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4-12-02 15:01:57
孩子注意力不高,學什么東西最多有三分鐘熱度,這是很多父母反映過的一個問題。由于孩子本身好動年齡小自制力弱的特點,孩子注意力的確不能集中太久。但是讓孩子適當延長注意力時間還是可以訓練培養(yǎng)的。為了孩子得到更多的學習,可以參考如下的幾點建議:
一、專注的興趣濃一點
這是指注意的選擇性,是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能夠集中注意力,較少受外界干擾。每個人都有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興奮點,孩子也不例外,父母要善于觀察孩子的注意力興奮點在哪里。
方法1:“揚長促短”
“揚長促短”即以孩子的“優(yōu)勢”帶動和促進“劣勢”。比如,孩子上課和做作業(yè)時思想不集中,容易被外界干擾,但非常喜歡看書或報刊,能看一下午不動窩。那么,就可以把孩子喜歡閱讀作為手中的“籌碼”,如果他在家好好寫作業(yè),就在閱讀上給予獎勵,比如買新的書或者延長讀書時間,如果寫作業(yè)三心二意,就限制讀書時間,或者剝奪讀某本書的權利,用這種“激勵機制”刺激孩子寫作業(yè)要專心。當然,父母要把握好運用“籌碼”的分寸和策略,不要挫傷了孩子讀書的積極性。
方法2:變著花樣一起玩
人的耐性強弱和專注力長短與人對事物的感興趣程度息息相關,而感興趣與否在于他對事物是否還有新發(fā)現(xiàn)。當孩子對玩具不再感興趣,是因為他玩不出新花樣了,這時,需要父母及時地參與進來,與他一起變著花樣玩,吸引他的興趣和注意力。另外,父母還可以觀察孩子最愛玩的是什么游戲,并積極地參與進來,想法設法延長游戲時間,加強孩子神經(jīng)中樞的興奮與抑制機制,促進孩子的生理機能發(fā)育。
二、專注的意志強一點
這是指注意的意識性,分為有意性與無意性。有意注意是有目的、有任務、需要努力而達到的注意,無意注意是不需要努力和意志而輕松產(chǎn)生的注意,幼兒的注意力以無意注意為主,這就啟發(fā)父母一方面不宜總是對孩子提太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還要培養(yǎng)孩子的努力與意志。
方法1:玩具數(shù)量要適中
玩具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孩子眼前的玩具過多,他的視覺容易造成混亂,不便于他確認自己喜歡的目標,降低了他的有意注意水平,因此,他可能各個玩具都抓抓摸摸,但持續(xù)時間不長。可見,父母不能光買玩具,還要學會投放玩具。父母可以把玩具適當分類,有些玩具暫時收藏起來,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這樣孩子會專心地玩眼前的玩具,“藏”了一段時間的玩具再拿出來也有新鮮感了。
方法2: 用“夸張”帶動注意
寫寫畫畫是一項基本學習技能,可有的孩子畏懼新技能的學習,不愿意付出努力。不妨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帶動孩子的興奮點與積極性,例如父母邊寫畫、邊唱歌、邊搖頭晃腦,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漸漸地孩子就會被吸引,不知不覺地被帶入情景,他的努力與意志也會隨之增強一些。
4歲半的融融理解能力很好,卻沒有耐心寫字和畫畫。上了中班以后,這個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點就更明顯了,老師交代的事情他總是記不住,跟小朋友玩的時候也不專注,別的孩子玩性正濃時,他已經(jīng)失去了興趣,無所事事起來。媽媽很煩惱,孩子為什么缺乏耐心專注的好習慣?
