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18 13:25:27
導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不應滿足自己已經形成的教學風格,還要隨時注意教學改革的新動向,不斷地學習和總結,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個性品質,從而使自己的教學風格有所變化,有所發(fā)展,既有鮮明獨特的“本調”,又有豐富多彩的“眾調”。
教學風格是教師在自己創(chuàng)造性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穩(wěn)定的教學特色和教學個性。它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良好的教學風格則是教師教學成就的重要表現。我們應鼓勵教師去追求自己的教學風格。但是在追求教學風格的同時應該注意一些問題,否則,很可能步入歧途。
那么,教師在追求教學風格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應該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品質。教師有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崇高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個性品質,就會形成良好的教學風格。反之,就會導致教學風格的格調消極、低下。我們提倡的應是優(yōu)良、格調高雅的教學風格。在教學實踐中,經常發(fā)現有的教師在教學上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風格,但不是良好的健康的。
例如,個別教師講課時總喜歡“海闊天空”,形成一種華而不實的格調;有的常常喜歡“談家常”,形成一種散漫的格調;有的則常常穿插一些不夠高雅的“噱頭”,形成一種俗氣的格調,等等。這些類型的教學風格,都是教師個性品質的表現,都是學生所不歡迎的,與教學要求相悖的。因此,要想培養(yǎng)受學生歡迎的良好教學風格,教師必須加強個人思想品質修養(yǎng),努力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應該避免盲目追求,急于求成。教學風格是衡量教師教學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但絕不能認為它是衡量教學成就的根本標準。評價一個教師的教學有沒有成就,更要看他的教學是不是貫徹和遵循了社會主義的教育方針和教學原則,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的,成功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學生的健康和智能的發(fā)展。如果教師離開了這一切,只是一味地、盲目地追求個人的風格,那他的教學肯定是不會成功的。毛澤東說:“有許多的東西,只要我們對它們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覺性,就可能成為我們的包袱,成為我們的負擔。”教學風格的建立往往要經過一個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既不能盲目的,又不能急于求成。
三、不要生硬模仿他人風格。我們不反對開始時對他人的教學經驗,包括教學風格進行一定的模仿。但是,這種模仿又絕不能是生硬的,照葫蘆畫瓢式的,而是從中汲取有益的成份,將其消化為我所用,并有所突破,有所前進,最終形成自己的特色。
四、要防止風格僵化。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不應滿足自己已經形成的教學風格,還要隨時注意教學改革的新動向,不斷地學習和總結,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個性品質,從而使自己的教學風格有所變化,有所發(fā)展,既有鮮明獨特的“本調”,又有豐富多彩的“眾調”。
作者:趙元庵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