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時尚媽咪 > 爸爸手記 > 正文

父愛,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感動

來源:廣州日報 2010-07-13 14:10:45

說兩句

  父親,人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當我們牙牙學語喊出“baba”這個音時,那個看似嚴肅的人,往往會禁不住開懷大笑。

  父愛,那是和母愛截然不同的另一種愛,那是藏在心底深處的感動,卻像流水般慢慢地流進我們的心底!

  讓我們把目光對準這個平常容易被忽視的角色——父親,傾聽一下不同時代的父親的育兒觀及記憶深處的故事……

  50后父親:棍棒之下出才子

  家庭檔案:陳伯,54歲,育有一兒一女,現(xiàn)在兒子30歲,女兒27歲。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一直是扮演著嚴父的角色,至今也沒有改變,在當時那個年代,這是社會推崇的一種育兒方式。印象中,我跟孩子嬉鬧玩笑的時間很少,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一本正經(jīng)地對話,而且因為在外地工作的緣故,長期跟孩子分開,我們之間顯得不是很親密,孩子們也好像特別怕我。

  我堅信對于孩子還是要嚴厲一點,“棍棒之下出才子”,這句話沒錯,尤其是對男孩子。記得兒子剛上高中那會兒,突然跟班上的幾個小混混玩在一起,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我得知這個消息后,馬上趕到學校。當然,為了不傷他面子,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我沒有批評他。直到帶他回到宿舍,我非常氣憤地用皮帶狠狠地抽打了他一頓。自己的孩子誰不心疼,可為了他的前途,我只能扮演“嚴父”的角色。那次“棍棒教訓”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教訓,比較慶幸的是他很快離開了那幾個同學,專心學習,高中畢業(yè)時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學。

  反思:

  體罰和溝通同樣重要

  孩子現(xiàn)在長大了,回過頭來看看當時的教育方法,也有不妥的地方,雖然我用嚴厲的手段逼著他們個個都成了優(yōu)秀的人才,但他們的個性還是比較弱,不懂得拒絕,有什么委屈也是裝在心里,父子之間談心的機會比較少。

  人老了,其實很希望孩子在身邊說說話,可孩子們對我總是敬畏,從來不說一句玩笑話。希望我的兒子在教育他的下一代時能多些耐心,緩和親子關系。

  60后父親:給獨生子女更多的愛

  家庭檔案:鄭誠儉,育有一女,15歲。


  我小孩出生時剛趕上獨生子女政策,可以說,她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女兒出生后,我決定要給孩子充足的愛。我極力推崇的育兒觀就是:父母與孩子一起生活,有密切的溝通。在我們家,有“家庭時間”,即父親、母親與孩子在一起。比如,全家一起花時間同做一件事,吃飯、收拾屋子、散步、旅游,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家庭觀念。也有“單約時間”,即父親、母親分別單獨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目的是幫助孩子建立與父、母個別的關系。我和女兒時常一起摔跤,她學跆拳道時我給她當靶子,讓她踢我的大腿、屁股,練到她大汗淋漓直喊腳好痛好痛為止。當然,更少不了的是和她談心,范圍很廣,包括談學校、談明星、談減肥及青春期的性等等。

  反思:

  不將自己意志強加給孩子

  為人父母的存在價值之一就是引導孩子一生走正直的路,并努力發(fā)掘出她的天分,讓她能夠全面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切記不要將自己未實現(xiàn)的夢想硬壓在孩子身上。比如說學鋼琴,她5歲說要學鋼琴,買了琴之后沒學兩年就放棄了,我和太太為此吵過不少嘴,到底是她有天分沒努力還是沒天分?但最近半年她自己又說要學了,將來怎么樣還很難說!

