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8-14 11:28:17
導讀:當發(fā)現孩子有活動過多、注意力不集中、沖動任性等多動或抽動癥癥狀,應及早給孩子合理、有效治療,以免耽誤了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黃金時期,使孩子誤入歧途。
“我女兒患了多動癥,怎么可能?”當雯雯被醫(yī)生診斷為“多動癥”時,媽媽的反應很強烈,她怎么也想不通:文靜、聽話的女兒,會和“多動癥”聯系在一起。
的確,雯雯與人們印象中的那種“到哪兒都動個不停”的多動癥患兒大相徑庭,她總是安安靜靜,甚至有些羞怯。上課時小動作也不多,但是周圍的一點點動靜都會讓她分心,老是愣神,被老師提問時總是答非所問,參加集體活動時也常常走神;下課后沒有瘋鬧瘋玩,但做作業(yè)拖拖拉拉,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原本半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yè)常常拖到三、四個小時,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雯雯自己也挺著急的。
多動癥,不一定都“多動”
那么雯雯究竟是不是“多動癥”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兒童發(fā)育行為中心的專家說:“多動癥實際上是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有三大核心癥狀,即注意力缺陷(通俗指不專心)、多動及沖動。有的孩子以注意力缺陷為主,有的以多動、沖動為主,更多的則是三者并存。”根據給雯雯做的各項檢查、測試結果來看,她應屬于注意力缺陷障礙為主的多動癥患兒。
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差是多動癥典型癥狀
多動癥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行為障礙,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活動過多,甚至伴有頻繁眨眼、抽嘴、聳肩等抽動癥狀。如不及時治療,將導致孩子因學習不能專心,行為上不能自控而造成成績下降,易被同學嘲笑或老師歧視,出現自尊心差,缺乏自信,甚至難以完成學業(yè);孩子成年后,由于基礎知識的貧乏,難以學到生活必需的技能,導致就業(yè)困難,影響終生幸福。特別是自控能力差,容易受不良影響和引誘,易發(fā)生打架斗毆,說謊,偷竊等情況,嚴重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專家呼吁,當發(fā)現孩子有活動過多、注意力不集中、沖動任性等多動或抽動癥癥狀,應及早給孩子合理、有效治療,以免耽誤了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黃金時期,使孩子誤入歧途。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