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時尚媽咪 > 都市家居 > 正文

看看女人一年究竟要花多少錢

來源:來自網絡 2009-09-15 14:45:17

說兩句

  導讀:女人一年究竟要花多少錢

  奧斯卡·王爾德說:“量入為出的人是最缺乏想象力的。”這話放在朱迪思·萊文身上可不太公平。

  一個女人一年究竟要花多少錢?

  最近,美國作家朱迪思·萊文的新著《不買東西》(NotBuyingIt)在英國出版,有趣的是,這本書受到職業(yè)女性的強烈關注。今年50歲的萊文還是位社會觀察家,她在2004年的整整一年中除了必需的支出,如貸款、水電氣、食品、網絡、洗滌用品、衛(wèi)生紙等等,幾乎沒有別的消費。

  《不買東西》記錄了她的這段體驗

  起因是這樣的:2003年圣誕節(jié),萊文購物刷Visa卡到了最高透支額度,于是轉而用另一張卡,瘋狂購物。

  那時的紐約人,被市長朱利安尼鼓舞著。“9·11”后,朱利安尼號召大家消費,“要表現出無畏精神,那么就上餐館去吧,到商店去吧”,把消費和愛國行為畫上了等號。

  一天晚上,萊文購物回家,東西掉進了街角一個泥水坑,她在冰冷的水中摸索的時候想,這就是自由?這就是民主政治?回到家,她繼續(xù)思考消費之于經濟、環(huán)境、社會、個人的真正意義,決定2004年全年不買東西,看看生活會有什么變化。

  一年不購物,并不是萊文故作清高、超越了消費至上主義,或者認為消費是七宗罪之一。她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種美國人,只會提著巨大購物袋往嘴里塞甜甜圈。她不吃垃圾食品,沒有大號的體型,冰箱里的食物不多,不開霸道耗油的SUV汽車,但也不是《超大號的我》的導演邁克爾·摩爾那種憤青。

  她說自己不是個物質欲望強烈的人,比如她并不會買很多衣服,但會買很貴的衣服。停止買東西后,她想,很多時候,我們不過是出于情感、精神、審美等需求,把手伸向了錢包。“現代社會的溝通方式,除消費之外別無其他。世上沒有哪一種文明不和商品交換、商業(yè)粘合在一起。”

  女人把購物作為生活一部分

  萊文觀察朋友的購物反應,發(fā)現如果有人不購物,他仿佛進入了真空狀態(tài),立刻要用東西填滿它。購物和戲劇、舞蹈一樣,是一種自我表現的方式,可以治療空虛、厭世,因為它消磨了閑散的時間。沒有它,生活變得很蒼白。“消費是一種‘希望訓練’,希望有更多快樂,更多美麗,更多樂趣,更高的地位。”

  但是,這些都是暫時的,購物并不能帶給你真正的幸福和滿足。

  萊文很清楚這一點,但也無法抵制住塞壬歌聲的誘惑。堅持了半年后,冷靜、理性的她也忍不住哭了。那是在一家二手商品店,為買不買10美元的東西,她思想斗爭了半天。

  2004年圣誕節(jié)那天,萊文清查了一年的賬目,并和2003年的支出做了比較。她發(fā)現,如貸款、水電氣、健康保險等等基本花費用掉了總收入的3/4。她的年收入在4萬~4.5萬美元。其余的1/4收入可以任意支出。相比2003年,2004年的這筆開銷書籍省了1300美元,衣服省了1500美元,沒有看過戲,沒有外出吃過飯,一年共節(jié)省8000美元。

  每一個聽說她一年沒有購物的人都會問她,你一定節(jié)省了很多錢。萊文回答,省錢不是目的,她只是去除了對購物的恐懼。不過,一年節(jié)省8000美元的事實,讓萊文大為吃驚:她花掉的絕大多數錢只是維持必要的生活,“人人都是消費者。如果說這一年讓我明白了什么,那就是,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2004年11月,她和同居13年的男友保羅清算他們的凈資產,一個農場和紐約的一套公寓,如果賣掉它們套現,他們立刻就是百萬富翁。但沒有了房子,只能住在車里。無家可歸的百萬富翁,多么可笑。他們陷入了迷茫,資產的意義何在?如果把錢都放在了固定資產上,可自由支配的錢又少了,一年省下的8000美元又有什么意義呢?