“注意就是一扇門,一切由外部世界進入人的靈魂的東西都要通過這扇門。”著名的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如是說。的確,孩子的耐心專注習慣與智力發(fā)展、學習效果密切相關。孩子只有具備基本的耐心專注習慣,他才會對事物有所觀察,產(chǎn)生想象力,在專注的基礎上強化記憶,并根據(jù)觀察和記憶的素材進行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也就是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你知道嗎?很多孩子智力正常但學習成績落后,研究發(fā)現(xiàn),注意力障礙是造成他們學習障礙的主要心理原因之一。所以,重視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專注習慣可以預防孩子將來出現(xiàn)學習困難。
耐心專注的好習慣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注意的穩(wěn)定性、注意的廣度、注意的轉移能力、注意的選擇性、注意的意識性,通俗地說,就是下面的5個“點”。
三、專注的時間久一點
這是指注意的穩(wěn)定性,是對同一對象所能堅持的注意時間,時間持續(xù)越長,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越強。一般情況下,3歲孩子能集中注意3~5分鐘,4歲孩子能集中注意10分鐘左右,5~6歲孩子能集中注意15分鐘,6~7歲孩子能集中注意20~25分鐘。
方法1:每次延長一點點
給孩子講一個故事,看他的注意力能集中幾分種,作為初始狀況記錄下來,下一次講故事延長一兩秒(分鐘),如果他能堅持聽下去,就給她一個小獎勵(如一張小貼畫),這種情況穩(wěn)定以后,父母接著適當延長時間。做游戲、畫畫等也可以這樣訓練孩子。
方法2:孩子游戲,請勿打擾
如果孩子正在專注地玩耍和游戲,這正是他們自主發(fā)展耐心專注習慣的過程,成人要把它當成嚴肅的工作而尊重,不要輕易地打斷他們,例如孩子玩沙、玩水、玩土通常很專注,大人只要在旁邊保證孩子必要的健康與安全就行了,隨他們玩?zhèn)夠,不要怕不衛(wèi)生而打斷和阻止他們。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耐心專注習慣將會健康地成長。
四、專注的范圍寬一點
這是指注意的廣度,是在同一時間里所能把握的注意對象的數(shù)量。數(shù)量越多,孩子注意的范圍越寬廣,如果孩子的注意范圍狹窄,就只能注意某一事物,不能再注意與之相關的其他事物。
方法1:閉上眼睛想一想
在孩子的面前放6件玩具和生活用品(根據(jù)孩子的情況最初也可以少一些),例如筆、書、手絹、勺子、杯子、手機,讓孩子邊看邊說桌子上有什么物品,然后讓他閉上眼睛想一想剛才看見了多少物品,以后可以逐漸增加物品數(shù)量。經(jīng)常玩這樣的游戲可以拓展孩子的注意范圍。
方法2:大相似,小不同
到書店購買類似的書,例如一幅圖片上有太陽、小鳥、小河、柳樹和鴨子,另一幅圖片類似,河里卻多出了一條魚,讓孩子仔細看完前一幅,再看后一幅,問他兩幅圖片有哪些不同,但不準翻書。這對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都是良好的訓練。
五、專注的調(diào)節(jié)快一點
這是指注意的轉移,是根據(jù)任務和要求主動、及時地轉移注意對象的能力,它不同于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是隨意離開任務和要求,屬于不良的行為習慣。孩子專注地完成一件事情固然是可貴的,但是生活中許多事情需要一件接著一件的完成,這就需要孩子的注意力能靈活地轉移。父母和老師在一定時間內(nèi)布置任務的多少和這些任務之間的聯(lián)系性,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當孩子不能按成人的要求去做時,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孩子在注意的轉移上有困難,即俗語所說的“腦子還沒有轉過來彎”,另一個則表明孩子可能比較有主見,喜歡嘗試自己所想的事物或活動。如果是前者就需要家長的專門訓練,后者則是需要家長保護的品質(zhì)。
方法:布置系列任務
用好表達順序的關鍵詞,指導孩子陸續(xù)完成幾個簡單的任務。例如回家的時候,媽媽提醒孩子:“先脫皮鞋換上拖鞋,再把皮鞋放在鞋架上。”吃完晚飯,爸爸要讀報紙,還想看看孩子的作品,就可以對孩子說:“寶寶,先幫爸爸把桌子上的報紙拿過來,然后把你今天在幼兒園的畫拿過來,讓爸爸看看。謝謝寶寶!”
總之,孩子的注意力是可以培養(yǎng)和鍛煉的,只要父母多在生活中用有趣的方法來引導和鼓勵就能有效果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