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黃曄 2010-10-29 09:55:08
導讀:擇校費為何禁而不止,還越禁越漲呢?“擇校費”問題不僅一線城市存在,在全國很多城市的家長也對此憂心忡忡,在網(wǎng)上大家紛紛發(fā)表建議,有專家還呼吁讓擇校費變得公開透明。
“前幾年擇校費不到3萬元,如今差不多讀一年的擇校費就要1萬元,擇校費漲得比房價還快。”家住重慶市渝北區(qū)的陳女士的小孩明年將上小學,近日她到渝中區(qū)一知名小學打探擇校費行情時,獲知如今小學擇校費漲到了6萬元,對此她大為感嘆。
【現(xiàn)象】
春節(jié)后問是4.5萬
暑假再去變5.5萬
有時拿錢也繳不進
陳女士對擇校費的漲勢感到很驚訝。她說,6年前,她哥哥的小孩在渝中區(qū)另一所知名小學讀書,當時交了2.6萬的擇校費,沒想到如今卻翻了不止一倍。校方向她透露,幼兒園3年的擇校費是3萬元,小學6年的擇校費6萬元。但目前還沒有對外招生。
秋季開學剛送孩子上學前班的任女士也有同感,“春節(jié)后我到渝中區(qū)一所知名小學打聽學前班和小學擇校費時報價是4.5萬,暑假里我去給孩子辦手續(xù),沒想到價格就漲成了5.5萬。”
不僅擇校費漲得快,而且家長們還常遇到“有錢也繳不進”的困惑。家住江北區(qū)的張先生小孩剛上一年級,他告訴記者,為了讓小孩“擠”進名校,他不僅繳了近5萬元的擇校費,還八方托人幫忙,“要想孩子進名校讀小學就得提前一兩年報名,或者上名校辦的幼兒園學前班占位子。”
中學階段的擇校費也漲了。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近一兩年重慶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費不斷刷新,每個區(qū)較好的小學,過去擇校費不過1萬~2萬,如今一般在3萬~3.5萬。
而市內知名小學和直屬小學擇校費從2萬~3萬,漲到了5萬左右,寄宿的費用更是高達7萬~8萬。主城區(qū)每個區(qū)較好的中學,“捐資助學費”在1.8萬~3萬之間,市直屬中學一般都在3.5萬左右。
漲在教育年限增加?
一所知名小學的校長給記者分析了擇校費上漲的原因,家長稱的擇校費其實是一種自愿的“捐資助學費”,目前捐資助學費的價格是比過去高了些,但上漲的比例卻沒有家長說的如此驚人,“近年捐資助學費之所以上漲是因為家長的擇校需求過剩,我們學校的新生名額一般提前一年就報滿了。
因為名額有限,有時還不得不拒絕一些已經(jīng)登記的家長。因此為了保險,很多家長就給孩子報名先讀學前班和幼兒園占位子,F(xiàn)在很多小學的擇校費里面都包括了學前班一年的擇校費。價格上漲來源于學生受教育的年限增加了。”
“漲價不是一兩所名校的行為,差不多市內好一點的學校都在上調捐資助學費。”這位校長表示,漲價還有個原因,是因為學校收生資源比過去減少了。“過去一些學校為了滿足家長的擇校要求,有的采取了超額編班的方式,而現(xiàn)在市教委嚴厲查處不規(guī)范行為,在規(guī)范辦學的要求下學校不得不嚴格控制班額人數(shù),一般小學班額在45人左右。”
【對策】
擇校費既然難禁
何不讓它變透明
禁令執(zhí)行起來很難
從2006年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頒布起,“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開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的規(guī)定使得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都在不斷推進均衡教育的發(fā)展,甚至還紛紛出臺了取消義務教育階段“擇校費”的政策。
近日《重慶市義務教育條例(草案)》第三條明確規(guī)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擇校費和借讀費,免費提供教科書。”
在審議時,不少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禁收“擇校費”,雖然對推動公平教育的目標和方向無庸置疑,但法規(guī)操作落實起來尚有難度。
重慶市人大教科文衛(wèi)主任委員高進進在分組審議時認為,草案中所寫的實施義務教育不收“擇校費”,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可能是一句空話,有關部門不如將這些費用統(tǒng)籌起來,用于扶持薄弱學校,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
“只要教育資源不均衡,擇校就避免不了。在擇校還無法消除的背景下,每年都會有大量學生擇校,如果不用捐資助學費這個經(jīng)濟杠桿,學校如何決定誰來讀,誰不讀?”市內一所知名中學的校長說,計劃外多收的學生,國家是沒有撥款的,學校需要給他們配備教育資源,經(jīng)費都來自于擇校費。
建議這錢專款專用
“擇校費”為何禁而不止,還越禁越漲呢?“擇校費”問題不僅在重慶有,全國很多城市的家長也對此憂心忡忡,在網(wǎng)上大家紛紛發(fā)表建議,有專家還呼吁讓擇校費變得公開透明。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顧昕建議,放開義務教育服務的競爭,讓“擇校費”變成公開透明的收費,同時制定相對統(tǒng)一的生均撥款標準,扶持薄弱學校,才能有效杜絕“擇校費”。
顧昕建議,下一步教育改革,應放開民營中小學的設立限制,同時有條件地放開公立中小學生“擇校”,優(yōu)秀中小學的“擇校費”應公開透明,并納入財政預算,用于扶持薄弱學校的發(fā)展,聘請更高素質的教師。
推進義務教育走向有管理的競爭之路,可選擇“準教育券”等政策工具。國家可設定基準教育投入標準,各級政府據(jù)該標準和學生人數(shù)向所有公立中小學“均衡化撥款”。絕大多數(shù)中小學由于撥款標準與“準教育券”金額相差不大,學生可完全免費。而那些精英型公立中小學及少數(shù)“貴族學校”,高于“準教育券”的收費則由擇校的家長支付。
附:重慶市中小學擇校費對比
每個區(qū)較好的小學:過去1萬~2萬;如今3萬~3.5萬
知名小學、直屬小學:過去2萬~3萬;如今5萬左右
每個區(qū)較好的中學:如今1.8萬~3萬
直屬中學:3.5萬左右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