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教育新聞 > 正文

家校微信群無奈陷入“明爭暗斗”

來源:互聯(lián)網 2015-09-22 16:53:10

說兩句

新學年新學年來了,沉寂多日的班級微信群醒了;
 
與此同時,一大撥兒中小學一年級學生的爸媽們興高采烈地加入新成立的家校微信群。
 
家長和老師“生活”在同一個微信群,家長與老師、家長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了。不過,很過,便有家長感到招架不住:“幾分鐘不看,就100多條信息。真恐怖!”
 
更讓家長們無奈且尷尬的是,幾乎每個家校微信群都存在家長攀比、曬娃、“拍馬屁”等現(xiàn)象,微信群悄然成了“是非之地”。
 
 
家長微信群一天上千條信息,手機從今沒法休息呵!
 
據(jù)現(xiàn)代教育報報道,兒子今年剛剛上小學一年級,開學以來,家長謝女士就感到特別不適應,“我也算是手機控了,可自從被拉進了家長微信群,手機從早響到晚,簡直無法好好上班。”
 
謝女士說的家長群里,一共有30多個家長和兩個老師。開學后,家長們樂于在群里曬出孩子在家的各種情況,也會交流孩子的養(yǎng)育問題,而老師也會在群里布置一些小作業(yè)。因為是剛開學,家長的問題和感慨總是特別多,老師提醒的注意事項也很多。一天下來,少說也有上千條信息。
 
攀比曬娃拍馬屁,家校微信群成了“是非地”!
 
開學后,家校微信群聊得火熱,據(jù)說,話癆、攀比、微商、曬自家娃,也幾乎無一例外地出現(xiàn)在每個家校微信群內。家校微信群正逐漸淪為家長們明爭暗斗的“是非之地”。
 
在北京市海淀區(qū)的一所小學里,數(shù)學許老師就表示班里有家長愛曬孩子,不太考慮其他家長的感受。比如,幾個孩子一起參加競賽,獲獎孩子的家長就狂曬得獎照,一個勁夸自家娃,“一般這個時候,群里都鴉雀無聲。”許老師笑著說,我們歡迎家長曬好的學習方法,但一個勁曬孩子的家長,還是希望他們能更低調些。
 
群內潛在的炫富和攀比,也讓很多家長“看不慣”。網名為“哈哈大笑”的家長反映,兒子班里的微信群,有家長整天炫富,“一會說自己買了套房子,一會又說請了高價鋼琴大師教女兒鋼琴”。
 
“哪里是交流呵,基本都是給老師各種點贊呵!”
 
除了新入學年級的家長微信群火爆之外,其他年級段的微信群也沒閑著。兒子今年升入初一,家長“丁丁-7”也有一個家長微信群。不過她卻覺得微信群不如原來以老師發(fā)布信息為主的QQ群,“就不說手機一天到晚響吧,本來建群是為了更好的交流,可是這哪里是交流,基本都是給老師各種點贊。”
 
據(jù)介紹,由于老師的身份特殊,幾乎每個家校微信群都存在家長“拍馬屁”。
 
兒子剛上小學的一位媽媽表示,老師每一條朋友圈下面,家長除了點贊,為了給老師留下好印象還爭相留言,“真是太拼了”!
 
有學校出招了:家校微信群班主任不得發(fā)表批評或教育言論,不能每次只上傳優(yōu)等生照片。
 
家校微信群是把雙刃劍,越來越多的家長與老師意識到了這一點。有學校甚至發(fā)布《關于規(guī)范使用班級微信群的若干規(guī)定》,避免在家校溝通間造成負面影響。規(guī)定要求,班主任發(fā)布通知時,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修改,以免出現(xiàn)表述不清的現(xiàn)象。還規(guī)定了一系列禁止事項,比如規(guī)定強調,“在群里、圈里上傳學生學習、活動照片時應慎重選擇,不得每次只上傳優(yōu)等生照片(會引發(fā)個別家長認為老師偏心不公平)”“如若有學生出現(xiàn)違規(guī)違紀現(xiàn)象,班主任、生活老師不得通過班級微信群發(fā)表批評或教育言論(以免給犯錯學生和家長帶來壓力)”。
 
家校微信圈群居生活“潛規(guī)則”,你曉得木?
 
