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09-28 14:38:14
記憶力就是知識存留及發(fā)展的基礎。
一、簡介:
記憶是人們把在生活和學習中獲得的大量信息進行加工,輸入并儲存于大腦里面,在必要時再把有關的儲存信息提取出來,應用于實踐活動的過程,主要包括識記、保持、再現(xiàn)(提取信息)這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按記憶是否帶有目的性,可以將記憶分為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而學前兒童的記憶力以無意記憶為主,其中形象記憶占主導地位。這個時期的孩子,對能引起他的情緒反映的事物重復多次后能夠不費力的記住,但現(xiàn)在還是無意記憶、形象記憶,經(jīng)不起時間的考驗。
根據(jù)記憶留存的時間長短,還可以分為瞬時、短時、長時記憶三種類型。這三種記憶類型的關系,也代表了記憶的三個階段,如下圖所示:、
簡單來說,記憶過程可以這樣概括:首先,記憶材料的形象會進入到我們的瞬時記憶中,我們只篩選其中一部分有用的信息,進入到短時記憶當中,如果這些信息很重要,我們會對這些信息進行反復加工,從而進入到長時記憶中,把這些重要信息長期保存起來。
二、考察方式:
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方法,主要是針對短時記憶的方法,在小學面試當中,也主要是考察孩子的短時記憶能力,原因是長時記憶需要長時間的反復鞏固和積累,而瞬時記憶時間太短,它們都不適合在課堂集中上學習,也不適合在面試中考察。那么,歷年面試當中,出現(xiàn)過哪些考察記憶力的題型呢?
。ㄒ唬┪淖诸悾
文字類記憶題目中的材料,主要以兒歌、關鍵詞、故事的方式呈現(xiàn)。記憶兒歌時,要利用好其押韻的優(yōu)點;記憶關鍵詞時,可以把這些沒有聯(lián)系的關鍵詞,用奇特聯(lián)想法聯(lián)想成一個存在邏輯關系的故事,這有利于我們?nèi)セ貞洓]有聯(lián)系的關鍵詞;記憶故事時,需要先捋清故事的邏輯性,再去記憶。
。ǘ﹫D片類:
這類題目是要求孩子們記憶圖片。首先,在觀察時一定要特別專注。其次,可以把這些圖片的特征說出來,將視覺轉化成聽覺進行記憶。因為,短時記憶在處理信息時優(yōu)先處理聲像,所以需要我們在記憶時,將圖片轉化成口頭表達的形式。當然,也可以參照文字類題目的解題方法,即奇特聯(lián)想法。
(三)數(shù)串類:
數(shù)串是考察孩子記憶廣度的基本形式。在記憶相互獨立的多個數(shù)字時,可以用分組記憶法簡化題目,提升記憶容量。以記憶11位的電話號碼為例:正常人的記憶廣度是7左右,而11已經(jīng)超出了我們的記憶廣度。但對號碼進行分組后,如“前三、中四、后四”,我們記憶的就不是11個數(shù)字了,而是三組數(shù)字,記憶任務從11個變成了3組,這有效地擴大了我們的記憶容量。
。ㄋ模┐a類:
代碼類是用數(shù)字等代碼代表動作,如“1代表學貓叫”、“2代表蹲”、“3代表站”等。這類題型的簡單方法是縮記,如“1貓2蹲3站”,縮記不是在邏輯關系上將數(shù)字和動作聯(lián)系起來,而是在語音上把他們拉近。但是這種題型考察的并不常見,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游戲幫助孩子鍛煉即可。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