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2-07-03 14:37:21
第一次這樣做的時候,杰杰的反應(yīng)是“戒備”的;而當我“第二次、第三次”依然向他如此傳達友善的信號時,他也終于從半信半疑到完全接受了,他開始會用“微笑”回應(yīng)老師了。
2、心理疏導
在請他回答問題時,走到他跟前去,不斷地用眼神、語言、肢體動作鼓勵他。當然,這種鼓勵要包含著使孩子能夠感受得到的真誠。不論他講得對或者錯,老師都盡量尋找閃光點肯定他。讓他進一步體會到老師對其表揚的“真實性”。家長來接他的時候,告訴家長他如何的棒,諸如:“杰杰非常不錯”之類的話語。
不久,在老師面前,杰杰的緊張表現(xiàn)緩解了。回答問題從“結(jié)結(jié)巴巴”逐漸過渡到“完整的講述”,而后“舉手回答”且能“大聲而完整地講述”了。有時候,杰杰還會跑到老師面前:沖老師笑笑或者拍拍老師后又走開了。雖然他沒有說話,但這一個很小的細節(jié),就足以體現(xiàn)杰杰對老師的充分信任了。
二、媽媽在與不在“大變樣”
(一)表現(xiàn)
我班孩子小妤,對媽媽的依賴非常嚴重。在家時:和保姆阿姨在一起非常乖,一旦媽媽回來了,則粘著媽媽不放。送入園時,保姆送來園的時候,情緒很好,但是只要是媽媽送,小妤非哭得一塌糊涂不可:“我要媽媽,我要媽媽,媽媽不要走……”沒有媽媽的場合,小妤是懂事、講道理的;一旦媽媽在身邊,小妤則相當任性,蠻不講理,甚至大聲哭鬧了。
(二)原因
究其原因,是孩子所獲得的“母愛”不夠而導致的安全感缺乏。象小妤這一類寶寶,在平常生活中大有人在。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比率日益增多。許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常常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看管。雖然說在物質(zhì)條件上,孩子們并不缺啥,但是,對于學齡前的孩子,最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母愛,卻往往不能保證。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