除了學校方面嘗試做出努力外,細心的家長也發(fā)現(xiàn)了群居生活的潛規(guī)則,如曬娃、聯(lián)誼、與教師互動要恰到好處。比如,群里不公然質疑老師,曬娃不要扯上別人家的,家長私交圈不能影響孩子交往等等。
 
最后,記住專家的提醒:家校微信群的功能再強大,也不可能代替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呵!
 
特級教師、石景山外語實驗小學校長劉世斌對家長也做了兩點提醒:“如果孩子身上有個別問題,不要在群里以點帶面拋出話題,而是應該和班主任單獨交流。晚上盡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響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師直接聯(lián)系。”
 
“當然,家長群的功能再強大,也不可能代替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曉非提醒說,“人與人之間還是要有一個當面的溝通,因為人還包括肢體語言、真誠的目光和微笑,都是很重要的,這是微信不能取代的。”
 
■ 聽他們說:
 
家校溝通有了互聯(lián)網的加入,家長一方面可以隨時隨地與學校老師互動交流,另一方面能夠利用碎片化空余時間學習到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這將逐漸地填補和彌合學校與家庭之間在孩子教育專業(yè)度、信息不對稱方面的差距,能夠更好地配合學校起到立德育人的作用。——李云耘(北京教師)
 
不要將互聯(lián)網視為萬能的,任何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都希望群里有人大力相助,這是不現(xiàn)實的。每個人都應該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同時,也應該尊重對方的隱私,不該打聽不該說的,自己要心中有數(shù)。多元信息,更需要“群居”的家長們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許嘉利(親子咨詢師)
 
加入班級家長群后,我發(fā)現(xiàn),老師會將孩子們在學校參加活動還有上課時的一些照片上傳到群相冊,我可以隨時關注到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回家后也和孩子有了交流的內容。此外,我還能通過家長群和其他家長交流互相學習對方的教育方式,家校溝通越來越及時便捷了。——胡佳(學生家長)
 
■ 友情提醒:
 
這幾類家長最不“合群”
 
家長群的建立,方便了家校間的溝通,但“群居生活”也有自己的潛規(guī)則,如曬娃、聯(lián)誼、與老師溝通都要恰到好處,以下幾類家長在群中十分不受歡迎,快看看你是否也不自覺地犯了錯。
 
討好刷屏型
 
老師發(fā)條很重要的信息,很快就被沒用的閑聊給刷屏了;老師在群里才發(fā)表一個觀點,就有家長立刻會冒出來給老師點“贊”,次次不落,還熱情洋溢地夸贊老師說得好。一個群每天收到上千條信息,甚至半夜還在“嘀嘀”叫,給不少家長和老師帶來困擾。
 
曬“第一”型
 
孩子運動會跑步得了第一——曬!孩子第一個完成了作業(yè)——曬!孩子數(shù)學測驗得了第一——曬!一位班主任老師說,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她的班級家長群里流行把孩子所獲“第一名”的經驗在群中分享,起初還好,但時間長了,難免會打消一些孩子、家長的積極性,還請頻繁曬娃的家長多考慮下其他孩子、家長的感受。
 
公然質疑老師型
 
有些教師會在家長群中布置一些親子共同完成的事務,但部分家長會對這些安排有自己的想法,有時甚至會在群中公然質疑老師的做法,讓老師和其他家長都有些尷尬。學校里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建議如果家長有不同意見的話,可以私底下找老師溝通交流。
 
集贊、拉票型
 
一位家長緊跟潮流,從集贊換禮品,再到為孩子拉票,全都發(fā)進了孩子的家長群。每天晚上讓群里的家長匯報今天投了多少票,言語客氣,很多家長礙于面子,不得不幫忙,但是私底抱怨也在所難免。來了,沉寂多日的班級微信群醒了;
 
與此同時,一大撥兒中小學一年級學生的爸媽們興高采烈地加入新成立的家校微信群。
 
家長和老師“生活”在同一個微信群,家長與老師、家長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了。不過,很過,便有家長感到招架不住:“幾分鐘不看,就100多條信息。真恐怖!”
 
