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2012-06-27 13:44:38
在小恒恒斷斷續(xù)續(xù)的描述中,記者了解到,孩子對9月份即將進入的小學并不十分了解,同時也對即將與相處3年的幼兒園同學分開的現(xiàn)實并不滿意。雖然孩子的潛意識里認為,家長替他們選擇的小學肯定是好的,是為他們著想,但對于自己不能在這個事情上做決定,多少有些無可奈何。
記者和小恒恒告別時,他突然問了一句:“叔叔,你以前上學的時候,幼兒園班里的小朋友還都在一個班嗎?”
記者在北京、陜西、遼寧等地實地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家長在孩子“幼升小”過程中,都是根據(jù)自己了解到的情況,直接代替孩子進行決策,盡可能地讓其上自己相中的小學,而很少認真征求孩子的意見。
二、部分培訓機構觀點影響家長決策
記者親耳聽到,北京某教育機構學前班招生時老師跟家長講:“××小學是區(qū)重點,特別重視××特長,參加我們這個班,進行有針對性地培訓,就基本能考過。好的小學決定孩子以后能不能上好的中學,對于這個問題家長一定要好好考慮。”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培訓機構開設的幼小銜接課程培訓,雖然大多冠以興趣班、特長班等名義,但實際教授的卻是小學課程內(nèi)容,更像是某些學校的定向培訓。“我們就是吃這碗飯的,哪個小學招生時會側重哪些方面,怎樣培訓孩子才能考上目標小學,這些我們都門兒清。”對于培訓機構在“幼升小”過程中起到的決策影響作用,從事學前教育近10年的北京某機構負責人王先生說,“培訓機構宣傳的目的就是引導和幫助家長進行決策,讓家長接受和認可培訓機構的說法。實際上,培訓機構的確掌握了一些資源,然后根據(jù)這些資源辦班,也就是所謂的‘占坑班’。對于家長來說,這種‘占坑班’很重要,他們將其作為讓孩子上理想小學的一個重要途徑。”
記者對北京、陜西、遼寧等地20名選擇讓孩子上學前班的家長進行了隨機調(diào)查。結果顯示,目前部分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在“幼升小”過程中所起的決策影響作用越來越大。
對此,遼寧省沈陽市家長王先生深有感觸。他說:“孩子上興趣班時,老師就經(jīng)常跟我們講,哪些學校好,其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如何強等。在上興趣班之前,很多家長對這些并不太了解,有相當一部分家長考慮到接送問題,覺得就近入學挺好,但聽到興趣班老師的說法后,他們開始動搖了,紛紛希望給自己的孩子找個好學校,認為只有這樣才對孩子的發(fā)展有好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