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09-09-16 21:08:26
孕婦的口腔健康不僅關系到孕婦自身的健康,而且還影響到下一代的身體健康和口腔健康,因此要通過宣傳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孕婦口腔保健,提倡并做到———愛護牙齒從孕婦做起。 孕婦牙齒,不是大問題,但也不是個小問題,要是孕期不注意護牙,生一個孩子還真能壞一顆牙呢。所以,在孕期,準媽媽有10大東西碰不得:
一、太甜的食物
人們常說:“糖吃多了,牙齒易壞”,這是人們多年生活中的實踐經驗.
的確,糖對齲齒的發(fā)生會起一定的作用,特別是蔗糖.吃糖的時間不當或食量過多,對身體和牙齒都是有害的.糖是從淀粉轉化來的,我們日常吃大量的面食和米飯并不一定損害牙齒.有人以為齲病是牙與糖直接接觸發(fā)生的,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把牙長時間放在糖水中也不產生齲病損害.
糖對牙齒的損害究竟是怎樣發(fā)生的呢? 我們知道,淀粉中含有足量的硫胺素等能與在消化中產生的丙酮酸共同作用而產生熱量.但淀粉在制糖時硫胺素全部被破壞,故單獨吃糖時所發(fā)生的中間物丙酮酸沒有適量的硫胺素另外,口腔是一個多菌的環(huán)境,有些細菌可以利用蔗糖合成多糖,多糖又可形成一種黏性很強的細菌膜,這種細菌膜黏附在牙齒表面上,特別是牙齒咬面上的溝裂和牙齒鄰面的間隙內,很不容易清除掉.細菌就可能大量繁殖而形成一些有機酸和酶,特別是乳酸桿菌釀出大量的乳酸直接作用于牙齒,可以使牙齒脫鈣,軟化腐蝕.酶可以溶解牙齒組織中的蛋白質.牙齒的硬度和結構容易遭到破壞,這為齲病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
另一方面孕婦比較容易患妊娠糖尿病,嚴重的會生下畸胎。
因此要少吃以下零食:(1)糖,曲奇,蛋糕和派;(2)糖類口香糖;(3)餅干,面包棍和薯條; (4)干果和葡萄干。
二、太酸的食物
很多準媽媽懷孕期間都喜歡吃點酸的,但幸孕草指出,懷孕期間吃酸也要講究科學性,有的酸性食物不宜多吃。
婦女懷孕后,胎盤會分泌一種叫作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物質,這種物質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使胃酸顯著減少,消化酶活性降低,并會影響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從而使孕婦產生惡心欲吐、食欲下降、肢軟乏力等癥狀。由于酸味能刺激胃分泌胃液,且能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所以,多數孕婦都愛吃酸味食物。
但是吃多了算食物容易使牙齒受到酸物質侵蝕,牙齒礦物質被溶解,牙切面變薄,牙齒變得脆弱和敏感,患上酸蝕癥。
孕婦可選擇番茄、橘子、楊梅、石榴、葡萄、綠蘋果等新鮮果蔬,這樣既能改善胃腸道不適癥狀,也可增進食欲,加強營養(yǎng),有利于胎兒的生長。
三、冰塊、爆米花等谷粒
冰塊、爆米花谷粒刺穿舌頭以及嘴唇都可能引起牙齒破裂。與皮膚不同,牙齒不能再生。吃爆米花谷粒就像吃“石頭”,冰是尖利易碎的,這些食物都可能破壞牙釉質,尤其是嘴里塞滿東西時你更要小心。
四、過多的氟化物
我們知道氟化物對牙齒健康很重要。但是攝入過量氟化物會讓他們患上氟斑病。更不幸的是,氟斑是“內在的”,這意味著牙科醫(yī)生無法輕易擦去這種表面斑。
五、矯形器
矯正器周圍的食物、細菌和酸會“讓牙琺瑯脫落”,其結果是牙齒變得很難看。
事實上,蛀洞開始是形成于矯正器的托架周圍。雖然腐爛不會完全形成蛀洞,但是它能導致“去除礦物質化”,使得牙齒出現(xiàn)光斑。隨著蛀洞的變大,光斑也會變黑。
六、X光片
