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綜合性論文 > 正文

幼兒珠心算學習中的問題與對策

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23 15:56:00

說兩句

  導讀: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鍋粥”。珠心算的學習更是如此。如果單純追求結果——幼兒心算能力的提高,而一味強調片面訓練。不顧及過程中幼兒的反應,那么后果是不堪設想的。除讓幼兒在珠心算學習中的熱情消失殆盡外,還極可能產生厭學、拒學心理,影響他們對其他知識的探究興趣。

  珠心算作為中華民族第五發(fā)明的文化瑰寶,以其視、聽、觸覺等多種感官的共同參與,從而有效開發(fā)幼兒右腦潛能、促進思維、建立腦映象的優(yōu)勢而風靡全球、經久不衰。我園也于1996年起,就著力開展珠心算的教學與研究,在多年的實踐與理論分析中,我們發(fā)現要使珠心算的價值得以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利用。就必須緊密聯系幼兒發(fā)展的實際情況與學習特點,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施以教學。在多年的實踐中,我們發(fā)現幼兒在珠心算的學習中經常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一、興趣易產生難持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幾乎所有的教學都會從培養(yǎng)幼兒學習興趣為教學切入口。在珠心算活動中,篳撥作想的撥珠聲、令人欽羨的神算子、圖文并茂的計算題、生動活潑的教學等都足以引起4、5歲孩子對珠心算學習的神往和激情。當他們剛走進課堂,面對小巧、精致的算盤都會興奮不已,甚至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拿起來大玩一通。那時,對珠心算的喜愛之情全溢于言表。但進入真正學習、訓練階段后,他們真實的4、5歲年齡因素、一定時間的枯燥撥珠訓練,則會令他們開始的學習熱情減退、消失,更有甚者轉成厭煩、恐懼心理。如何讓孩子起初產生的短暫的、臨時興趣得以保持,甚至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升溫、提高。從而讓孩子單純的外在興趣轉化成內在的學習動力,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實際教學問題。

  二、個體成績顯著但差異過大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凡是通過珠心算的學習、訓練幼兒,其思維能力一定優(yōu)于其他幼兒。顯性成績表現在:對數字的理解、運用能力強;思維敏捷;記憶力提高;意志力加強。。。。。。隱性的則體現在:右腦半球得到有效開發(fā);腦映象得以極好的建立;學習主動性得以提高等等。然而,大千世界,人本來就有先知后覺之分。何況每個幼兒的發(fā)展亦是各有先后、不盡相同。有的幼兒語言描述突出點,而邏輯思維就略遜色些;有的幼兒思維敏捷,但動手能力笨拙點;有的幼兒接受能力很強,但學習偏于浮躁。所有這些,使每個孩子在珠心算學習中的成績,呈不平衡狀態(tài)。從而,給教師的統一教學、制定目標帶來一定困難。如何解決幼兒發(fā)展的這種不平衡問題,讓每名孩子通過學習,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提高。呈現在教師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

  三、有成功體驗但易產生畏難情緒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每個幼兒地顯性成績都極大的得到提高。當他們真實的發(fā)現自己計算能力高于同伴;輕松理解千、百、十的意義;撥出悅耳動聽的珠子;其成功的體驗定是無比激動、喜悅。自信心也就得到極大的培養(yǎng)、提高。和眾多學科一樣,珠心算也有其自身的學習難點。尤其在湊五補十、減五進一等的學習中,有些幼兒就難以跨過這一檻兒。不是欠理解,就是易混淆。顯得身心疲憊、力不從心。于是一部分幼兒就會在這兒徘徊、滯足。甚至因此產生畏難情緒,不再繼續(xù)。探究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多途徑教學形式,給幼兒鋪設越過險阻的平臺、不斷獲得成功體驗是我們教師殛待研究的教學策略。

  針對幼兒在珠心算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嘗試應用了這么幾個對策,效果良好。

  一、以整合教育觀滲透各科教學

  現代教學觀已越來越重視各門學科的聯系與整合。珠心算教學同樣也不能閉門造車。要使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學習熱情、感受學習樂趣,就有必要在每個活動中滲透語言、美術、計算等多門學科的知識,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活動。例如將一堂活動設計成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深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一步步展開,目標一點點接近。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認知能力,獲得立體化的知識。還有,特別是在撥珠訓練中,為避免幼兒對長時間,單調的撥珠產生厭倦情緒,可以在單一的手指撥珠同時,賦予趣味性的兒歌。如:學習看珠認數4,我們就編了這么一首淺顯、有趣的兒歌:美麗的森林真熱鬧,來了4只狐貍、4只青蛙、4只烏龜、4只小鹿。。。。。。天黑了,4只狐貍、4只青蛙、4只烏龜、4只小鹿。。。。。。都快樂的回家了。幼兒在說說、動動、快樂游戲中,輕松的理解了盤上珠子與數字的關系。既愉悅了心情,又主動的獲得了知識。更為主要的是:增強了他們對珠心算學習的熱情與興趣。

  二、豐富教學形式促個別化學習

  無庸質疑,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是與年齡大小成反比例的。現代教育觀認為,應該重視兒童的個別差異,從而給予充分的關注,使每個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礎、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提高。為充分尊重、重視幼兒在認知、思維等能力方面的差異,我們遵循《新綱要》中個別化學習原則,在教學中,除了新的知識點采用集體學習形式外,一般回避過去那種教師一言堂、集體授課形式,采取分組學習、個別學習形式。首先,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個別化學習的環(huán)境————區(qū)域。讓幼兒在親自的實踐、練習到達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其次,開發(fā)家庭方面的有效教育資源,在大量的親子游戲中獲得發(fā)展,縮小與同伴的距離。再次,根據各個幼兒發(fā)展水平,提供多層次的活動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自主學習,能動的獲取知識、提高認識。可見,個別化的教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吃不飽、吃不了的兩極現象,使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在自己可以達到的層面上獲得進一步發(fā)展。

  三、分解教學難點于自信中探索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鍋粥”。珠心算的學習更是如此。如果單純追求結果——幼兒心算能力的提高,而一味強調片面訓練。不顧及過程中幼兒的反應,那么后果是不堪設想的。除讓幼兒在珠心算學習中的熱情消失殆盡外,還極可能產生厭學、拒學心理,影響他們對其他知識的探究興趣。因此,對于珠心算學習中的難點,我們采取逐一分解——小步走、穩(wěn)步走的循序漸進法。尤其是在學習口訣中,我們針對每一術語、詞義予以具體、詳細的分析、闡述,并讓幼兒在親自的操作中感受、理解口訣含義,為接下來的珠算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總之,片面的追求結果——計算能力的提高,已遠被時代淘汰、遺忘了。今天的珠心算教學重點應放在:發(fā)展幼兒思維、注意、記憶、腦映象等方面的培養(yǎng)上。讓我們共同放眼未來,為幼兒今后的學習、活動設下一個嶄新的、有彈跳力的伏筆!

  江蘇省通州市通州幼兒園 喻琴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