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長教育心得 > 正文

女兒成長片段:我家妞的犟脾氣

來源:e度教育社區(qū) 作者:xingguang 2010-09-06 16:37:42

說兩句

  昨天整理老式的臺式機,把給閨女寫的成長日記拷到筆記本上。大家看看俺這個犟脾氣妞的犟脾氣:

  2001年4月21日星期六(二歲五個月)

  寶寶今天挨了媽媽一頓“痛打”。

  吃晚飯前,寶寶要吃葡萄糖。姥姥給寶寶倒好、拿完勺后,寶寶說:“我不要這個勺子。”媽媽便說:“行,媽媽給你換一個。”嘴說不及,寶寶把碗里的勺子給扔到了地上。媽媽說:“你怎么把勺子扔了?撿起來!”寶寶仿佛沒有聽見一般,只是對媽媽說:“我要那把勺子。”媽媽又表情嚴肅地說:“把勺子撿起來。”寶寶頂媽媽一句:“就不撿。”

  這樣可不行,可不能慣她這種任性的不講理行為?墒,寶寶不但不動手,反而表現(xiàn)得越來越強硬了。媽媽一生氣,拉過她的小手,對著手掌心打了一巴掌。寶寶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媽媽繼續(xù)讓她撿勺子,寶寶依然強嘴說:“就不撿!我就不撿!”媽媽接著打寶寶的小手掌,寶寶依就維持著自己的“尊嚴”。媽媽打得比較重,寶寶把兩只小手握成小拳頭,互相搓著,可是嘴里卻是不告饒的。她哭得跟個淚人似的,一邊搓著手,一邊對著媽媽哭:“媽媽你替我撿。媽媽你替我撿。”

  媽媽一想,給她的臺階下算了,打她,媽媽自己也挺心疼的,就對寶寶說:“你說,我錯了。”寶寶除了說讓媽媽替她撿之外,什么也不說。媽媽生氣地看著她,她只顧哭自己的,只顧繼續(xù)要求媽媽替她撿。又挨了兩巴掌之后,寶寶才哭著說了一句“我錯了。”可是,媽媽又加了一句(直到現(xiàn)在還有些后悔呢,要沒有這后一句,寶寶可以少哭一會兒,也可以少挨幾巴掌):“你說‘我以后再不扔了’。”

  這一句話可難住寶寶了,她無論如何也不再張口了,任憑媽媽怎么動員。勺子依就躺在地上,寶寶淚眼婆娑地看著媽媽哭,堅持讓媽媽替她撿?墒,她拒不認錯,媽媽怎么能替她撿呢?可憐寶寶哭得恨不能嗓子都啞了也不讓步。媽媽雖然心疼,可是也不能縱容她這個不好的習慣。媽媽一怒之下,拉過寶寶,扒了她的褲子對著小屁股蛋狠打了三下。寶寶捂著屁股跑到一邊,眼淚汪汪地看著媽媽,哭道:“別打了,別打了!”看來,真的是打痛了,可是,寶寶一點也沒有拐個彎、讓個步的意思。“你撿不撿?”“媽媽替我撿!”

  你看你怎么辦吧?可是,她哭的那個樣子,實在讓媽媽不忍心再打一下,可是又不想讓她覺得哭鬧是有力武器。媽媽就再給她拐彎:“寶寶是不是想要媽媽手里的勺子?”“是!”說著,伸手想拿。媽媽說:“那,媽媽把這個勺子放到你的手里,你用另一只手去撿那個勺子,好不好?”“嗯。”到這里,媽媽才舒了一口氣――――寶寶終于算是認錯了。可誰知,寶寶一拿到勺子就又來了新花樣:“媽媽抱著我撿。”“行。”媽媽想,只要你撿,怎么都行?墒,下一句又來了:“媽媽替我撿。”媽媽把臉一沉:“媽媽剛才怎么給你說的?”寶寶看了一眼滿臉怒氣的媽媽,大概懂得了“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決定屈服了?墒,寶寶的自尊心又是多么強呀:她竟然不用手,而用勺子去勾那把小勺。結果當然是白費力氣了。在媽媽的一再安撫下,寶寶才用手拾起了那把小勺,遞給了媽媽。

  面子是絕對要找回來的。以后的時間,寶寶都坐在媽媽腿上。媽媽也樂意抱著她――――打她是迫不得已,只能用這個方式來悄悄地心疼一下,還不能叫寶寶看出來。媽媽再問寶寶:“你剛才把勺子扔到地上,對不對呀?”“不對。”寶寶這回答得比較爽快。“那,以后還扔不扔呀?”“不扔了。”其實,她很懂的,只是礙于面子,非得叫媽媽“龍顏大怒”她才肯認錯。

  從寶寶扔勺子,到她把勺子撿起來,寶寶大概哭了有20分鐘左右。這期間,姥姥又心疼,又不敢插嘴,只好躲到客廳里去了。

  平時媽媽真舍不得打寶寶?墒怯袝r候,好象不打她就不聽。有一段時間,她總愛沖人吐吐沫,怎么說都不改,也是挨了一頓“痛打”之后才改正了。有趣得很,那次寶寶也是拒不認錯,你一邊打,她一邊吐,媽媽后來沒有辦法,只好起身做要外出樣,揚言不要她了。她才沒有繼續(xù)吐,而是一頭撲到媽媽懷里讓媽媽抱抱。雖然當時沒有認錯,可是后來再也不隨便沖人吐吐沫了。

  打完寶寶后,媽媽為了寬自己的心,自嘲地說:“打是親,罵是愛。”姥姥看看寶寶,沒有反應,看來還在心疼。媽媽又接了一句:“又疼又愛用腳踹。”說著,還做了個踹人的動作,把姥姥逗樂了。她知道,媽媽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去踹寶寶的。

 

本文由“xingguang”發(fā)表于e度空間詳細請查看原文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