更讓家長們無奈且尷尬的是,幾乎每個家校微信群都存在家長攀比、曬娃、“拍馬屁”等現(xiàn)象,微信群悄然成了“是非之地”。
 
 
家長微信群一天上千條信息,手機從今沒法休息呵!
 
據(jù)現(xiàn)代教育報報道,兒子今年剛剛上小學一年級,開學以來,家長謝女士就感到特別不適應,“我也算是手機控了,可自從被拉進了家長微信群,手機從早響到晚,簡直無法好好上班。”
 
謝女士說的家長群里,一共有30多個家長和兩個老師。開學后,家長們樂于在群里曬出孩子在家的各種情況,也會交流孩子的養(yǎng)育問題,而老師也會在群里布置一些小作業(yè)。因為是剛開學,家長的問題和感慨總是特別多,老師提醒的注意事項也很多。一天下來,少說也有上千條信息。
 
攀比曬娃拍馬屁,家校微信群成了“是非地”!
 
開學后,家校微信群聊得火熱,據(jù)說,話癆、攀比、微商、曬自家娃,也幾乎無一例外地出現(xiàn)在每個家校微信群內。家校微信群正逐漸淪為家長們明爭暗斗的“是非之地”。
 
在北京市海淀區(qū)的一所小學里,數(shù)學許老師就表示班里有家長愛曬孩子,不太考慮其他家長的感受。比如,幾個孩子一起參加競賽,獲獎孩子的家長就狂曬得獎照,一個勁夸自家娃,“一般這個時候,群里都鴉雀無聲。”許老師笑著說,我們歡迎家長曬好的學習方法,但一個勁曬孩子的家長,還是希望他們能更低調些。
 
群內潛在的炫富和攀比,也讓很多家長“看不慣”。網名為“哈哈大笑”的家長反映,兒子班里的微信群,有家長整天炫富,“一會說自己買了套房子,一會又說請了高價鋼琴大師教女兒鋼琴”。
 
“哪里是交流呵,基本都是給老師各種點贊呵!”
 
除了新入學年級的家長微信群火爆之外,其他年級段的微信群也沒閑著。兒子今年升入初一,家長“丁丁-7”也有一個家長微信群。不過她卻覺得微信群不如原來以老師發(fā)布信息為主的QQ群,“就不說手機一天到晚響吧,本來建群是為了更好的交流,可是這哪里是交流,基本都是給老師各種點贊。”
 
據(jù)介紹,由于老師的身份特殊,幾乎每個家校微信群都存在家長“拍馬屁”。
 
兒子剛上小學的一位媽媽表示,老師每一條朋友圈下面,家長除了點贊,為了給老師留下好印象還爭相留言,“真是太拼了”!
 
有學校出招了:家校微信群班主任不得發(fā)表批評或教育言論,不能每次只上傳優(yōu)等生照片。
 
家校微信群是把雙刃劍,越來越多的家長與老師意識到了這一點。有學校甚至發(fā)布《關于規(guī)范使用班級微信群的若干規(guī)定》,避免在家校溝通間造成負面影響。規(guī)定要求,班主任發(fā)布通知時,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修改,以免出現(xiàn)表述不清的現(xiàn)象。還規(guī)定了一系列禁止事項,比如規(guī)定強調,“在群里、圈里上傳學生學習、活動照片時應慎重選擇,不得每次只上傳優(yōu)等生照片(會引發(fā)個別家長認為老師偏心不公平)”“如若有學生出現(xiàn)違規(guī)違紀現(xiàn)象,班主任、生活老師不得通過班級微信群發(fā)表批評或教育言論(以免給犯錯學生和家長帶來壓力)”。
 
家校微信圈群居生活“潛規(guī)則”,你曉得木?
 
