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幼升小銜接 > 正文

孩子將入學 家長如何解決開學焦慮

來源:大河報 作者:辛漸 2010-08-24 10:05:52

說兩句

  入學是孩子一生當中,特別是學習生活中的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作為家長,幫孩子過好人生的這個轉折點顯得尤為重要。


  馬女士為兒子今年入學的事忙得焦頭爛額,先是為讓孩子上一所好小學,她四處托關系找熟人,繼而又為孩子能分到一個好班級,遇到一位好班主任,而賠笑臉找校長。等到班級的事情塵埃落定,她仍然擔心兒子自理能力差,不能適應小學生活,決定給班主任老師送些禮物,關照一下兒子。這幾個月,馬女士的生活質量大大降低,整天處于焦慮之中。

  調查:

  孩子將開學家長真煩惱


  其實像馬女士一樣患上“開學焦慮癥”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按照劃片入學政策,趙女士的孩子早早劃入了轄區(qū)一所心儀的小學,為了找到一位責任心強的老師,她也學其他家長,托關系找了校長,希望孩子分班時得到照顧。劉女士的女兒在幼兒園時,因為入園早,始終照顧不好自己,到了大班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在幼兒園,3名老師照顧30名孩子,無論吃喝拉撒都照顧得無微不至,F(xiàn)在女兒升小學了,一個班80多人,一名老師能管理過來?再一看課程設置,一下子需要學習那么多東西,女兒能學會嗎?跟不上怎么辦?

  其實,患“開學焦慮癥”的不僅限于孩子升入小學一年級的家長,在學生時代的各個階段,都會有部分家長出現(xiàn)這種精神緊張的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不知所措、擔驚受怕、瞻前顧后等。一些其他年級學生的家長趁著孩子升級,也在找機會,希望給孩子調換個好班級;一些家長甚至不計成本給老師送禮,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師的認可,甚至當上班干部。

  癥狀:

  跟老師拉關系給孩子開小灶


  “孩子越小老師關注越重要。”采訪中,新生家長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已打聽到孩子班主任的電話和家庭住址,正在考慮以什么樣的方式跟老師“拉關系”。“我家寶寶比較調皮,我擔心剛入學他坐不住把老師惹火了,留下個壞印象就糟糕了。所以我想先和老師說明一些情況,請老師多照顧,多給機會。”

  至于怎么樣讓老師能夠關照自己的孩子,李先生說自己已經制訂了三套“方案”,一是老師來家訪時熱情接待,并準備一些禮品;二是在開過家長會后跟老師“照個面”,然后在開學前登門“造訪”;三是如果前兩次都被老師拒絕,就在教師節(jié)的時候借節(jié)日給老師送上一些小禮物表表心意。

  李先生對記者說:“先給班主任老師留下好印象,以后主科老師也得搞好關系,畢竟小學和幼兒園不一樣,小學是要學知識的,哪科差了都不行。”

  “都快開學了,人家孩子都會讀書看報了,我兒子還把自己當小朋友。”采訪中,劉女士告訴記者,她好不容易給孩子擇到一個好學校,但聽說其他家長“很有遠見”,早早就開始培養(yǎng)孩子,劉女士擔心自己的孩子今后跟不上,想方設法給孩子“開小灶”:“最近一個月,我和他爸爸都很著急,因為我們看到很多小孩都很厲害,100以內的加減法根本不在話下,而且又是學鋼琴又是學圍棋的,有的孩子已經能說一口流利英語(論壇)了。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我們找來了一些小學試卷,每天讓孩子做數(shù)學題,還教拼音和漢字。”[把脈]家長方法不當孩子入學不適

  “這是自信心的缺失,對學校生活的不了解、不信任所產生的恐懼。”心理咨詢師邰陽認為,家長的“開學焦慮癥”與社會因素有很大關系,雖然實際上他們不知道這么做究竟意義何在,但也無法擺脫,即使明知不好,也要強迫自己這樣做,其結果是只能加重焦慮。家長的焦慮心情,無疑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往往會讓孩子也感染上“焦慮癥”。

  “這是家長的悲哀,也是孩子的不幸,大而言之,這是對教育的戕害。”邰陽說。

  “‘開學焦慮癥’是部分家長應對孩子幼小銜接時的不自信,沒有做好升入小學的準備,只能自己代勞做一些事情。這種包辦的方式對孩子、對學校、對教育都是百害而無一利。”鄭州經開區(qū)實驗小學任永洋校長認為。

  教育學博士王國平認為,家長的“開學焦慮癥”也源自教育理念與教育制度的環(huán)境。不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主宰著家長的意向,并為此殫精竭慮。但“書中自有黃金屋”式的教育,學得再好,面對未來能否經得起考驗?可以說,我們目前的教育存在著培養(yǎng)目標的偏差,即很多家長單純地認為“孩子是父母的孩子”,而沒有意識到“孩子是社會的未來”。這種教育方法,無異于把“幼鷹”養(yǎng)在雞籠里,使其失去了飛的愿望與能力,變得和普通家禽完全一樣。但終究教育是為了學知識,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和綜合素質,不是為了“培育”考試高手。在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期,家長能端正教育目的,將來孩子面對“真刀真槍”的競爭,才有可能立于不敗之地。

  開方:

  調適心理應對幼小銜接


  “家長的不當做法和心理暗示很容易加劇孩子的入學不適。”一位小學老師說。

  據分析,“入學不適”心理表現(xiàn)主要有:一是缺少心理準備。家長對小學生活的錯誤描述會讓孩子背上精神包袱,擔心上學就是跟人比,易讓孩子產生恐學情緒。二是生活準備不足。家長沒有讓孩子調整生物鐘,不少孩子還是想睡就睡、想玩就玩,這樣開學后孩子很容易起不來、上課坐不住。三是合作意識淡薄。一些孩子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時時都以自己為中心,在新環(huán)境中易發(fā)生“交往危機”。家長要想避免“開學焦慮癥”,當務之急是幫助孩子轉變角色,讓孩子對小學生活充滿向往,有步驟地調整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規(guī)律,共同解決好孩子幼小銜接時的不適應,而不是用成人的視角,越俎代庖做上述“工作”。

  要解決“開學焦慮癥”,家長要學會解自己的心結,把學校生活的特點搞清楚,掌握學校生活的規(guī)律,學會與老師溝通,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鄭州金水區(qū)豐產路小學相關負責人周磊說,學校在一年級師資配備上往往注重均衡性,“所謂的好班或差班其實是家長的一種心理訴求,就學校而言,要對全體學生六年的發(fā)展負責,要遵循教育的公平性。學校對一年級老師的配備,一般強調三點,即責任心、愛心和耐心,老師要特別有耐心,對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要有經驗,所以在老師的調配上會特別考慮新生心理上的需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