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綜合性論文 > 正文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評價研究

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12 16:50:04

說兩句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音樂舞蹈教案《幼兒園音樂教育的評價研究》,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幼兒園音樂課程教育,是整個幼兒教育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通過音樂的形象思維來啟發(fā)和引導和激發(fā)幼兒的智力開發(fā),也就是說,它必須是以引導幼兒參與唱歌、音樂欣賞、音樂游戲、舞蹈、樂曲演奏等音樂實踐活動為基本教育內容,以期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對幼兒進行美育教育。這也正是《幼兒教育綱要(試行)》藝術教育要使幼兒“初步感受并喜愛環(huán)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所要求的教育目的。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發(fā)展啟蒙期幼兒潛在的音樂素質和表達能力,繼而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即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樂一樂的過程中,讓幼兒去感知和體驗音樂的魅力,從而獲得相應的音樂知識和表演技能,即能唱、會跳、能欣賞、會創(chuàng)造,在客觀接受和主動創(chuàng)造的音樂藝術活動中表現音樂,萌發(fā)幼兒去認識美、感覺美、表現美。

  如何對音樂教學活動進行評價呢?根據我在教學實踐中的體會,我以為,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過于偏重于音樂藝術使命,追求“成品”效果的灌輸,以致使教師在這一框架約束下,非但很難進行因材施教,同時也看不到幼兒在進行音樂活動中的潛在創(chuàng)造力。結果是幼兒被動接受,教師也感到音樂活動難領導,教師沒意識到在一個個音樂活動過程中要致使幼兒發(fā)展什么能力,鍛煉什么技能,獲得什么情感,形成什么態(tài)度。在音樂活動中,而教師只是個盲目且無指向的命令者、指揮者、監(jiān)督者,只重視幼兒是否有學會和掌握老師所教的一些技能和知識。比如說歌曲會唱了嗎?舞蹈動作是否和老師做的一樣?是否按照教師事先設計好的思路來欣賞音樂等等。教師既不了解幼兒,也不觀察幼兒、不揣摩幼兒,只是用一個預先設置好的標準來評價幼兒,希望所有的幼兒都能完成相同的任務,學會相同的技能,這顯然是弊大于利的。

  要言之,幼兒的教學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廢棄灌輸,主張啟發(fā)和引導。要重視音樂教育的整體性的評價。因此,我認為對音樂教育的評價應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音樂教育的評價要重視幼兒的情感因素。

  音樂教育活動是一種情感活動。

  幼兒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有充分的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空間,以致能夠讓幼兒獲得成功感,從而堅定幼兒的自信心。

  在教學中,不論是哪種形式的音樂,只有設置一定的情節(jié)讓幼兒去體會、去感覺,從心到身、從身到心,才能進入角色、進入音樂。首先,教師要以自己的情緒表現感染和啟發(fā)幼兒。不論是唱歌、跳舞、器樂演奏等,都應該充滿感情,做到有控制地表現和渲染,和幼兒一起分享音樂的美感和自己的體驗,如音樂游戲《小貓敲門》,教師從心理上引導分析,讓孩子們意識到小貓的威武、勇敢、神氣及老鼠的機靈、害怕,幼兒從心理變化中去找一系列動作的感覺,效果可想而知。教師的語音、體態(tài)、表情都應該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作品的蘊涵。其次,教師應以不同的身份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并關注和滿足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情感需求。在音樂活動中,教師不僅僅是教師,還可能是大樹、小貓、老爺爺、鴨媽媽等不同角色。教師要十分樂意和善于扮演這些角色,以逼真的情感和肢體語言帶領幼兒進入音樂氛圍之中。如音樂欣賞《采茶撲蝶》,教師是采茶姑娘,將采茶姑娘看見蝴碟時快活的情緒、撲蝴蝶時愉快的神情、蝴蝶飛走時焦急的神態(tài),追逐蝴蝶時活潑地跳來跳去的情景變成動作表演、示范給孩子們看,要從孩子們那躍躍欲試的眼神里來觀察來分析,我的這段“采茶姑娘”表演孩子們懂了沒有?再言之,教師也應該具備分析和表現音樂作品的各種情感基調的能力。如《喜洋洋》是熱烈奔放、喜氣洋洋的;《牧童短笛》時而悠閑時而歡快;《搖籃曲》則如夢如詩,旋律細膩等。進行情感培養(yǎng),并不只是要求幼兒用動作表達,更應該要求幼兒對音樂產生共鳴。如樂曲《歡慶六一》,不應該只引導幼兒去尋找“高興”的同義詞,如快樂、歡快、愉快等進行情感的概括,還應該引導幼兒在描述時有激情,促進再造性審美意象的產生,會形象地表現高興的動態(tài)細節(jié),能各具特色。與其讓幼兒>說出高興的感覺,還不如讓幼兒去表達高興的情緒。經過這樣的音樂活動的熏陶,孩子們的情感體驗、表達會逐步變得細膩、深刻。

