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語言表達 > 正文

親子之間互相模仿更和諧

來源:來自網絡 2009-08-05 23:16:06

說兩句

  導讀:親子之間應該多些深入交流,二彼此之間的模仿就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在和諧的氛圍中,促進親子的融洽。

  孩子們從一出生就開始模仿大人,在學習中形成自我。那么父母呢,在孩子模仿你們的過程中,你是不是也可以有所收獲?

  當你喂小寶寶吃飯時,把小勺遞到他面前,寶寶自然地張開了嘴,等著品嘗美味。那么你呢,你的嘴是否也張著?你們倆誰先張開嘴?到底是誰在模仿誰?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艾普?迪葉特斯特輝解釋說:“在4/5的情況下是孩子看到伸過來的勺子后先張嘴,然后父母才模仿孩子的動作;余下1/5的情況是父母先演示,孩子再模仿。”

  這個簡單的喂飯的例子說明了,模仿不是單向的,模仿其實可以理解為父母和孩子間的交流的一種方式。

  模仿——我的愛對你說……新手爸媽要學會與新生寶寶交流

  艾普教授告訴我們:“如同水中的魚群群居群嬉一樣,人也時時參照周邊的人們:互相觀察、互相模仿。我們需要一種歸屬感和獲得認可、接受的愿望,而模仿可以滿足我們的這種愿望。”

  很多父母都知道一項研究結果,就是在很小的嬰兒面前做吐舌的動作,寶寶也會模仿。你們也可以和自己剛剛出世的寶寶來做一個特殊的游戲:爸爸或媽媽在寶寶面前做出親吻的嘴型,看看寶寶是否也會模仿出同樣的姿勢。有研究者在剛剛出生不過42分鐘的嬰兒身上就觀察到了這種行為。

  父母和孩子可以一開始就通過模仿互相交流。你可能會感到,當孩子模仿你時,你的面前似乎有一面鏡子,你做什么,孩子也做什么。當然,這種模仿也會起到不好的效果:如果孩子看到大人抽煙,觀察手是如何在嘴前往復的,他或許會用一塊積木代替香煙來模仿你。

  不管他模仿你抽煙的動作讓你感覺如何,也許你覺得自己很愧疚,但孩子在模仿你時毫無惡意。他模仿你,是因為父母是他的偶像,他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你的孩子毫無保留地信任你。當你把寶寶抱在懷里,他同時也抱著你,貼在你身上向你表達他的愛,如同你對待他一樣。

  模仿——生活原來是這樣的

  如果一個6個月的嬰兒得到一面小搖鼓的話,他會立刻意識到,他不僅可以將他攥緊,也可以松手扔掉。因為這么大的孩子開始有意識地抓住東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而寶寶突然意識到,他可以“有所作為”影響什么了。于是他開始非常熱情地練習,將事物與目的結合起來。此時,模仿可以起很大作用。例如當你把禮品紙揉成一團發(fā)出聲音,孩子會好奇地學著嘗試,是否他也可以用手和紙制造出同樣的音響效果。

  慕尼黑馬普研究所研究認知和行為發(fā)展的小組成員艾兒絲納博士說:嬰兒在9個月到12個月大時達到模仿的高潮階段,此時他們理解他人行為的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我們成年人會知道其他人的行為是有意義的,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進了廚房,就會推測他去那兒是有目的的。那么孩子呢?她和同事一起研究2歲的孩子是否同成人一樣思考。最初的結果表明,孩子會對模仿事物的意義有自己的理解:大人若是像孩子一樣把玩具塞到嘴里的話,孩子先是很吃驚,但他們并不去模仿。知道了這一點,下次你逗孩子玩時可別被那聰明的小腦袋瓜取笑哦。

  模仿——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如果孩子因為肚子痛而整夜睡不安穩(wěn),第二天早上,父母的情緒通常會有些煩悶,這是人之常情。但假如寶寶這時沖著你們笑,所有的父母都會不由自主地喜笑顏開,疲勞被笑容驅趕得無影無蹤。這是因為父母在模仿孩子的笑時,大腦通過面部肌肉的運動傳輸了愉悅的信息,立即分泌出營造快感的激素。

  當人們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時,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經生理學者發(fā)現,大腦具有使人擁有模仿能力的神經細胞--鏡像神經原。它不僅僅在做動作如用手抓玩具搖鼓時活躍,而且在觀察別人如何拿起搖鼓時也變得活躍。大腦會模仿該動作,同時我們會設想他人大腦中的意圖:他想拿起搖鼓晃動發(fā)出聲響。鏡像神經原能讓人通過模仿,推己及人從而更加體諒他人。再簡單一點說,通過對周圍的人表情的模仿,寶寶學會了善解人意。

  模仿——你說我也說

  父母在和小寶寶說話時會不自覺地用“兒語”,他們改變了通常講話的節(jié)奏,幾乎是像唱歌一樣和孩子們說話。而且語速相對緩慢,句子之間停歇較長,經常重復所說的和所做的。當父母模仿孩子的方式進行交流,仔細觀察寶寶的反應,就會發(fā)現寶寶在“密切注視”并“回答”你,盡管他可能還不會說話。寶寶大一點后模仿的能力更強了:比如他還不會說話,可已經能學著你們拿起電話聽筒煞有介事地“打電話”了。孩子每一次模仿的嘗試都促進著語言的發(fā)展,同時加強了父母與孩子間的聯系。

  模仿——時間停止,生活繼續(xù)

  對于新生的嬰兒來說,不存在昨天或明天,只有現在算數。當你給孩子穿衣、洗澡、哺乳時,對他重要的只是你正在做的事情。你可以在寶寶觀察你的時候,望著他,用二三分鐘來營造一個小小的永恒,一段美妙的時間。而且你要將動作的節(jié)奏調節(jié)到寶寶的頻率上來,“慢動作”有時候恰好是合適的速度。這些都有助于寶寶的時間感和記憶的形成。

  當然我們能從孩子身上學到的時間觀念也至關重要:有的父母全天候24小時為這個小小的大人物服務,忙得焦頭爛額,擔心自己支撐不了多久。寶寶卻有能力讓你堅持下去,就像他自己一樣保持旺盛的精力:不停地揮舞手臂,趴著時不斷向前爬,可能只為夠到一只紅色的球或毫無目的。孩子的這種耐力、耐心和集中注意力恰好是父母也應當效仿的。孩子可以引導你,盡全力去生活,日復一日。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