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10-09 20:54:38
幼教網(wǎng)整理了幼兒園藝術類論文《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八要素”》,希望對幼兒教育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幼兒園美術的教學展示活動一向比較少,因為老師們都覺得,開頭部分講一下,接著就是幼兒自主作畫,最后來個講評,似乎也沒啥“花頭”,久而久之,就造成一些美術教學活動。而美術活動作為五大領域內容之一,每周都會在主題活動中碰到,且幼兒的美術作品也往往會很顯性地反映著教師教與幼兒學的狀況,所以,對美術活動作一定的思考與研究非常有必要。
基于以上思考,開學至今,陸續(xù)聽了一些老師的美術隨堂課,大致覺得,要讓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更有實效,應該把握以下“八要”:
引題時間要把握。因為作為一個美術活動,要讓幼兒充分地通過繪畫方式去表達和表現(xiàn),一個首要條件就是時間要保障,而每個年齡段每個活動的時間都有一個標準,即:小班20分鐘,中班25分鐘,大班30分鐘,倘若教師在引題部分就要用去15分鐘乃至更多,再算上最后的講評,那么幼兒真正用于作畫的時間就非常有限,顯然就無法得到充分地表達。為此,引題部分的時間教師一定要把握好,一般可控制在5~8分鐘左右。
重點難點要抓準。即每次美術教學活動,需要幼兒表現(xiàn)的難點與重點教師一定要把握好,這樣才能通過示范講解或者分步欣賞等途徑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幼兒搭建成功表現(xiàn)的支架。如分析中班美術活動《年年有余》的重難點,顯然應該是如何讓幼兒把握好對稱的作畫方式,教師只有抓住了這個,才能基于這個難點為幼兒搭建合適的支架,以確保幼兒在初步掌握對稱的基礎上大膽表現(xiàn)“雙魚圖”,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主體特征要抓住。也就是一個美術教學活動中,要讓幼兒表現(xiàn)的主體的特征一定要抓住,如中班美術活動《做個獅子舞起來》,目的是要讓孩子會用多種材料表現(xiàn)獅子的外形特征,并在此基礎上快樂地開展舞獅活動,顯然,制作在先,而制作中最重要的是要讓幼兒了解并掌握獅子頭部的主要特征,否則就會給幼兒的表現(xiàn)帶來影響。
范例呈現(xiàn)要適宜。這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要考慮到范例到底要不要的問題,這要根據(jù)教學活動的實際內容來確定;二要考慮到如果要使用范例,畫面該呈現(xiàn)到什么程度,或者呈現(xiàn)的時機應該在何時最合適?觀察范例后要不要收起范例,以免造成幼兒“依樣畫葫蘆”?等等。
示范講解要靈活。這里的靈活性包括:教師的示范一定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容而定,即:有的可能是選擇性的有重點的示范,有的可能是示范另外的動態(tài),如中班美術活動《年年有余》,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的范例是兩天豎起來的魚,而示范的時候考慮到要幫助幼兒拓展思路,所以示范了兩條橫著的魚,有的是教師示范和幼兒示范相整合,以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作畫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還有的是在示范的同時,應該輔以語言的有效提示,如《年年有余》中,當教師示范好兩條橫著的魚后,應該適時引導幼兒討論一下“怎樣讓幼兒的魚和老師的魚不一樣”,然后再通過擺一擺“魚”的不同位置,從而讓幼兒了解只需稍稍變化位置,就讓“雙魚圖”和“老師的不一樣了”,等等,總之,教師的示范講解一定要有靈活性。
個別輔導要適度。這里教師主要關注的是,幼兒作畫時候,教師在巡視過程中的輔導。有的老師往往為了表示對幼兒“負責”,看到一些幼兒作畫有難度,就干脆“代畫”了,其實,我們有時候可以用語言來提示、引導幼兒來表現(xiàn),有時候可適當幫助,但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
講評部分要“點睛”。這是一個最容易被教師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幼兒作畫的速度有快慢,結束部分往往是有些幼兒還在畫,有些幼兒已經(jīng)畫好了,教室里整個“局面”比較難控制,講評部分就會不了了之。而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把握好講評時機,一通過互評發(fā)現(xiàn)亮點并指出不足,同時,可進一步拓展幼兒繼續(xù)表現(xiàn)的思路。如大班《夢想檔案》活動結束時,教師可以選擇兩本幼兒美術本,借助實物投影儀讓幼兒觀察:他們的夢想是什么?你怎么看出來的?從而幫助幼兒進一步理清:如何更好表達自己的夢想。
展示平臺要適中。這里主要指給幼兒展示作品的位置一定要高低合適,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幼兒會在課間相互欣賞作品,如果位置適中,可以讓幼兒欣賞時更清楚,可以用手指指點,同時,也可以滿足一些幼兒自主取放,自主再添畫的愿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