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12-22 11:09:23
專家簡介:
安瀾--邢君,兒童文學作家、身心靈合一導師、國際催眠師、國際軀體治療師、婚姻家庭輔導師、音樂治療師、榮格心理分析師、北京電視臺特約心理咨詢師、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特約心理咨詢師。曾留學德國,在德國北威州立家庭援助中心援助服務。人本主義的會心團體公益組織【青未了心靈成長小組】和青未了心理咨詢中心的最初創(chuàng)辦人。對于各類心因性軀體疾病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治療經(jīng)驗。
問與答:
網(wǎng)友小燕子116:安老師你好‘我想問一下’我家孩子十個半月‘孩子現(xiàn)在特別粘著我’只有我離開他的視線就不行‘爺爺奶奶有時也不行’一點生人都見不過‘如見了生人只有一個方式’就是哭‘我應該怎么教他呢.
安瀾:你的孩子遇到的也是分離焦慮的問題,對于十個月的孩子來講,母親可以短暫的離開,我想孩子在以前可能遇到過分離的創(chuàng)傷,也有可能孩子屬于一種特殊的類型,對分離焦慮特別敏感,你可以做的是,耐心的關注、傾聽、理解,信守承諾,循序漸進的拉開和他分離的時間,這個訓練非常重要。
網(wǎng)友e_july:安教授您,我孩子4歲8個月了。男孩,大部分時間挺好,就是因為有時他要做的事,沒順他的心意去做,他就會大發(fā)脾氣,亂扔東西,有時還會打媽媽,很生氣。比如,上次在幼兒園老師發(fā)了紙和筆不讓小孩動,結果他動了。老師把他的沒收了。他很生氣就跑出教室了,剛好我去接他,這時他又哭又打我,老師很生氣。不合他的心意就特別愛發(fā)脾氣。因為這個他爸還打過幾次,還是不管用。該怎么辦?謝謝您!
安瀾:我想懷疑你的孩子是在“遷怒”,也就是說引起他發(fā)脾氣的那件事并不太大,但他無意識里借這件事把他日常生活中積攢的怒氣一塊發(fā)出來了,不知道平時家長對他是不是太嚴格?從你給的信息里,我覺得很像,建議你和孩子的爸爸不要打他,也不要居高臨下的訓他,如果在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給他時間去發(fā)脾氣,去處理自己情緒,不要用是非來評價他的行為。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大人對孩子做錯了事,要敢于道歉,這樣一來表示對孩子表示平等和尊重,二來給孩子做出了表率,三給孩子的憤怒一個出口。
網(wǎng)友小燕子116:我還想問一下’我家寶貝現(xiàn)在好像可以聽懂大人說的話‘就是有時太任性’應該怎么引導他不要太任性呢?我家寶寶十個月的孩子看上去好像有一些內(nèi)向‘有時笑起來都是像女孩子似的’很靦腆‘所謂的笑不露齒’作為一個男孩子這點不好‘怎么樣才能讓他變的開朗些呢?
安瀾:不同年齡的任性可以被容忍的任性程度是不一樣的,十個半月孩子的任性大多數(shù)是可以被容忍、接納和滿足的。太順從和老實的孩子反倒會讓大人擔憂。
安瀾:每個孩子有不同的氣質(zhì)類型,笑不露齒的孩子不是也很可愛嗎?在今后撫養(yǎng)孩子的許多年里,你可能都會遇到孩子的表現(xiàn)和你和期望不一樣的地方,你越早的學會接納他和不加評判,他就越容易接納自己和自信。
網(wǎng)友zhjfm:我家寶寶十三個月,總愛還撓人,批評她她也知道錯,但就是改不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安瀾:我想還是孩子在表達一些她的需要,并不一定就是大人理解的她在攻擊,或者她需要更多的人關注,作為家長,可以試著家長在沒有撓人的時候,給他一些關注和肯定。
網(wǎng)友guoxuna:安老師,您好!我家女寶快七個月啦!從四個月開始,性格比較內(nèi)向,她奶奶帶她到外面玩也不太愛笑,但有時會一個人看到某樣東西呵呵地笑個不停?
安瀾:孩子的感受能力是非常敏銳的,他們可以感受到大人不可感知的一些東西,所以她那樣笑也是非常正常的,笑起來的孩子多么的可愛。
網(wǎng)友雪兒老媽:你好,安老師,我想問一下我家寶寶還有幾天就4個月了,該注意培養(yǎng)她那方面的情緒表達?是不是我們說話的語氣她都能明白?總是要我們抱著,還總要求扶著她走路,而且脾氣很急,該怎么培養(yǎng)她良好的性格和情緒?
安瀾:我想孩子可能不明白我們說的語言,但是她可以感覺到我們所表達的情緒。我想最主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并且盡可能的去滿足。這樣就會養(yǎng)成良好健康的性格。
網(wǎng)友xiaoyao78:安老師,你好:我兒子現(xiàn)在七個半月,從斷奶后夜里經(jīng)常吵著要吃東西,但真正給他吃奶粉時又不要吃,給他吃些蛋糕之類的東西才愿意吃,后聽說小孩子夜里吃這些零食不好,請問有什么方法可以讓他夜里不鬧嗎?
安瀾:我覺得這個孩子能夠吵著要吃東西太好了,他有需要能夠表達出來,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他的需要,奶粉固然非常有營養(yǎng),但許多其它的食品也同樣的豐富的營養(yǎng),滿足孩子的生長。聯(lián)想到很多家長會讓孩子吃某一種食物,并且在勸孩子吃這個食物的時候加入家長的很多焦慮,這會使孩子對這種食物更加的畏懼。其實孩子只要營養(yǎng)總的來說是均衡的,盡可以去適應他的口味。
網(wǎng)友枕月聽林語: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大姑姐家有個6歲男孩,也是個超級小霸王,我?guī)鹤尤ニ麄兗彝,他總會奪下兒子手里的玩具,不給玩,又故意拿著招惹我兒子,最后,必定其中一個大哭或互相打起來,一見面就這樣,簡直水火不容,可是我們之間交往比較多,怎樣能避免這場“戰(zhàn)爭”呢?
安瀾:每個孩子天性都不一樣,有的孩子就會霸道一點,有的孩子就會隨和一點,其實孩子一般都是很正常的,問題是我們的獨生子女接觸同齡人的機會比較少,這種交往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回想起我們過去,家中有許多的孩子也是這樣,有時候會有爭吵,有時候會有打鬧,也是這樣走過來的,但是并不會影響孩子之間的感情。你和大姑姐之間可能會比較顧及關系,可能會把孩子之間的問題想得比較嚴重。建議你和大姑姐先溝通一下,看看她對孩子之間的爭吵是什么態(tài)度。只要你們之間沒有太大的分歧,就可以放手讓孩子去探索他們之間的交往模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