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作者:張宇 2009-09-03 21:55:36
導讀: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不可避免地需要帶孩子外出,可能乘坐各種公共交通工具,也可能會遇到一些你沒想到的危險。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不可避免地需要帶孩子外出,可能乘坐各種公共交通工具,也可能會遇到一些你沒想到的危險。
事件重放:
大連某路公交汽車駛?cè)肓苏九_,一位媽媽抱著剛滿一歲的兒子亮亮上了車,坐在前門第一個座位上的好心人給這對母子讓了座。誰料車行駛到下坡路段時,因避讓前面突然掉頭的小車,司機猛踩剎車致使這對母子向前甩出。不幸的是孩子不僅被媽媽壓在身下,頭部還重重地撞到投幣廂的角上,血流如注。
亮亮的故事給父母一個提醒: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要將安全問題考慮周全。據(jù)安全專家介紹:80%的兒童意外傷害原本可以避免,導致悲劇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缺乏安全防護知識。全球兒童安全網(wǎng)絡今年4月26日在北京發(fā)布了中國兒童步行者道路交通傷害報告,指出道路交通傷害已成為中國兒童意外傷害的第二大主要原因,中國兒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歐洲的2。5倍,是美國的2。6倍。由于存在很多乘車安全誤區(qū),許多乘車兒童即使在車輛內(nèi)部也缺乏應有的預防措施保護,時刻面臨各種公共交通工具帶來的危險。這里要提醒父母對孩子乘車安全應加以警惕,審視自己平常是否有將孩子出行的安全措施做好,才能把孩子乘車危險降到最低。
下面我們先聽聽專家對這個故事的分析,看看父母在帶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時候,怎樣做才能更安全。作為父母,務必時刻把乘車安全放在心上,從每個細節(jié)入手,為孩子提供安全的乘車環(huán)境,為孩子出行做好安全保障。
(專家:王雷北京新世紀國際兒童醫(yī)院急門診主任)
亮亮發(fā)生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亮亮媽媽安全意識薄弱,對危險的發(fā)生沒有足夠的警惕。
徒手抱著較小的孩子乘坐公交車,是很危險的。即便上車有人讓座,但車身的晃動仍然會導致抱孩子的父母無法有效地保護孩子。
亮亮媽媽坐第一排的位置也并不安全,在司機急剎車時,由于慣性作用,會使亮亮媽媽身體向前沖,第一排座位前面沒有阻擋物,慣性沖力可將人摔得很遠、力量很大,很容易造成外傷,而孩子身體比較柔弱,更無法承受這樣的撞擊,導致了這樣讓人遺憾的事故。
孩子小不能保護自己,就要靠父母為孩子把好安全關。父母帶小一點的孩子乘公交車時,最好選擇童車或背抱工具,這樣父母能騰出雙手,可以把穩(wěn)座位欄桿;如果沒有攜帶這些工具,盡量選擇中間的位置,前面有座位阻擋,相對安全一些。
其實孩子每天的生活與交通有著密切的關系。一個未受任何保護的孩子即便是在突發(fā)的很小的交通事故中,也有可能受到嚴重的傷害。如果想讓孩子安全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那么,請父母從自己做起,加強對孩子乘車安全的重視,注意每個細節(jié),為孩子的出行多一份保障。
帶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以及預防方法。
地鐵
地鐵快到站,一位媽媽抱著孩子迫不及待地湊到門前,車門打開后傳來了孩子的哭聲,原來孩子的手被夾在車門與車廂的夾縫里。
安全要點:
告訴孩子,地鐵邊上畫線的地方不能超過,超過了會不安全。
如果人很多,最好把孩子抱起來,因為孩子身體小,力氣小,易被人群擠壞。
在地鐵里,注意不要讓寶寶的手指靠近車門縫,以免被自動車門夾傷。
地鐵雖然運行平穩(wěn),但由于車速快,父母和孩子仍需抓緊扶手。
車門快關閉時,父母帶著孩子不要勉強進出。
公交車
快到站了,爸爸接一手接電話,一手拉著孩子往車門挪動,誰知司機緊急剎車,女兒滾出2米遠,頭上撞起一個大包,哇哇大哭起來。
安全要點:
開車后,讓孩子坐在位子上,不要走動、跑動,同時讓孩子扶好扶手,避免剎車時磕著。
盡量不要坐在第一排,前面沒有保護,急剎車時,慣性沖力可將人摔得很遠而造成外傷。孩子的頭和手不能伸出車外,否則很有可能被迎面飛馳而來的或后面超速行駛的車子碰傷,造成擦傷、骨折,甚至頭部外傷。
如沒有座位時,一定要讓孩子一手抓緊欄桿,另一手由您拉著,以防急剎車,車停穩(wěn)后再下車。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