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教育探索論文 > 正文

幼兒園如何開展科技教育

來源:來自網絡 2009-08-18 08:32:55

說兩句

  導讀:幼兒園的科技教育發(fā)展是與教研、科研息息相關的。教研、科研促進保教質量,保教質量促進幼兒發(fā)展,幼兒發(fā)展促進幼兒園發(fā)展。

  一、科技教育的理性思考

  1、科技教育大背景

 。1)今天的幼兒,將是21世紀的主人。時代對未來人才的需要,是學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戰(zhàn)。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曾說過:“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也指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充滿矛盾、競爭的世界”、“世界范圍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競爭,實際上是科學技術和民族素質的競爭。”的確,科學技術發(fā)展程度直接決定一個國家國力的強盛與否。時代迫切需要我們培養(yǎng)出具有厚實知識基礎的,具有探索科學的強烈興趣和愿望的、具有一定操作實踐能力的、具有獨特科學想象力的新一代科技人才。而這些科技素質的培養(yǎng),都必須從小抓起。

 。2)《中國青少年指導綱要》中針對我們面對的0-6歲的孩子更是提出了符合孩子年齡特點適應社會、人才發(fā)展的相關目標,涉及到科學態(tài)度、科學知識技能、科學方法能力、以及科學行為習慣這四方面,從中可以看出現在的幼兒科學教育不單純是以往的常識活動,而是把對孩子科學素質?茖W能力、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提升到了一個更重要的地位。

 。3)幼兒園二期課改所倡導的理念是以“幼兒發(fā)展為本”,幼兒怎么學、教師怎么教較前都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也給原有的教育理念帶來了沖擊。所以真正的教育不是強加于人的,科技教育同樣如此。幼兒科技教育既要求在幼兒毫無壓力的情況之下進行,又要求學得愉快、學得主動,使他們自愿地、自然地、自為地感知身邊的各種科學技術,從而使學科學的興趣得到發(fā)展。

  因此,我們的科技教育應培養(yǎng)幼兒對“身邊的科技”廣泛、持久的興趣,使幼兒主動的探索過程獲得以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核心的科學教育的深層價值,使幼兒對科學產生興趣,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獲得“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也就是使幼兒學會學習,愿意并知道如何去獲取知識、認識事物。

  2、科技教育誤區(qū)

  科技教育是學前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有許多幼兒園為了落實“素質教育從小抓起”的教育戰(zhàn)略,紛紛開始重視科技教育在幼兒發(fā)展中的作用,但是在這實踐研究的過程中還是走入了誤區(qū):

 。1)觀念問題:對科學知識的傳授比較注重,對幼兒科學素質(自信、嘗試、求異、合作等)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意識較為薄弱。

 。2)內容選擇:注重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對有關現代科技的發(fā)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特別是對幼兒身邊的科學技術(幼兒與生活、幼兒與自然)想關聯的教學內容挖掘開發(fā)不夠。

 。3)方法使用:教學手段途徑的使用比較單一,老師的指導方法按部就班,缺乏個性化研究,特別缺乏對幼兒主動性、合作性、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以及對幼兒實踐操作活動的研究。

 。4)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注重硬件的規(guī)劃,軟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缺乏針對性、個別性,發(fā)展性,科技教育與老師的科研能力有脫節(jié)現象。

  3、科技教育動態(tài)概述

 。1)全美幼教協會(NAEYC)的會刊《幼兒》刊載了美國幼教專家瑪麗和特麗薩撰寫的文章,題為《幼兒科學、數學和技術的教學方案如何為好》,反映了美國幼兒科技素質培養(yǎng)的教育動態(tài)。她們認為,科技在孩子的環(huán)境中無處不在。在幼兒園中,孩子不但可以使用計算機、顯微鏡和計算器,而且還可以發(fā)明一些簡單的機器,或拆開一些已有的機器去探究它們是如何工作的,旣惡吞佧愃_提出的全面實施幼兒科技教育的教學方案和實踐方法,包括四個方面,即:環(huán)境、課>>程、室外課堂和家長參與。

 。2)我國幼兒科技教育概念界定:

  是對幼兒進行的科學啟蒙教育。是通過幼兒自身活動,對周圍物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工自然)進行感知、觀察、操作、發(fā)現問題、尋求答案的探索過程;是幼兒獲取廣泛的科學、技術經驗,主動建構表象水平上的初級科學概念,初步學習科學方法和技能,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的過程;是發(fā)展幼兒好奇心,產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以及培養(yǎng)幼兒良好科學行為、習慣的過程。總之,幼兒科學教育是對幼兒進行科學素質早期培養(yǎng)的教育。