  二、評價中要重視幼兒的探索意識與創(chuàng)造才能。

  允許幼兒有不同的答案,鼓勵幼兒能從自身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還要營造一種相互討論的氣氛。

  我們應該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讓孩子們親自去感受音樂中所包含的強與弱、快和慢、高和低、長和短、音色的分辨、節(jié)奏感、樂句的表現、曲式等,培養(yǎng)學習音樂的基本能力,并能啟發(fā)其想象力,發(fā)揮其創(chuàng)作潛力。哲學家阿朗說:“播好種子,應該播在土壤里,而不是沙地上……。”教師一定要了解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進行評價,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學習,使他們的音樂素質“種子”在師生共同打造的“土壤”中自然地發(fā)芽、開花、結果。

  記得一次律動《鴨子游水》時,我播放樂曲,讓幼兒聽完之后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并相互交流、討論,然后再根據樂曲做各種鴨子游水的動作。小朋友們都跟著音樂節(jié)奏認真地作出各種各樣的小鴨的動作。其中有個小朋友悄悄地跟我說:“老師,你看偉隆的動作!”,原來是偉隆自己在做一個身體左右抖動的動作。我看到好幾個小朋友都在掩嘴偷笑,就什么都沒說,而是讓偉隆小朋友自己來解釋為什么,小朋友說:“小鴨從水里上岸后,它得把身上的水抖掉啊,我看過的。”其他的小朋友都很認真地聽著,一會兒大家都學著偉隆做起了這個小鴨抖水的動作。又比如節(jié)奏樂《小鞋匠》,我讓三組幼兒分別按意愿選擇模仿剪刀、錘子、針的聲音進行分組演奏,但有一部分幼兒總不能和大家合拍,我不急于指出他們的問題所在,而是請出兩組幼兒,一組的節(jié)奏是對的,另一組則是節(jié)奏錯誤的小朋友,請他們分別演奏,然后我引導幼兒共同進行評價。通過全班幼兒的觀察比較,幫助他們找到錯誤的原因所在,這下全體幼兒個個都聚精會神地看,不一會兒討論開了,最后終于找到了錯誤所在。幼兒通過觀察辨析,解決了自己節(jié)奏上的錯誤,而且是每個幼兒都受益。在評價中,教師要尊重幼兒的獨特見解,要接納所有幼兒的音樂創(chuàng)作作品以及他們的音樂創(chuàng)作方式。我們不要求孩子能把音樂創(chuàng)作得完美無瑕,因為幼兒在探索、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東西必定是稚拙的、孩子氣的,可那才是幼兒自己的東西,這時教師的作用在于觀察傾聽幼兒的言行,然后加以點撥,使幼兒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斷提高。評價的效果是要激勵每個幼兒動起來、思考起來,培養(yǎng)幼兒與教師討論的勇氣,同時教師要會保護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之獲得一種安全感,這樣幼兒才會大膽創(chuàng)新,主動參與活動。在這許許多多的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大膽地在集體中操作嘗試的勇氣,使之充滿自信心,獲得成功后的喜悅心情……,可能會讓教師感到起步很慢,效果不明顯,但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所獲得的點滴知識都不是教師“灌”的,而是自己探求到的,而這恰恰是最重要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