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2009-11-11 21:51:15
導讀:如果父母愿意通過這種方式與孩子進行互換溝通,那就把孩子手中的東西換的開始“扔”就可以了,如:球、軟質(zhì)沙包、手紙筒、鈴鐺……——不錯的游戲!
案例:
我們家豆豆8個月,已經(jīng)會爬了,是個人見人愛的可愛小男生,最近他總是喜歡“扔”東西,從勺子、響鈴文具、書、奶瓶、圍嘴……,總之一切他能拿到的東西,剛還是我們還說服教育一番,后來發(fā)現(xiàn)越“教育”越“扔”的高興,他那種樂此不疲的神情,弄得我們大人哭笑不得!
哈哈,“扔”是和最親近人在一起最好玩的游戲
觀點:
這種行為原自孩子最初嘗試“扔”的行為的“成功”滿足!
常見場面:
孩子將手里的東西(勺子)“扔”了出去……
媽媽(立即起身去撿勺子):寶貝,不要把勺子扔掉,多不衛(wèi)生呀!媽媽給你換一把吧!
奶:寶貝,勺子不能扔,是吃飯的!乖!
爸爸:嘿,這小家伙會扔東西了!
孩子又把新獲得的勺子“扔”了出去……
媽媽(立即起身又去撿勺子):嘿嘿,這個壞孩子,不要扔了,再扔媽媽要生氣了!
奶奶:寶貝,勺子不能扔,是吃飯用的!乖!
爸爸:這小家伙有意思!
于是,孩子又把新獲得的勺子“扔”了出去……
建議:
1、成長中的正,F(xiàn)象,與未來孩子是否缺失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任何必然聯(lián)系,所以可以忽視!
2、如果父母愿意通過這種方式與孩子進行互換溝通,那就把孩子手中的東西換的開始“扔”就可以了,如:球、軟質(zhì)沙包、手紙筒、鈴鐺……——不錯的游戲!
3、如果父母認為這種行為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小“問題”,不用發(fā)怒,不用說服教育,而是面無表情的淡漠面對就可以了,孩子會很快放棄這種嘗試!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