  這本書之所以引起英國女性的共鳴,是因為她們無奈地發(fā)現,辛苦上學、上班,不過是為了維持基本的生活,和萊文的狀況一樣。

  記賬會嚇到自己

  有年輕女白領一筆一筆記下每天花掉的錢,從交通費、中午的三明治到下班路上拐進酒館要的一杯酒,賬無巨細一一記下。月末最后一天算賬,直抽冷氣:既沒有在奢華的哈維·尼柯爾斯商店買名牌、到美容院做護理,也沒有去米其林三星的餐館吃大餐、享受奢侈的海外假期,一個月的薪水怎么花得精光,信用卡上還欠了若干銀兩?再看支出的明細,最大的一筆開銷不過是手機話費,為什么還超支了呢?

  據調查,21~25歲的英國女性80%花得比掙得多,46%的人信用卡透支,平均負債3830英鎊;幾乎一半的女性在發(fā)薪前當上月光美人,只有21%的被調查女性說自己有儲蓄的習慣,14%的人意識到為了還貸款應該節(jié)省開支。

  由于社會普遍認為消費是不良行為,因此,媒體對能花錢的年輕女人沒好話,譴責她們生活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買東西、花錢;批評她們的價值觀:我能掙就能花,旁人管得著嗎?實際上,很多人并不是腳穿馬諾洛高跟鞋、拿瑪伯利手袋的物質女郎。

  調查發(fā)現,越是受過良好教育、越聰明的女人財政赤字越大。一位女專欄作家說,之所以選擇上大學,就是因為教育能夠保證未來的生活質量。沒想到,畢業(yè)典禮結束后,眼前的路不是金光大道,反倒引向學生貸款、日常生活費用、各種債務的泥潭。英國大學畢業(yè)生平均每人有學生貸款1.3萬英鎊,他們平均年收入為18197英鎊,扣掉22%的所得稅每月收入1166英鎊。

  生活在能提供工作機會的中心城市,一個月至少需要300英鎊的房租,還是與他人合租的。刨去必需的開銷,有的人一個月只剩下100英鎊,還要用于上下班交通。就算不買任何奢侈品,也注定要破產,再談未來的經濟規(guī)劃豈不是笑話?據英國官方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支持服務機構的數據,2004年畢業(yè)的大學生,只有60%在離校6個月內找到了需要大學學歷的工作,意味著40%的人只能干收入僅夠維持生活的工作,如餐館服務生,酒館招待。

  為什么只有女人會“敗家”

  女人而不是男人背上“敗家”的名譽,首先她們的收入比男同事低。據均等機會委員會的調查,職業(yè)女性平均收入比男人少12%,年齡越大收入差距就越大。相對于收入而言,女性的生活更為昂貴。除了女人要為化妝品花掉一大筆錢,服裝,也是必須的。

  所有的職場專家都說,職業(yè)裝是投資,你應該為你想要的工作穿衣,而不是為已有的工作穿。

  聰明又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孩對高尚生活尤其充滿熱望。她們喜歡城市生活,不愿讓20歲的青春出現空白和遺憾。高尚生活并非他人指責的那樣,是穿著克洛伊時裝上班,在高級酒吧干完水晶香檳一扭頭就上巴黎度周末。而是舒適、獨立、有適當社交活動,偶爾會有驚喜的生活。

  “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充滿幻想和希望”,理財專家卡羅琳·安斯蒂說。她是一家名為“基礎”的理財公司的合伙人,這家公司的合伙人全部為女性。“年輕女人比她們父母在同一年齡時對生活的要求高。她們對父母提供的生活方式已經習以為常,當她們開始掙錢后,自然而然地希望這種生活水準能夠持續(xù)下去。”

  女性收入低,結婚遲(意味著在沒有遇見金龜婿之前,只能靠自己的收入打點生活中的一切),生活成本提高,房價上漲的種種現實,讓她們只能借錢。信用卡的高利息和銀行高額貸款意味著儲蓄很難,她們更擔心借不來錢而不是透支。

  像萊文一樣不消費,年底往銀行戶頭里存入區(qū)區(qū)一兩千英鎊,生活的意義僅在于此嗎?她們只能抱怨自己生在了“缺乏文化”盛行的時代。“缺乏文化”是萊文的好友,文化評論家埃倫·威利斯提出來的。

  她說,我們所處的時代,掙錢和花費就是一切。我們沒錢看病,沒錢養(yǎng)老,沒有閑暇,負擔不起生活空間;為必需的住房掙扎,卻很容易用無息貸款換一輛新凌志車。這樣的社會,只會鼓勵你買想要的,誰讓你買不起所需要的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