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9-21 19:15:17
皮亞杰曾明確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標在于培養(yǎng)有能力創(chuàng)造的人”。皮亞杰認為兒童的學習必須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因此教育必須重視發(fā)揮兒童的學習必須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因此教育必須重視發(fā)揮兒童的主動性,鼓勵他們自己去學習,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認為“幼兒教育應解放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讓兒童在動手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幼兒園要給兒童自己學習,活動的時間。”
三、教師的鼓勵與幼兒的自主游戲
在新《綱要》的指引下,我努力的去營造一個安全、愉快、寬松的外部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在任何活動中我都努力的做到和幼兒之間進行平等的交往,時時提示自己要以一個“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去“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與幼兒交往”。因為有了一個讓孩子能“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huán)境”,當依依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心里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當她發(fā)現(xiàn)我在注視她的時候,所以依依就非常主動的與我交往,把自己的作品當作禮物來送給我與我分享她的成功,依依能把自己的作品當作一件禮物來送給我,我們之間溫馨的對話,親密的動作,都證明了我們師生之間有了一個積極的情感氛圍,我的態(tài)度使依依得到了被支持感。
當她看到我接受了她送的禮物后還得到了我發(fā)自內心的感謝時,依依顯得非常開心,成功的喜悅更展示了自主游戲活動為孩子們帶來的快樂和享受。也是任何糖果、巧克力都換不來的。
《綱要》中還對我們教師提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玩好自主活動后,收拾、整理玩具是我們小班年齡段的孩子意識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由 于孩子們的年紀小,所以在收拾整理玩具這方面遠遠沒有中大班的孩子能力強,所以我們也沒有規(guī)定孩子一定要收拾玩具。
然而依依產生的游戲不就是整理盒子的辦法嗎?所以當孩子們都爭著給我送禮時,我抓住了時機適時介入了孩子們的活動,讓依依把自己游戲的方法介紹給了大家,讓孩子們幫我整理這么多的禮物,促使了孩子們學習掌握了收拾、整理盒子的方法,當盒子擺放好了以后,所以我說我收到了最好的禮物。
四、課程的設置與幼兒的自主游戲
在以往的課程模式中,總是以集體教學為主。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會把比較高低、大小、等一系列的數(shù)學活動單獨來開設,用灌輸?shù)姆绞桨炎约旱慕涷瀼娂咏o孩子們,導致了孩子們對數(shù)學活動不感興趣。
從這個自主活動中我們看到了孩子們所獲得的經驗遠遠超出了以往的課程中所傳授的經驗,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發(fā),幼兒的數(shù)學經驗是在生活中、運用的過程中累積起來的,所以在以后設置課程時,應該更加靈活一些,把可以操作的,方便幼兒自己探索的活動都放在活動區(qū)里。
自從開展自主游戲活動以來,在相互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肯定了自主游戲活動是一種能夠很好的促進幼兒成長的教學方法。在《綱要》這盞照明燈的指引下,我們學前教育工作者會不停的探索,努力的尋找更好的教育方式,逐步的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學理念。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