 。3)我園科技教育落腳點

  隨著二期課改的推進與深入及新課程指南的出臺,本著“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們在逐步走向形成我園科技啟蒙教育道路上發(fā)現以前研究中的弊端:制訂的目標不夠系統(tǒng)性性,不利于教育的深入性和發(fā)展性。內容偏重于科學知識內容,對技術教育內容開發(fā)及對幼兒科技整體素質提高關注不夠。同時在實踐中我們還產生了許多困惑:我們科技教育如何擺脫只注重“科常教學”這一途徑,而融入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如何將科技教育領域與其他領域有機結合、相互滲透?我們科學內容與目標如何系統(tǒng)化,并貼近幼兒生活,體現興趣性、生成性、廣泛性?

  鑒于以上分析,我們園在前一階段研究的基礎上,結合《2001——2005年中國青少年科學技術普及活動指導綱要》,將更深入,系統(tǒng)對幼兒園科技教育目標、內容、方法進行探索,并為我園形成科技啟蒙教育的校園文化,為將幼兒培養(yǎng)成有良好科技素質的人打下基礎。

  二、我園實施科技啟蒙教育的實踐

  1、科技啟蒙教育的起步

  《九十年代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已將“學校要辦出特色”作為基礎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指導方針。為此,我園與95年根據“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精神,在市、區(qū)、局有關領導把“榮樂幼兒園辦成具有科學特色的幼兒園”的建議,結合我們這幾年對“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的實踐研究成果,進行了長達六年的“城鎮(zhèn)在園幼兒科學啟蒙教育初探”的課題研究。研究中我們已“科常活動”為切入口,走過了一段由“常識教育”到“科學教育”的傳統(tǒng)教育觀改變的路程,初步探索了幼兒園科技教育的目標及內容,有了一定科學教育的理論基礎。經過幾年的科技教育研究,使幼兒園初步形成了科學特色的教育氛圍。在2002年被確定為松江區(qū)創(chuàng)科技教育特色幼兒園,在松江區(qū)內具有較高知名度。

  2、科技教育內涵的重新認識

  在二期課改的今天,為充分體現“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理念,我園教師正開始嘗試多元的活動樣式的研究,積極尋找實施科技啟蒙教育的有效途徑,培養(yǎng)幼兒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為了實現“科技啟蒙教育”的辦園思想,真正意義上促進孩子的全面提高,為今后構建園本課程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為參與者、指導者、合作者、評價者的老師必須對幼兒科技教育的內涵有重新的科學的認識,所以我們翻閱學習了相關的理論知識,實踐活動的書籍,并在自己和孩子的共同活動中,邊實踐邊反思獲得以下認識:

  (1)幼兒科技教育應是引導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應改變以往重結果,不>>重過程的做法,給其足夠的時間,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幼兒自己發(fā)現,不急于告訴幼兒結果;

  (2)幼兒科學教育應引導幼兒從他們每天所做的事情中增長科學經驗,從他們日常的好奇與探索行為中悟出道理、發(fā)現關系,從只重視教師有組織的集體和分組科學教育活動轉向重視日常生活活動,教師要隨時隨地發(fā)現、支持并引導幼兒自發(fā)的探索活動。

  3、科技啟蒙教育目標

 。ǎ保┲笇枷耄何覉@通過科技啟蒙教育,以研究幼兒自主學習為突破口,激發(fā)幼兒對自然、社會的興趣和愛科學的情感、培養(yǎng)幼兒主動學習,敢于探索,大膽嘗試的精神,塑造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鍛煉與人合作的情感和意識,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為我園形成獨特的科技辦園特色,打下基礎。

 。ǎ玻┛萍冀逃繕梭w系初探

  幼兒科技教育的目標是幼兒科技教育的核心,它反映時代、社會對新一代的期望,它是老師進行現代科技教育的指導方向,是計劃制訂和評價的依據,它關系到幼兒教育全面實施。結合辦園目標,我們以“科研為導向,研教并行”切實提出了我園科技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

  總目標:

  ★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探索欲、樂意參加科學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及環(huán)境,并具有初步的積極的科學精神和態(tài)度,逐步形成幼兒獨立自主、自信、自制、創(chuàng)造性等良好品質。