除了學校方面嘗試做出努力外,細心的家長也發(fā)現(xiàn)了群居生活的潛規(guī)則,如曬娃、聯(lián)誼、與教師互動要恰到好處。比如,群里不公然質疑老師,曬娃不要扯上別人家的,家長私交圈不能影響孩子交往等等。
 
最后,記住專家的提醒:家校微信群的功能再強大,也不可能代替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呵!
 
特級教師、石景山外語實驗小學校長劉世斌對家長也做了兩點提醒:“如果孩子身上有個別問題,不要在群里以點帶面拋出話題,而是應該和班主任單獨交流。晚上盡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響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師直接聯(lián)系。”
 
“當然,家長群的功能再強大,也不可能代替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曉非提醒說,“人與人之間還是要有一個當面的溝通,因為人還包括肢體語言、真誠的目光和微笑,都是很重要的,這是微信不能取代的。”
 
■ 聽他們說:
 
家校溝通有了互聯(lián)網的加入,家長一方面可以隨時隨地與學校老師互動交流,另一方面能夠利用碎片化空余時間學習到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這將逐漸地填補和彌合學校與家庭之間在孩子教育專業(yè)度、信息不對稱方面的差距,能夠更好地配合學校起到立德育人的作用。——李云耘(北京教師)
 
不要將互聯(lián)網視為萬能的,任何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都希望群里有人大力相助,這是不現(xiàn)實的。每個人都應該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同時,也應該尊重對方的隱私,不該打聽不該說的,自己要心中有數(shù)。多元信息,更需要“群居”的家長們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許嘉利(親子咨詢師)
 
加入班級家長群后,我發(fā)現(xiàn),老師會將孩子們在學校參加活動還有上課時的一些照片上傳到群相冊,我可以隨時關注到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回家后也和孩子有了交流的內容。此外,我還能通過家長群和其他家長交流互相學習對方的教育方式,家校溝通越來越及時便捷了。——胡佳(學生家長)
 
■ 友情提醒:
 
這幾類家長最不“合群”
 
家長群的建立,方便了家校間的溝通,但“群居生活”也有自己的潛規(guī)則,如曬娃、聯(lián)誼、與老師溝通都要恰到好處,以下幾類家長在群中十分不受歡迎,快看看你是否也不自覺地犯了錯。
 
討好刷屏型
 
老師發(fā)條很重要的信息,很快就被沒用的閑聊給刷屏了;老師在群里才發(fā)表一個觀點,就有家長立刻會冒出來給老師點“贊”,次次不落,還熱情洋溢地夸贊老師說得好。一個群每天收到上千條信息,甚至半夜還在“嘀嘀”叫,給不少家長和老師帶來困擾。
 
曬“第一”型
 
孩子運動會跑步得了第一——曬!孩子第一個完成了作業(yè)——曬!孩子數(shù)學測驗得了第一——曬!一位班主任老師說,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她的班級家長群里流行把孩子所獲“第一名”的經驗在群中分享,起初還好,但時間長了,難免會打消一些孩子、家長的積極性,還請頻繁曬娃的家長多考慮下其他孩子、家長的感受。
 
公然質疑老師型
 
有些教師會在家長群中布置一些親子共同完成的事務,但部分家長會對這些安排有自己的想法,有時甚至會在群中公然質疑老師的做法,讓老師和其他家長都有些尷尬。學校里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建議如果家長有不同意見的話,可以私底下找老師溝通交流。
 
集贊、拉票型
 
一位家長緊跟潮流,從集贊換禮品,再到為孩子拉票,全都發(fā)進了孩子的家長群。每天晚上讓群里的家長匯報今天投了多少票,言語客氣,很多家長礙于面子,不得不幫忙,但是私底抱怨也在所難免。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