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長教育心得 > 正文

楊瀾:別把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

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06-17 16:42:04

說兩句

  陽光文化基金會董事局主席楊瀾,既是一名資深傳媒人,也是一雙兒女的母親,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xiàn)在成功的事業(yè)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養(yǎng)育上。近日,在“第五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從孩子愛上網(wǎng)怎么辦到健康和奧數(shù)哪個更重要,楊瀾跟大家分享了她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諸多感悟,她的體會是:人格培養(yǎng)、身心發(fā)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并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一、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作為一名職業(yè)女性,楊瀾也曾困惑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楊瀾覺得不能在負疚中過一輩子。

  “我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nèi)绱说爻鋵,見到這么大的世界,帶回來這么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在楊瀾的教子經(jīng)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這不僅僅是指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在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詢問了很多在職業(yè)上很有成就的媽媽,發(fā)現(xiàn)她們中很多人的孩子都成長得很好,這給了她信心和答案。“孩子到了一定的階段,需要跟他最親近的人進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楊瀾認為,當孩子的思辨能力開始產(chǎn)生時,他更需要一個有實力的伙伴,而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僅僅滿足于常常“賴”在他們身邊,卻不能給他們思想的養(yǎng)料,孩子們會感到不滿意。

  楊瀾是在與兒子的相處中逐漸悟出這個道理的。楊瀾的兒子已經(jīng)16歲了,開始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看到社會上一些不良現(xiàn)象時,也有自己的批判思想,這時候,他非常渴望一個同樣有獨立精神和批判思想的母親跟他對話,“如果只是一天到晚圍著他問‘你到底要吃紅燒肉還是燒帶魚呢’肯定不行。”

  所以,楊瀾的觀點是,無論是常年在外忙碌的父親,還是能夠多花時間陪孩子的母親,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你是一個充分享受人生的人,尤其是作為一名母親,首先應該過非常充實和快樂的生活,讓孩子們知道:這樣的人生是可以做到的。

  二、在生活中,夫妻吵架在所難免,如何減少這種爭吵對孩子的傷害

  有一次,楊瀾跟先生發(fā)生了非常激烈的沖突,把孩子嚇著了。情緒稍微穩(wěn)定后,楊瀾和先生都意識到剛才自己做了一件非?膳碌氖虑椤K麄儊淼胶⒆拥姆块g,單腿跪在地上,用完全平視的角度跟孩子說:“爸爸媽媽剛才做了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我們在你面前那樣爭吵,而且用了很不雅的語言,我們想跟你說,大人有的時候也會做出一些很愚蠢的事情,比如剛才我們做的事情就很愚蠢,我們倆真誠地向你道歉。請你原諒我們。第一,爸爸媽媽彼此之間還是相愛的;第二,我們不想讓你受到任何的驚嚇和傷害。

  楊瀾回憶說,當時孩子接受了他們倆的道歉。楊瀾也由此提醒為人父母者,要盡量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緒。

  現(xiàn)在,社會上存在著一些焦慮的媽媽,有的甚至會對孩子歇斯底里地咆哮。楊瀾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示范”。楊瀾說,這樣的母親讓自己非常負面的東西完全不加節(jié)制地宣泄出來,雖然可能會在當時把孩子暫時壓制下去,但孩子將來也會用同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無論是對朋友、同事,還是對待自己的孩子,可能都會陷入一種潛意識的習慣當中。這是一種非?膳碌“遺傳”。

  楊瀾特別強調母親的情緒管理能力,因為母親通常和孩子相處時間更長,她的情緒就像空氣一樣在孩子身邊甚至體內(nèi)!她的緊張、焦慮、暴躁,都最先傷到孩子。“要培養(yǎng)有幸福力的孩子,做母親的自己先要有幸福力。”

  三、面對網(wǎng)絡和電視,選擇相信孩子

  現(xiàn)在的孩子是電子化的一代,電視和網(wǎng)絡對于他們猶如空氣一樣不可或缺。但與此同時,電子化也造成了諸如網(wǎng)癮少年等問題,作為家長,如何把控孩子在電視和網(wǎng)絡方面的使用?

  在楊瀾家,這個問題是分兩步解決的。

  楊瀾很鼓勵孩子讀書、旅行,體驗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但孩子比較小的時候,都喜歡看“喜羊羊”,楊瀾知道攔著孩子們不是辦法,于是她就坐在旁邊陪著孩子們看,有一天,孩子說:“媽媽,你實在太幼稚了,我們實在沒辦法再陪你看這個了。”“孩子們在電視中找不到太多適合自己看的節(jié)目,不再喜歡坐在電視機前了。”楊瀾說。

  但是面對網(wǎng)絡沒有那么簡單了。

  楊瀾并不認同為了減少孩子和電子產(chǎn)品的接觸,就讓家里的電視、電腦等產(chǎn)品全部消失,人為地進行隔絕。“這會極大地影響孩子在班里的社交。”楊瀾說,這樣做的結果是,當班里的孩子都在說他們熱衷于看的某一個卡通片和一個游戲的時候,孩子只能無話可說。

