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8-23 23:42:07
寶寶說
我有點喜歡發(fā)脾氣。我撕貼紙的時候,如果半天撕不下來,就會大哭;我搭積木的時候,如果老是搭不好,就會把所有積木都推倒。我也不知道我怎么會這樣。媽媽似乎有時候也搞不明白。
媽媽說
我真不知道為什么寶寶怎么那么愛發(fā)脾氣。不過一聽到他哭,我就心軟了,就立刻哄他,讓他停止哭鬧。老公則總是唱黑臉,嚇唬寶寶:“再哭大老虎就把你抓去吃了!”“再哭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有時候越嚇寶寶哭得越兇。
專家說
上面的一些表現(xiàn),是寶寶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這個時候,爸爸媽媽首先應該做的不是沒有原則的安撫,更不是恐嚇和威脅。首先應該分辨寶寶哭鬧的原因,了解他為什么會這樣,然后再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方法,去安撫、引導寶寶,從而使他逐漸學會用合理的方式表達他的情緒,學會以積極的情緒去應對他面前的世界。
什么是情緒?
情緒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孩子對一件玩具是表現(xiàn)出喜歡還是厭惡,對一條狗是親近還是恐懼,這就是情緒。情緒是嬰幼兒適應生存重要的心理工具,不同的情緒激發(fā)和驅動著他做出不同的行為。
幼兒具備三大情緒能力。
第一,情緒表達能力。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就會表現(xiàn)出對事物的喜歡與厭惡;到1歲后,他們就能夠表達內疚和蔑視等復雜的情緒了。
第二,情緒識別能力。1歲甚至更早的嬰兒已能“察言觀色”,能夠對父母和陌生人的情緒做出反應,能夠識別和理解別人的情緒,并懂得如何得到你的關注。
第三,情緒學習能力。兒童和任何人的交往都是一個情緒學習的過程。由于和父母親交往最多,他們最多的還是“潛移默化”地接受著父母的熏陶。如果父母總是忙亂急躁地應付各種事情,孩子也會模仿父母的那種急躁情緒。
情緒培養(yǎng)對寶寶未來的意義
現(xiàn)代社會要求孩子不僅要有高智商,還要有高情商,即控制和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情緒愉悅的孩子,能促進身心發(fā)展和良好個性的形成;能更冷靜更客觀地對待困難和挫折,并尋找辦法戰(zhàn)勝它們;能夠調節(jié)、控制自己的不良和消極情緒,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能夠敏銳地覺察別人的情緒,具有同情心;能夠與人愉快地合作,人際關系融洽。
情緒低落的孩子,其前進的動力、決心和成功的欲望更容易受到壓抑和摧毀,這將阻礙他們發(fā)展學習的能力;活動起來動作緩慢、反應遲純、效率低下,易感到勞累、精力不足。
嬰幼兒階段是情緒培養(yǎng)的關鍵期,3個月到2歲,關系到以后智力、意識和整個人格的發(fā)展。這一時期,孩子的情緒不穩(wěn)定,智力活動和行為很容易受情緒的支配和影響。因此,關注孩子的情緒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控制、調節(jié)自己情緒的能力至關重要。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積極情緒?
1)針對性引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反應,從中能看出寶寶的性格是情緒平緩型,還是情緒激烈型,以便于親子間更好地溝通。情緒平緩和激烈本身并無優(yōu)劣之分,平緩型的孩子可能表現(xiàn)比較乖巧,父母要更加細心地關注、體察其情緒變化,引導他表達自己的情緒。對于激烈型的孩子,在他發(fā)脾氣的時候要區(qū)分原因,進行針對性的干預。
2)父母的榜樣作用。父母在兒童情緒發(fā)展中的重要性無人能比。父母要調整心態(tài),用積極的情緒、情感面對孩子和生活。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發(fā)展。
3)面對面,“照鏡子”。父母抱著寶寶,與他面對面,并模仿他的表情。寶寶可以觀察到各種情緒表達,學會跟別人溝通彼此共同經歷的情緒狀態(tài),學會通過情緒來對周圍施加影響。
4)給情緒“貼標簽”。經常用一些情緒詞匯來描述孩子當時可能的感受,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感受。孩子的情緒感受其實非常廣泛、復雜,但是卻可能沒有能力說出來。父母用各種情緒詞匯來描述他當時的感受,可以確認寶寶的情緒,給孩子提供情緒“標簽”,同時豐富孩子的情緒概念,也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5)鼓勵孩子積極的情緒表達。如果孩子對別人有禮貌,對小朋友友好,遇到事情不愛哭,善于與人交流,父母就應該表揚他。
6)與孩子一起談論情緒。當家長感到生氣、高興等不同情緒反映的時候,要直接告訴孩子,并告訴他們原因。家長總試圖將自己的消極情緒隱藏好,這是不太容易做到的,這些情緒最終會以錯誤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從而影響到孩子情緒的表達,所以我們最好坦誠地與孩子談論情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