  ★幫助幼兒學習探索周圍世界和學習科學技術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引導幼兒樂于發(fā)現、樂于嘗試、樂于創(chuàng)造,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初步解決問題能力。

  ★擴大幼兒對科學知識的視野,讓幼兒初步了解人與環(huán)境、科技發(fā)展的關系,增強幼兒科學意識。

 。3)目標體系流程圖

  ★科技教育指導思想科技育總目標科技教育內容科技教育活動組織幼兒發(fā)展

  ★總目標分類目標階段目標活動目標幼兒發(fā)展幼兒發(fā)展評估

  4、科技教育內容組織形式

 。ǎ保﹥热

  拓展內容:為了實現幼兒科技教育培養(yǎng)目標,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結合二期課程改革的方向,拓展了科技教育內容從:衣、食、住、行、環(huán)境、人體、其它七大方面進行選擇。

  內容涵蓋:物質科學、生命科學、科學與技術、地球與空間科學、科學人物與傳奇五大類。這些內容通過>>學習、游戲、運動、生活四大類型活動進行實施與滲透,真正將體、智、德、美全面發(fā)展教育與幼兒科技啟蒙教育相結合。

  內容選擇:

  ★生活化:選擇幼兒易于理解,符合他們年齡特征和接受水平的生活周圍環(huán)境中較簡單、粗淺科學知識。使幼兒體驗這些內容對自己生活的意義,發(fā)現周圍世界的神奇,領悟科學就在身邊。

  ★興趣性、生成性:興趣是兒童自覺學習和發(fā)展的動機力量,興趣使幼兒敢于冒險,教育就要開發(fā)和利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問題,這需要教師發(fā)現、支持、擴展、利用幼兒感興趣的生成活動,這是幼兒內化科學經驗的根本保障。

  ★時代性、廣泛性:教育要顯示前瞻性,因此內容跟上時代。為了滿足幼兒認識世界需要、有利于幼兒適應周圍世界、理解世界、關心世界、積累豐富多樣的經驗,發(fā)展幼兒的思維,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世界產生廣泛興趣,這對于幼兒一生都很有積極的影響。

 。2)組織形式

  我們本著整合性的教育思想將科技教育滲透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在“大教育”觀的影響下,更是將教育的眼光越過校園的圍墻,與家庭、社區(qū)緊密聯系。

  個別探索活動分組探索活動整合性探索活動

  正規(guī)、非正規(guī)、偶發(fā)性

  4、科技教育實踐策略

 。1)策略一:加強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形成科技氛圍

  所謂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既包括硬環(huán)境的規(guī)劃同時也包括軟環(huán)境的建設,只有軟硬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兩者的優(yōu)勢才能切實推進我園的科技教育。

  A、設計硬件發(fā)展規(guī)劃,改善園內教育環(huán)境

  為了更好的支持促進我園科技教育的發(fā)展,園領導在三年規(guī)劃中提出了標準性的建設工作,創(chuàng)設了相應的科技環(huán)境,促進孩子科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充分利用現有辦園條件和設備來實施“科學啟蒙教育”,講究使用效率,設計好我園的內外硬件的發(fā)展規(guī)劃,進行整體設計,分布實施的方案來改善幼兒園的教育環(huán)境。

  *室內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陶吧室、探索室、非正式計算活動室、游戲室等專用活動室,室外有戲水池、種植園地、飼養(yǎng)角等,為幼兒的探索活動提供了充分的物質保證。

  *幼兒園樓面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體現科學性、啟蒙性、探索性、互動性,(例如:人類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我們的探索等、科學小問號)在師生、生生、親子間的互動中鼓勵幼兒遇事好奇、愛問從而培養(yǎng)幼兒愛探索、樂研究的學習態(tài)度,這也是與我園的科技教育理念相吻合的。、

  *為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提供便利,開設了電腦房,為每位老師使用現代科學技術的能力創(chuàng)設了條件,我園的電腦使用,操作運用能力已位于區(qū)姐妹幼兒園的前列,為建構開放式的學前教育體系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證。

  B、強化軟件建設,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加強理論學習,樹立科技教育新理念

  通過對《科技活動指導綱要》及其他科技教育的理論學習,使教師對科技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拓寬了老師對科技教育的思路,從而使老師關注生活中的科技,挖掘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科技內容,增強了老師對科技教育的敏銳性。

