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wǎng) 2014-05-29 10:35:20
5月,中小學招生季如期而至。這幾天,家住本市崇安區(qū)的張女士一直在為即將上小學的兒子選擇哪所學校而奔波,她已經(jīng)考察了好幾所學校,無一例外都是“名校”。“擇校的話,當然要選那些名氣大、師資雄厚、有特色的學校。”張女士說。
張女士的話是當下很多家長心理的真實寫照。不過,當大家紛紛把有名氣、升學率、師資等作為選擇學校的重要標準而進行擇校時,教育專家、一線校長、教師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睡眠時間、心理成就感以及尊重孩子自己的主張。“家長在選擇學校時,也需要考慮這些因素。”
家長到底應該如何為孩子選擇學校?針對家長的困惑,記者進行了采訪。
選擇學校,家長看名氣
雖然無錫市實施按學區(qū)就近入學已經(jīng)多年,但對于許多家長來說,仍然面臨著選擇難題。
連續(xù)幾周來,大橋小學、金橋小學、僑誼小學、外國語小學等幾所錫城知名的民辦小學正輪番對報名的學生進行能力測評,一時間,帶著娃娃四處“趕考”成為了許多“幼升小”家長們的真實寫照。
在位于太湖新城的金橋小學的入學面試現(xiàn)場,記者見到了從北塘區(qū)趕來的陳先生。“學區(qū)里的對口小學雖然很近,就步行10分鐘的路程,但知名度并不高,我們還是想讓孩子上名校,盡管遠點,但師資雄厚,名氣也大。”陳先生為孩子報名的幾所民辦小學,基本都離家很遠,最遠的開車要40分鐘左右。“雖然我們也知道,擇校意味著以后大人和孩子一起辛苦,但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也只能承受諸多無奈。”
學校名氣、師資力量、辦學特色、學業(yè)成績、離家遠近……可供家長選擇的“變量”太多,到底應該如何統(tǒng)籌兼顧,什么才是首要標準?
《解放日報》最新的一項調查引起記者的注意。數(shù)據(jù)顯示,在擇校時考慮的最重要的幾個因素中,76%的家長選擇了“學校名氣”,40%選擇了“師資力量”,65.22%的家長選擇了“學校環(huán)境”,70%的家長選擇了“個性化教育”。由此可見,學校名氣還是很多家長選擇學校的第一標準。
回答“擇校時學校的升學率是你考慮的重要因素嗎”這一問題時,87%的家長選擇“是”,13%的家長選擇“不是”;回答“哪個因素對孩子成長最為重要”的問題時,62%的家長選擇“教師專業(yè)和耐心”,15%的家長選擇“學校教學安排”,17.4%的家長選擇“孩子的天資和勤奮”,還有5.8%的家長選擇“家長的輔導教育”。學業(yè)成績和師資力量,也是很多家長擇校時的重要參考。
家長也應考慮“睡眠時間”
由此可見,在家長們看來,名聲好、設施好、教學質量高、升學率高是選擇學校的重要標準。不過,一些在職教師、教育專家和有經(jīng)驗的家長卻提出了另一種值得“準小學家長”注意的因素:選擇學校,要看孩子睡眠能否得到保障,要看孩子能否有進步,要從孩子的內在需求出發(fā)。
如今女兒已經(jīng)高一的華女士是“過來人”。“當初,在擇校問題上,我和我的先生共同商量之后做出決定:讓女兒去一所離家較遠但公認為名校的學校。但是,女兒進校以后,路上要花一個多小時,每天早上5點半就要起床,導致每天上午前兩節(jié)課注意力不是特別集中,效率比較低。久而久之,女兒就有了厭學的情緒。”
這恰恰印證了睡眠對于選擇學校的重要性。梨莊實驗小學校長周燕薇表示:“充足的睡眠對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心理狀態(tài)都有很大影響。睡眠無法保障的話,會影響孩子應有的學習狀態(tài)。”
由于擇校影響睡眠,進而影響學習成績的情況并不鮮見。一項來自天津社科院的調查發(fā)現(xiàn),由于擇校、課業(yè)負擔重等原因導致睡眠時間少于9個小時的孩子,其注意力、自覺性、人際關系和學習成績,都明顯差于睡眠充足的孩子。周燕薇說:“孩子睡眠不足,表面上看不出來,嗜睡程度也不是很明顯,自己也沒有感覺,但實際上缺覺的孩子,大腦皮層很多區(qū)域都出現(xiàn)抑制,表現(xiàn)出粗心、反應速度慢等現(xiàn)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