選擇簡單的治療方案;盡量避免拍X片,必須攝片時穿防護衣并蓋住腹部; 大量醫(yī)學證據早已證實,孕婦在胚胎器官發(fā)育的敏感期(妊娠3~8周)接受過大劑量的X線照射,不僅可以使胚胎發(fā)育遲緩,骨骼畸形,甚至可造成流產或死胎。12周以后雖然大部分器官已經形成,但牙齒、生殖腺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還在繼續(xù)發(fā)育中,對于接受X線以后的反應也很難肯定。
七、不建議拔牙
懷孕期間一般不建議拔牙,若因嚴重的急性炎癥或迫切要求拔除智齒的,可在此期權衡利弊后,施行局部麻醉拔除。7個月及以上:易受外界刺激發(fā)生早產,治療時的臥姿還會使孕婦下腔靜脈受壓引發(fā)躺臥性低血壓,因此應盡可能避免口腔治療,如無法避免,建議治療時朝左側臥或偶爾變換姿勢,治療應簡單。
八、消炎牙膏
刷牙畢竟不是“吃牙膏”,入肚量非常微小,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藥膏“沫子”害不了孩子。
不止這位來信詢問的讀者,孕婦懷孕后出現(xiàn)牙齦出血的現(xiàn)象其實非常多見。因為,懷孕使身體激素水平發(fā)生了改變,牙齒的抵抗力下降,加上本身輕微的牙齦炎、牙結石等因素。所以,孕婦比常人更易發(fā)生牙齦出血等一些牙周疾病。
刷牙頂多2至3分鐘,口腔與牙膏的接觸時間很短。另外,大家刷牙后都會吐掉牙膏泡沫并用清水漱口。即使會不小心吞食一點泡沫,量也非常微少。不會對胎兒產生傷害。
與其擔心牙膏中的藥物,不如監(jiān)控好平時用藥。因為部分消炎藥會對胎兒不利,建議孕婦生病之后上正規(guī)門診看病,告訴醫(yī)師自己已經懷孕,請醫(yī)師判斷用藥。
九、藥物牙膏
四環(huán)素會使寶寶的牙齒變色,口腔常用藥甲硝唑滅滴靈可能致畸,都應避免在孕期使用,而口腔治療用量的局部麻醉藥不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孕期不同階段的治療原則0-3個月:胎兒尚不穩(wěn)定、易流產,不建議進行口腔治療,遇口腔急癥僅作簡單處理緩解癥狀。4-6個月:是口腔治療的安全期,可再行口腔檢查;可接受潔治;只要確切執(zhí)行消毒及相關措施,在此期進行補牙和根管治療是安全的,若孕婦對此感到憂慮或不安,可采取暫時性措施,待產后再徹底治療。
十、一冷一熱
牙齒最怕一冷一熱的刺激,這樣久了就會患牙齒癮裂,不敢吃冷熱酸甜的東西。脆骨也一樣,易把牙齒擱劈裂,后果嚴重呦!而且對胃腸也有害,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孕媽媽如何保護牙齒
1、牙刷一定是保健型的 這種牙刷比較柔軟,不會傷到牙齦。
2、刷牙的最好方法是水平顫動 法此法是讓牙刷在牙面上幾乎原地不動地上下顫動刷,再稍稍移動,這樣才能刷干凈牙齒。
3、漱口次數不宜太多 否則容易把牙膏留下的氟漱掉。
4、牙膏要足量 大人豎著擠,即大人的使用量是堅著擠滿在牙刷上,過多過少都不合適。
5、早晚有效刷牙刷牙 一定要保證3分鐘。
6、要挑選牙膏中的磨擦劑 國內某些高品質的牙膏內,使用了進口的“軟性球狀二氧化硅”磨擦劑,可以有效保護牙齒。
7、牙線是除垢的好幫手 牙線能比較徹底地清除牙垢。
8、學會使用牙簽 一定要上下垂直剔,并且最好使用純木牙簽。
9、奶制品讓牙齒更堅固
它們是我們所需要的鈣質和磷質的最好來源、牙齒釉質和牙根支撐骨的主要礦物質材料。乳齒的礦化作用開始于懷孕的第四個月,石齒的礦化作用開始于出生的第一年。牙齒生成之后,釉質更新并一直保持下去。我們應該飲用牛奶。
奶制品(酸奶等等)還帶來了鈣質、磷質和維生素D,后者將增加鈣和磷的吸收。最后,酪蛋白,奶中主要的蛋白質,能限制牙齒釉質無機鹽排出過多。過去人們的做法就很好:通常在吃過甜點之后才吃奶酪,借助于酪蛋白的限制作用和奶中的脂類,減少由碳水化合物中分泌出的酸。
10、經常做牙齦按摩 洗凈雙手,用食指在牙齦上輕輕按摩,從外到里,從上到下,不要遺漏。每次5分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