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摩比思維館 作者:武老師 2013-07-18 16:43:12
咱們的小學入學常識普及講座在摩比思維館中坤館如期進行啦:)和藹可親的武老師給爸爸媽媽們上的心靈雞湯之課,大家是否受用呢?
作為有著20多年一線代課經(jīng)驗的武老師,同時也是一位初二孩子的母親。因此,本次受邀來摩比講座,她以家長和老師的雙重身份分享了很多——
以下純筆記干貨,推薦爸爸媽媽們收藏
>> 作為家長,她對咱們的父母說:
1.小學,家長最好把教育責任從爺爺奶奶那里過渡到家長這里。現(xiàn)在很多雙職工家庭確實壓力大,但對孩子的獨立性和成長而言家長的陪伴是不可或缺的。
2.家長們需要做好準備:學習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3.孩子需要你扶助。現(xiàn)在的小學知識很靈活,家長需要陪伴孩子,但陪伴不是替代。落實到每一天陪伴孩子學習,但陪伴并不是替代。
>> 做為老師,她對咱們父母說:
1.要想孩子愛學習,家長自己先做愛讀書的人。
2.遇到孩子無法逾越的困難,實際上是孩子的閱讀能力不行。
3.學生取得優(yōu)秀更多考察孩子的專注性,自控性,求知欲。
4.如果孩子任性的,應改變。因為孩子不可控,學習會有困難。
5.關于多動癥,不是多動癥的孩子不改變更不好~
6.關于攻擊性,攻擊別人的孩子家長需要教孩子多溝通;受欺負的孩子需要判斷什么是打,第一步跟打人者溝通,警告;第二步找老師家長溝通 第三步,回擊。
7.家長與孩子溝通時,不要著急,不要攀比,不要期望一口吃個胖子。一年級的第一學期,家長只需要盯自己的孩子就可以啦。每天只做一點點。
ps:孩子特別討厭一類人——“別人家的孩子”。
8.學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有時候父母和孩子都付出很多,沒有回報,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心平氣和。你要想,如果你沒有之前的付出,孩子很可能到不了今天的狀態(tài)。一定要心平氣和,要讓孩子看到希望。
>> 家長與老師溝通技巧:
1.不說工作忙。
2.不說管不了。
3.不給老師安排工作。比如,要求老師坐前排。比如孩子眼睛不好,您看孩子坐哪里合適?給老師觀察孩子的機會。
4.多交流,多溝通,多互動。說孩子不足的時候,可以請教老師一些辦法,然后回去試,試完再反饋。要有虛心學習的姿態(tài)和行動。通過各種方式與老師溝通。
>> 入學前需培養(yǎng)的學習習慣:
1.聽好40分鐘的課。傾聽比發(fā)言更重要。發(fā)八回言,和回答一次主要看孩子思考多少。
2.提高作業(yè)的質(zhì)量,看清題,抄難題。
3.及時糾錯。
>> 入學前需培養(yǎng)的生活習慣:
1.早睡早起。如果距離學校十分鐘,要提前一個半小時。
2.科學進餐,不偏食,不挑食。
3.講衛(wèi)生,愛清潔。自己的桌子房間自己清理。面鋪的越大,成績一般不好。
4.鍛煉身體。小升初因為體育成績不過關,會刷下來很多人。家長尤其需要鍛煉孩子的運動協(xié)調(diào)性。
5.保護好視力。
6.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比如自己洗澡收拾桌子,孩子做得好要表揚。
【答疑篇】
1.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是多動癥?
自己可以坐在桌子前專注的做一件事10分鐘。權威的還需要去醫(yī)院檢測。
多動癥的孩子眼角抽動,頻繁眨眼睛,穢語綜合癥,頻繁告狀。家長注意不要輕易的給孩子下結論,在老師面前不要說孩子一大堆不是或一大堆好。
2.如何提高孩子專注性?
撿花生米(一把),之后練習撿黃豆(一把)。
3.孩子拿筆姿勢不對怎么辦?
拿筆方法,拇指食指捏著,中指頂著,后面靠著。拿筆姿勢不對家長需要不斷提醒糾正。離筆尖一寸。握筆不好的百分之八十眼睛不好。
4.如何提高孩子閱讀能力?
閱讀,找適合孩子難度的文章,一行字都認識的,鼓勵孩子繪聲繪色的讀。孩子字認識不多的,一個字一個字指著給孩子讀?倸w是哄著孩子高興讓他學東西,看孩子適合什么樣的方式。
5.牛小和普小有多大的區(qū)別?
主要在于家長的感受。硬件不太一樣。差別不是很大。
P.S.遇到好老師比你上一個好學校要重要的多。
6.上學前的知識應該達到什么水平?
拿海淀北師版的教材說,數(shù)學方面至少20以內(nèi)加減牢固掌握,如果孩子不熟練,用掰手指、計數(shù)器訓練都可以,最好非常熟練。
識字方面:最低一百個。認字每天都得看。“遛小狗”方法,每個遛一個,讓孩子說出字念什么?
家長們需要注意,不僅要教孩子會技能,更要學會方法。
7.如何看電子游戲?
純玩的游戲,絕對禁止。加減運算類的趣味App練習可以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