)驗。因為一個聽別人告知獲取的經(jīng)驗和自己動手獲取的經(jīng)驗所得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在這里,教師充當?shù)闹皇且粋支持者、觀察者、合作者,是幼兒成功經(jīng)驗的分享者、欣賞者。
而案例中的幼兒辰辰是一個具有敏銳觀察力,具有一定堅持性、創(chuàng)造性的幼兒。生活經(jīng)驗告訴他蝴蝶有兩根觸須,所以,他不滿足老師的“成功之作”——沒有觸須的紙蝴蝶,而是著手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更漂亮、更完美的蝴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他始終貫注于這一創(chuàng)造內容,對這一內容頻頻發(fā)生疑問,不輕易放棄努力,致力于探索中。就是那么一股韌勁使辰辰堅持到底,獲得了成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