  *園內自培與專家指導相結合,加強老師的自身科技素質

  我們老師深深知道只有科技教育的理論知識使遠遠不夠的,在近兩年中,我們除了指派專門教師外出學習以外還采用了聘請專家來園實際指導的科研模式。

  走出幼兒園:參加科研所的《綱要》培訓班、參加上海全國科技成果研討會、到哈爾濱參加全國幼兒科技方案指導培訓、參加科技活動指導模式的指導

  聘請專家:2005、8月邀請張才龍、吳錦標來我園進行科技教育指導

  2005年11月邀請閻巖來園進行課題指導

 。2)策略二:切合實際,加強對幼兒的差異性教育

  A、年齡差異:幼兒總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感受、去體驗、去作用外在的環(huán)境。同樣的事物對不同的幼兒來說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義。同樣不同年齡層次幼兒的興趣指向各異,因此各年齡班都有獨具自己特色的科技環(huán)境內容。老師們充分挖掘每個活動的環(huán)境內涵,創(chuàng)設本班的科技環(huán)境,讓幼兒在操作中發(fā)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不同的年齡班有不同的科技教育內容,(身邊的科學技術、人類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等)其中體現了循序漸進的目標體系和指導方法。

  B、能力差異:各班的科學區(qū)域又為不同幼兒提供了不同的材料,鼓勵幼兒在與環(huán)境選擇有一定難度的>>活動,并在活動中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如:幼兒在玩“沉與浮”的游戲中,老師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能力較弱的孩子拿著多種性質的材料在水中玩,老師不告訴他們哪些材料是沉的,哪些材料是浮的,而是讓孩子自己去實驗,找到答案;而對于能力較強的孩子,老師除提供沉浮材料外還提供紙和筆,引導他們邊做實驗邊做系列記錄;而能力更強的幼兒不光是做沉浮實驗、系列記錄,而且要嘗試讓沉的材料浮起來,浮的材料沉下去,并且由沉浮實驗聯想到生活中運用到沉浮的科學技術,并能將了解到的內容講給同伴聽或就一個觀察到的問題在幼兒之間進行討論。不同的幼兒在不同的材料中,以及不同的成功體驗中,自信心得到了加強,科技意識得到增強。

 。ǎ常┎呗匀河^察聆聽支持,引領幼兒走進奇妙的科學世界

  ★重視幼兒的生成熱點,鼓勵他們嘗試

  在生活中,幼兒對許多事物的好奇心是稍縱即逝的,在他們的擺弄操作中也許發(fā)現了問題,但由于沒有承認的鼓勵與指導性的語言幫助,就有可能中止其活動,所以老師要關注幼兒的生成熱點,挖掘出教育價值,用語言和材料去啟發(fā)和引導,鼓勵幼兒繼續(xù)完成活動。比如:當幼兒熱衷于玩具賽車,對賽車的構造、速度展開爭論時,老師及時捕捉了這一信息,給予了幼兒積極的支持,根據幼兒疑惑的問題,形成了主題“車”,和幼兒一起建構了相關的活動,在看看、想想、問問、做做、中體驗了探索的樂趣,通過這個探索過程,孩子的探索火花得到了呵護,為以后的成長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重視幼兒的自主精神,給予他們自由的空間

  >>孩子們有共性也有個性,正如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萍冀逃绾卧诠残灾畜w現個性呢?我們在科技環(huán)境中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一片自由的天空,讓他們可以憑自己的興趣自由、自主地玩與學。除了為幼兒創(chuàng)設更多的操作材料外,還涉及到一個心理環(huán)境。許多孩子在正規(guī)的活動活動中往往比較緊張,比較拘束,有可能限制他們水平的正常發(fā)揮。但是在非正規(guī)、偶發(fā)性的活動中孩子們會比較自然,所以我園的老師十分重視多與幼兒溝通,多鼓勵幼兒質疑,并對敢于提問、敢于挑戰(zhàn)的孩子給予肯定,讓他們在科學活動中大膽放開手腳。孩子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很多很多,作為老師該如何來滿足孩子呢?只有放下教育的架子,真正投入地和孩子玩,才會清楚了解你的孩子需要什么,老師該給他們什么。

  ★重視幼兒的合作精神,善于尋找有效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現代教學觀中的新重點。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重能力大于重知識,,重接受大于重灌輸,這些觀念也正逐步被老師運用在科技教育中。幼兒園的孩子由于年齡的限制,就會在探索中苦于沒有好的辦法,面臨困難挫折就會打退堂鼓,所以在指導幼兒進行科學活動時就鼓勵幼兒尋找簡捷實用的方法,當然這些通過比較,選擇最簡單、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過程靠個體是難以達成的,其中同伴間的合作行為起了極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出發(fā)點不是要解決這個問題,而是要讓幼兒懂得方法是眾多的,但要懂得篩選,選擇最便捷的。這個觀點也是與我園的科技教育目標相輔相成的。

