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8-08 18:21:05
3、在方法上要因勢利導,正面鼓勵。
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不能急于求成,要講究方式方法。幼兒一開始學習吃飯,洗手等等,都是當作“玩”來對待的,家長應正確把握幼兒的這種游戲心理,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玩樂活動中提高獨立能力。同時,家長還要通過具體、細致的啟發(fā)和直觀形像的示范讓幼兒循序漸進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玩具怎么放更整齊,與同伴發(fā)生糾紛時該怎么解決矛盾等等,幫助幼兒把事情做的更好。當幼兒犯”錯誤“時,一定要寬容對待,正面引導,以免打擊幼兒嘗試獨立的積極性;當幼兒表現出獨立的愿望或做事情有一點進步時,則要及進鼓勵,樹立幼兒的自信心,促使幼兒進一步作業(yè)努力。
比如:兒子在體操班上,有一位做”場外指導“的家長,第不發(fā)現幼兒動作做得不對時(她總能隨時發(fā)現),她就大聲喝斥,糾正幼兒的動作,有進還沖上場去調整,這樣不斷地打斷老師的教學,令其他家長側目,而她的兒子也就在這不斷被糾正的雙重教學壓力下越跳越糟。我想,這樣的家長是相當少見的,但從在場監(jiān)督的不少家長緊張的臉上可以看出來。他們或多或少地不滿幼兒做錯的動作。
這么要緊嗎?我問自己,是否太放任了?我只看見兒子高興地來了,看見兒子跳得對的,跳得好的;錯了有老師糾正,那不是需要我的目光停留的地方。每當兒子回頭年我時,都能看見我的笑臉,我的鼓掌,我認為這是我存在的理由。果然,下課后,兒子說下次不用我陪了,他自己能跳好,她是全班跳得最棒的。我也認為她是跳得最好的,而事實上真的是不是又有什么關系呢?
是的,油畫棒涂得不勻有什么關系?早上起來襪子疊得不平有什么關系?動動物園找熊貓走錯路有什么關系?那都是兒子自己想的,自己做的,我寧愿要兒子自己做的一分,不要媽媽幫著做的十分。
對于幼兒的學習來說,過程永遠比結果更要。獨立性的成長也是這樣。只要幼兒喜歡了,投入了,積極參與了,就不要太關注細節(jié)的好與差。只要幼兒有充分的自信心和獨立性,總有一天,你會發(fā)現幼兒真的很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