  70后父親:

  尊重孩子平等相處


  家庭檔案:張先生,從事咨詢業(yè),兒子12歲。

  我推崇的育兒觀是:尊重孩子,與他平等相處,并培養(yǎng)他健全的人格,包括自主性和體諒之心。

  兒子今年12歲了,我基本上沒對他大聲呵斥過,父子關系還算融洽,即使在青春期的兒子,也喜歡跟我談心。

  記得兒子剛上初中那會兒,出現(xiàn)了一些早戀的苗頭,剛聽到這個消息時我也很著急,但我還是裝著很輕松的樣子跟他進行了一次談話。當然,一開始,我是從自己的早戀講起的,兒子放棄戒備心理,很愿意聽我談,最終,我以過來人的身份解決了兒子的困惑。

  他讀小學四年級時,有一次我下班回家非常累,大家都在吃飯,我只想坐在凳子上休息。兒子察覺到我很累,主動幫我盛上一碗飯,那一刻我非常感動。

  反思:

  最好的不如最合適的

  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也會盡量給他最好的物質(zhì)生活,在學習方面,也是給他選最好的學校,挑最好的老師,只希望他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事實證明,最好的不如最合適的,當初為了上一所好初中,我們找盡了關系,可孩子來這里后卻一點也不適應。這個學校多是有錢人的子女,兒子感覺不能和他們很好相處,他很苦惱,這也是我失職之處。如果孩子還不能很好適應的話,我打算給他轉學。

  80后父親:

  科學育兒,良好習慣更重要


  家庭檔案:阿煒,公務員,女兒6個月

  春節(jié)前女兒出生了,當我看到那個粉嘟嘟的小家伙時,內(nèi)心充滿了莫名的感動,這就是我生命的延續(xù)體,她是那樣的惹人愛憐,在那一刻,我決定要給予她全部的父愛。事實上,我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超級奶爸。

  雖然在大家眼中,我還是那個不成熟的80后,可在女兒面前,我則必須承擔起父親的角色。為此,在老婆剛開始懷孕時我就買了一堆育兒書,每天晚上專心學習科學的育兒方式,對于報紙和雜志的育兒知識,我也是很留意的。那天,我在報紙上看到“如何讓孩子晚上睡得更好”的文章后,回家講給孩子的爺爺奶奶聽,兩位老人很驚訝我關心這些小細節(jié)。這可能就是我們這一代的特點吧,愛學習新知識。

  對于女兒,我一直推崇“放養(yǎng)式”管理,從不刻意去培養(yǎng)她什么興趣愛好,也沒有帶她去早教班,以后我也是以尊重孩子為主,一切自然就好。但是,一些成長的良好習慣卻是要培養(yǎng)的,比如,有規(guī)律的作息。當她長大后,要培養(yǎng)她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

  反思:

  理解自己的父親

  因為自己的育兒觀和孩子的爺爺奶奶不一致,有一次,為了小孩吃奶的事,我跟孩子的爺爺吵了起來,那段時間,孩子吃奶老是沒規(guī)律,每次只吃一點點,過一會兒又鬧著吃,孩子的爺爺總是很“勤奮”地滿足她,但我認為這樣對小孩消化不好。事后想想真后悔,我作為父親,能為子女成長付出一切,但我為什么不能反過來理解一下自己的父親呢?

  專家視角:

  父愛跟母愛一樣重要


  中國社工協(xié)會婚姻家庭部顧問邱少波老師談道:“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承擔了和母親同樣的角色,有時候甚至更重要。”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父親都忽略了這個重要性,認為教育孩子是媽媽的任務,因此常常以“工作忙,應酬多”逃避理應承擔的責任。

  邱老師舉例,如果父親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尤其是男孩子,當看到媽媽累或者委屈的時候,他會不自覺地承擔起父親的角色,看似很懂事,其實對以后的成長、戀愛都不利。孩子在小時候需要健康的、平衡的愛。

  “教育孩子也不一定是必須要付出很多時間,關鍵是要用心,比如下班后給孩子一個擁抱,或者每周末帶孩子去公園玩玩,有質(zhì)量的親情時刻更容易給孩子一個快樂的心情。”邱老師強調(diào)道,父親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好好地愛孩子的媽媽,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輕松的家庭氛圍,孩子很會察言觀色的,他能感受到來自父親那份濃濃的愛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