 。ǎ矗┎呗运模和卣菇逃Y源,建構三位一體的新科技教育體系

  ★拓展原因:兒童的發(fā)展收到來自于學前教育機構、家庭、社會多方面的綜合影響,開展多元分組活動和開放性一日活動是實施“科學啟蒙”教育的兩大基本途徑,是開放性保教工作的有力保證,開放性的保教工作是建構開放式學前教育體系的核心,幼兒園必須來得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互相合作配合,探索與家長共同教育,共同<<辦園的方法途徑。

  ★拓展內容:在這背景之下我園的科技教育正逐步擺脫單一的學校教育模式,嘗試從幼兒園走入家庭,對家長進行科技教育理念與實踐的指導,在提高家長自身科技素養(yǎng)與指導幼兒科技活動的能力同時提高教師指導家長的能力,逐步使幼兒園、家庭的教育優(yōu)勢互補,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發(fā)展。

  ★具體措施:

  1)在利用好幼兒園現有教育資源的基礎上挖掘出幼兒園內隱性的教育資源,還要深入挖掘松江地區(qū)科技教育的內容,特別是挖掘幼兒身邊的科學技術。

  2)深入開展“開放性一日活動”我們帶領幼兒走出幼兒園,走向社會,參與實踐,讓大社會、大自然成為活教材,注重幼兒的社會效益,努力建構開放式的學前教育開放模式。

  3)引進教育人才,共同參與我園的科技教育,進一步拓展科技教育資源。

  4)通過全園、年齡班的大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氣)和民俗習慣(風俗習慣)建構多元的先進文化教育活動。

  三、科技教育實踐成果

  1、提高了幼兒科技素質,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A、幼兒對生活中的科技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究熱情,并有初步的科學精神和態(tài)度。

  B、在探索實踐中獲得了探究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

  C、獲得了有關周圍事物及其關系的經驗,并有使用的意愿。

  我園的孩子在老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已逐漸顯示出敢于嘗試,不怕失敗的勁頭。老師鼓勵性的語言使幼兒樹立了較強的自信心,激發(fā)了主動參與科學活動的欲望,更使幼兒在探索中表現出了自信、嘗試、發(fā)現、求異、合作、創(chuàng)造的能力。走進幼兒的活動天地,你會常常聽見小朋友在說:“我覺得不是這樣的,我不同意他的意見。”,“我看到的怎么和你看到的不一樣呢?”,“不對,我認為……”,“我想到了更好的方法。”怪不得由我園畢業(yè)的孩子到小學后,他們的自我意識,獨立判斷、敢于求異的能力突現更快,常聽老師、家長在說“榮樂的孩子就是不一樣!”

  2、提高教師的科技素質,促進教師從操作型向學習型、研究型轉變。

  圍繞著我園的科技教育目標,我園十分重視對老師科技素質的培養(yǎng),因為孩子的發(fā)展是以老師的發(fā)展為前提的。這對老師素質的要求更高了,如果老師自己都搞不清什么是科技素質,怎么去引導幼兒進行科技素質教育呢?幾年來我園通過各種手段和措施提高了教師的素質,理論學習,參觀考察,專家指導等從側面多角度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同時提高了教師自身的科技素質。老師們?yōu)榱颂岣咦约旱目萍蓟顒又笇芰,開始重視反思性的研究,有三篇科技活動方案在市內獲獎,今年又有7個科技活動方案參加全國性的評比活動,同年11月我園還有5份有關科技教育的課題即將參加上海市學前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會,并進行答辯活動。所以,在科技教育的實踐研究中,老師正在逐漸成長。

  3、研教并行促進了幼兒園整體發(fā)展。

  幼兒園的科技教育發(fā)展是與教研、科研息息相關的。教研、科研促進保教質量,保教質量促進幼兒發(fā)展,幼兒發(fā)展促進幼兒園發(fā)展。

  我園科技教育藍圖:研究出適合本地區(qū)、本園幼兒使用的科學教育目標體系、評價體系,形成園本課程,促進我園獨特辦園風格的形成。

  近年來園領導對我園科技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為我們老師的科技能力的發(fā)揮提供了更廣闊的操作平臺,才使得孩子、老師、家長、幼兒園共同發(fā)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