  隨著孩子們步入學校,和網(wǎng)絡的接觸越來越多,學校幾乎所有的功課都要在網(wǎng)上完成,他們還經(jīng)常通過網(wǎng)絡看一些喜歡的卡通片、電影,跟同學聊天。看到孩子一直坐在電腦前面,楊瀾也開始慌張,但她明白,如果經(jīng)常問孩子到底在做什么,是對孩子的不信任。最后,楊瀾跟孩子們達成了一個“交易”:從眼睛的保護、身體的發(fā)育、頸椎的成長以及學習等各個方面考慮,星期一到星期五不上網(wǎng)看無用的東西,不玩游戲;星期五晚上、星期六和星期天每天只玩一個小時。孩子們同意了。

  既然談好了,楊瀾就充分尊重他們的選擇。看到孩子待在電腦前,雖然心里很想知道他在干什么,但楊瀾就跟自己說:“不要問他,他一定在做作業(yè)。”

  四、健康的體魄比奧數(shù)班更重要

  現(xiàn)在的孩子“壓力山大”,課業(yè)要搞好,奧數(shù)、英語不能少,課余還要學才藝?珊⒆拥木κ怯邢薜,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平衡各方面的關系,作出選擇和取舍?

  可能跟自己的經(jīng)歷有關,楊瀾不認為那些課外的輔導班有那么大的作用,相反,她認為,上了課外輔導班很可能讓孩子上課就不認真聽,所以她的孩子沒有去上奧數(shù)班,她也沒有給他們做任何跟知識相關的課外補習。

  多出來的時間干什么呢?當然是去鍛煉。

  “大家去看看自己的孩子,特別是看看自己家的男孩子,他的骨骼、他的肌肉真的在發(fā)育嗎?”楊瀾擔任政協(xié)委員的時候,曾和幾個委員一起提交過一個關于提高民族體質的提案,她認為,目前我國青少年的體質非常讓人擔憂,無論是爆發(fā)力、耐力還是力量,都全面低于日本。而一個人的體魄跟其精神力、意志力、活躍程度以及創(chuàng)造力都有直接的關系。

  這樣的背景下,在奧數(shù)和運動之間,楊瀾毫不猶豫地給孩子選擇了運動。“如果因此沒有得100分,只能得85分,我認了,因為不需要知道那么難的題目。”但是,“我需要你鍛煉,需要你正常的、健康的發(fā)育,在長大成人的時候,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有著非常有活力的生命的狀態(tài)。”楊瀾說。

  一到周末,楊瀾就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去出汗、去鍛煉,并且親自陪著。而楊瀾發(fā)現(xiàn),這還讓她有個意外的收獲:跟孩子建立起了“哥們兒”般的友誼,大大促進了親子關系。

  五、在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上,父母也會面臨選擇的困惑

  楊瀾坦言自己也犯過錯誤。

  兒子5歲的時候,楊瀾曾逼他練鋼琴。鋼琴老師問楊瀾的兒子:你為什么要學習鋼琴呢?兒子回答:是媽媽讓我學的。

  在學琴的4年中,兒子痛苦,楊瀾也不愉悅,“為學琴沖他歇斯底里地叫喊過。”終于有一天,兒子說“媽媽我想把鋼琴砸了”,楊瀾意識到兒子是真的不喜歡彈鋼琴,于是終止了兒子的學琴生涯。

  楊瀾的女兒卻喜歡彈鋼琴。楊瀾由此感嘆,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秘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男孩窮養(yǎng)女孩富養(yǎng)”的根本是財富觀

  近年來,“男孩窮養(yǎng)女孩富養(yǎng)”的說法在不少爸媽中盛行,這種說法認為,只有窮養(yǎng)男孩,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將來他才可擔當大任;只有富養(yǎng)女孩,在物質上開闊其視野,在精神上豐富其思想,將來她才能見識廣,有主見,一生幸福。

  楊瀾對此并不以為然,她認為對男孩太嚴苛了會讓他習慣順從權威,男孩從小過分窮養(yǎng)也可能讓他變得惟利是圖。有一些人在成年以后走上歧途,恰恰是因為他們小的時候過于貧窮,以至于有錢高于一切從小在他思想里扎了根,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同樣,有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非常優(yōu)越,把女兒嬌寵到傲慢、無知的程度,殊不知,溺愛只能讓女孩長大后嬌縱無禮,“誰愿意娶這樣的女孩進門?

  楊瀾認為,不管父母是窮還是富,孩子將來都要自己經(jīng)營人生。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學會從小把錢、情感、價值、精神能夠放在一個相對合理的位置上。楊瀾的做法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一個理念:18歲以后,媽媽把大學的學費都交齊了,你們就自己過日子了。

  接受了這樣的理念,孩子們正確的財富觀自然就會慢慢培養(yǎng)起來。

  暑假的時候,楊瀾的兒子去博物館實習,跟工人們一起拆木箱、釘釘子、做記錄,因為是高中生,博物館并不給他付工錢。中午在外面吃飯,班上有一些同學吃比薩,還有一些同學甚至吃更貴的壽司等,但兒子覺得自己還沒有掙錢,就買一個5元的三明治吃了;貋硪院,楊瀾對兒子的行為大加表揚。楊瀾跟兒子說,你要算算,假設你剛剛大學畢業(yè)每個月可以掙多少錢,如果一頓午飯就花40元,意味著你根本養(yǎng)不活自己。

  “窮養(yǎng)、富養(yǎng),歸根到底是一個財富的價值觀的問題。”楊瀾認為,不論男孩還是女孩,最關鍵的是要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財富觀。而過分糾結于窮養(yǎng)、富養(yǎng)問題,“往往是父母自己過于看重金錢的結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