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語言表達 > 正文

大聲說出你的愛

來源:來自網絡 2009-08-16 22:14:59

說兩句

  導讀:互相表達親情,是一件非常珍貴而美好的事,親子雙方都要抓住這個寶貴的機會。

  保持和孩子的親密“接觸”對于促進親子關系很重要。

  你會跟孩子說“寶寶我愛你”嗎?你的孩子也會愿意跟你表達“爸爸媽媽我愛你”嗎?對于中國人來說,直白地談論“愛”總是很難,更何況是在存有年齡代溝的親子之間。但是專家認為,互相表達親情,是一件非常珍貴而美好的事,親子雙方都要抓住這個寶貴的機會。

  借節(jié)日父母孩子大膽說愛

  “寶貝,晚安,媽媽愛你!”一個母親溫柔慈祥地吻別自己的孩子,和孩子道“晚安”,而孩子也回贈母親一個吻……這樣的鏡頭似乎只能在歐美的影片里看到,中國家庭的親子之間少有這樣的表達方式。然而在2008年12月25日,廣州富力君悅大酒店里也驚喜上演了來自三個不同家庭的感人一幕:三個家庭的孩子就讀于廣州不同的學校,他們都參與了“君悅愛與感謝”的活動,用他們的文章和行動向父母大膽表達“愛和感謝”。

  廣州芳村小學四年五班的鄧智彰小朋友在征文中寫道:“感謝父母,是你們的細心呵護讓我快樂成長;感謝父母,是你們的耐心啟發(fā)讓我學會許多知識;是你們教會我做人的道理,讓我懂得真愛……”體育東路小學五年級的厲楚盈仿冰心的《寄母親》,也寫了一個《寄給母親的信》:“我喜歡花,每日堅持給它們澆水。有的姹紫嫣紅,有的卻枯萎凋零。我仍然不灰心地照顧它,希望有一天能盛情開放,開在我要它開的地方。母親,您像一股春風,吹暖我這朵小小的花。倘若您看見一朵含苞待放的鮮花,不要驚訝它開放在床頭。那是您至愛的女兒堅持培育的,冬寒春暖,只為那一天深情地含羞綻放。”而來自梅園西路五年二班的劉潮銳小朋友則用非常質樸的語言對媽媽講了《我的心里話》:“媽媽,我知道您永遠有做不盡的家務。媽媽,我怕您終有一天會累倒啊,可每當我向您提出幫忙做家務時您總說讓我管好學業(yè)就滿足了。媽媽請你相信我,我不但可以拿到好成績,還可以幫你做家務,分擔你的勞累。兒子已經長大了!”

  看到孩子這么貼心懂事,他們的爸爸媽媽覺得特別幸福。“你們平時和孩子之間的感情表達也這么直接嗎?”記者問。鄧智彰小朋友的媽媽開心地說:“是的。我和他爸爸一直希望和孩子營造一種朋友一樣的關系,可以無話不說,無事不談,孩子心里想說的一切都可以和我們交流。每天睡覺前我都會擁抱小智,親他的小臉,跟他說‘媽媽愛你’,然后才睡覺。”“小智也很喜歡擁抱我們,每天我們下班回家的時候,他都會跑出來摟住我們的脖子。很多孩子不怎么愿意跟家長說學校里發(fā)生的事,可小智什么都跟我們聊。”鄧智彰的爸爸補充道?吹竭@樣其樂融融的一家人,連旁人都禁不住感動。

  現狀大部分中國家庭仍羞于說“愛”

  但在現實生活中,中國家庭在親子之間能很好地互相表達感情并不太多。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可以用“撒嬌”的方式表達對于父母愛的渴望,而對于更多年長的父母來說,“愛”似乎非常難于說出口。

  琳琳今年上小學四年級,近日她給本版發(fā)來郵件,談起自己心中的一個小問題:“為什么爸爸不牽我的手呢?”琳琳說,記得小時候,跟爸爸上街,爸爸會拉著自己的手,“我非常喜歡那種感覺,爸爸的手又大又厚,感覺好溫暖。”可是最近,琳琳一拉爸爸的手,爸爸就只一小會就會松開,好像不是很愿意牽琳琳的手了;今年10歲的剛剛也很喜歡摟著媽媽的脖子,可一有這樣的舉動,剛剛就被媽媽說成“粘人”、“羞不羞啊”等,也讓剛剛覺得有點失落。

  “你會對孩子說‘我愛你’嗎?”記者近日在大洋網-親親寶貝論壇調查發(fā)現,有75%的父母在孩子處于嬰兒懵懂的時期時會偶爾說說,大部分家長在孩子3歲上幼兒園以后就很少直接地表達對孩子的愛了。相應地,孩子就更少跟父母表達感情,久而久之,原本應該非常親密的親子關系反而可能變得慢慢疏遠了,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專家說法

  情感表達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其實“表達愛”并不是為了表達而表達。廣州“父母學堂”會長許化利認為:“‘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一種情感,無論存在于異性之間還是朋友之間、親人之間,真正的愛都是最珍貴的東西,也只有愛,能夠帶給人幸福的感受。因此,如果在親子之間存在著這種珍貴的感情,就應該盡力維護好,并且‘發(fā)揚光大’,因為對于孩子來說,家人的愛就是陽光雨露,呵護孩子健康成長;而對于家長來說,孩子的愛是他們辛苦工作之余最大的安慰。”

  青少年心理咨詢師劉中良則認為,良好的情感表達是順暢的親子溝通中的必要因素。如果家長和孩子可以經常用愛的表達來互相溫暖,可以大大拉近彼此的距離,縮短“代溝”,讓孩子更熱愛生命、更快樂、更有安全感,也更愿意與父母交流,減少“問題兒童”的發(fā)生。

  “肌膚之親”有助親子交流

  為了了解“肌膚接觸”的意義,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試驗:把一只剛剛出生的小猴子和它的母親分開,然后分別給小猴子兩種“代母”,一種是外表冰冷,但是設計跟母猴十分相像的用鐵絲和紙糊成的“木偶猴”,另外一種則是一塊簡單的小塊長毛毯。一段時間以后,心理學家發(fā)現,小猴子對和母猴長相相似的“木偶猴”并沒有特別的感覺,反而經常和長毛毯一起“玩耍”。專家認為,在哺乳動物形成對“愛”的感覺里,肌膚的感覺是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從一定意義上說,“愛”就“接觸”。因此,父母越多和孩子“肌膚之親”,就越有助于親子之間感情的交流。

  別讓孩子成“索愛”一族

  如果希望孩子能對自己表達情感,家長自己就應該先做表率。因為親子之間的溝通方式事實上是由父母主導的。據專家介紹,孩子會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行為方式,如果父母本身就是比較內向和傾向于較少交流的,那么很難要求孩子主動表達感情。因此,家長應該常常讓孩子沐浴在愛的陽光里,家長對孩子的感情尤其要表達,別讓孩子成為“索愛”一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