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商報 2014-05-14 15:14:03
“幼升小”考試讓孩子用拼音作答,那是否意味著孩子必須在學前就要學拼音?
近日,記者采訪了多所幼兒園,其中公辦幼兒園均稱沒有讓孩子進行拼音學習,而一些私立幼兒園從大班起就給孩子教拼音了。
“按規(guī)定,公辦園不能給孩子進行過多的知識學習。”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園長王淑君說,幼兒園是按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安排教育教學的,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學前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對事物的興趣等非智力因素,淡化知識性的學習,涉及健康、語言、藝術、社會、科學五大領域,主要從游戲活動中感知,知識的學習只是最粗淺的。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立幼兒園園長說,因為“幼升小”壓力,他們不得不給孩子進行拼音、英語教學,因為家長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不學拼音小學有點跟不上
市民李先生的女兒在碑林區(qū)一小學上一年級,之前在一家公辦幼兒園上學,整個幼兒園沒學任何的文化知識。
李先生說,他覺得孩子過早學習知識可能會影響創(chuàng)造性等能力,而且也會影響上小學后對知識的興趣,事實證明,他的這種觀念是對的,女兒性格、習慣等方面都培養(yǎng)得很好。但自從上了一年級,孩子感覺學習吃力。學校雖也是從拼音等基礎知識教起,但其他很多孩子以前就學過拼音,老師也因此加快節(jié)奏,孩子有些跟不上。
“我現在有些后悔,只能在家里給孩子補補課。”李先生說,女兒跟不上課自然就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學習的熱情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只能給孩子加緊補習。
擔心幼兒園老師教得不專業(yè)
市民王女士的兒子在城東一家私立幼兒園上大班,幼兒園從大班起開始給孩子教拼音、英語,孩子回家后還要寫作業(yè),雖然說孩子增長了知識能為“幼升小”做準備,但期間出現的問題讓王女士很擔心。
“他們教的英語發(fā)音和語法都有問題,我怕影響孩子后期學習。”王女士說,在給孩子檢查作業(yè)時,她發(fā)現兒子部分英語的發(fā)音不準確,她很擔心幼兒園的老師不專業(yè),以后再改就難了。
呼吁杜絕“幼升小”考試
“我非常反感幼升小考試,這給孩子和家長都帶來負擔。”昨日,市民陳先生說,他是一個農民工,在城西某城中村住,大女兒在附近小學就讀,由于學校教學質量一般,孩子的課業(yè)很差,所以到了二女兒,他希望能給孩子選個好點的學校,可很多學校要進行考試,他陷入兩難。陳先生說,二女兒在上中班,他四處打聽想讓孩子上一所好點的小學,但聽說這所小學也要進行“幼升小”考試,如果考不上就要額外交錢。“我們掙得實在太少,交不起這錢。”陳先生說,無奈下他就讓小女兒學習英語和拼音,但孩子學得很痛苦,他看著心疼就放棄了。“我哪怕少吃少穿,也要讓二女兒上個好學校。”陳先生說,大女兒的教育有點失敗,他實在不想虧了二女兒。
“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杜絕幼升小考試,給孩子和家長減負。”陳先生說。和陳先生一樣,近日的采訪中家長們普遍呼吁,希望教育部門能嚴格監(jiān)督,杜絕“幼升小”考試,同時做好“幼升小”的銜接。
幼兒園里學會拼讀就好
“沒一點基礎的孩子上小學確實吃力。”遠東一小一年級語文教研組組長萬軍說,一年級學習拼音的時間只有一個月,然后就進入識字階段,而一年級帶拼音的課文占了四分之三,這對于沒學過拼音的孩子可能會有障礙。
“幼小銜接是一個很難解決的老話題。”萬軍說,作為家長和教育者,都不希望過早地給孩子太大壓力,但一點不學又會影響小學學習。她的建議是,家長和幼兒園可以在閱讀中讓孩子了解拼音,只要學會拼和讀就可以,進入小學后拼音也就成為一種工具。同時她建議,盡量不要讓孩子過早地書寫,因為過早書寫容易影響孩子發(fā)育,還會養(yǎng)成不良的書寫習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